吴燕玲,杨 洁,陆雪倩,何红娟
(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江苏无锡214023)
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在学习困难儿童中的应用
吴燕玲,杨 洁,陆雪倩,何红娟
(江苏省无锡市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科,江苏无锡214023)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在学习困难儿童中的应用,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干预的训练方法对100例学习困难儿童进行训练,对训练前后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得分及学习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0例智力正常学习困难儿童经过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干预训练前后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感觉统合训练结合个性化心理干预训练,让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训练,从而提高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效率,减少了儿童学习上的困难,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提高了其学习成绩,值得临床推广。
学习困难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心理干预
学习困难是指智力基本正常的学龄期儿童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组综合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因辨认或解释从躯体和外界而来的感觉输入的缺陷,这一缺陷并非智能迟缓而是感觉统合失调[1]。因这部分儿童表现为学习成绩明显低下,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和关注。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护理模式的进步,对于此类儿童的治疗护理也从生物、心理因素方面的探究发展到社会因素方面。为探讨对学习困难儿童干预训练的有效方法,我院于2013年7月~2014年9月对100例学习困难儿童进行了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干预的训练,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2013年7月~2014年9月到我院训练的学习困难儿童100例,年龄在6~12岁难以完成学业的小学1~6年级学生,平均年龄9.3岁,其中男57例,女43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学习困难儿童诊断标准;符合感觉统合失调的标准;EEG检查排除器质性脑病、癫痫等疾病;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在70分以上。必须连续完成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干预训练3个疗程以上(20次为一疗程)。
1.2 研究方法
1.2.1 训练工具
采用台湾奇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材教具。训练教具有圆筒、滑板滑梯、吊揽、跳床、跳球、跳袋、平衡台、平衡木、阳光隧道、彩虹筒和多种触觉训练器材等20余种。
1.2.2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首先由专业医师对每位儿童进行评估,详细了解孩子的发病史,了解孩子现阶段的心理状况,建立良好信任关系,让孩子接纳、认同这里的环境和人,要培养孩子想去做的兴趣,要让孩子感到快乐,使孩子能自动自发、全力去做,为以后训练打下结实的基础。依据陈文德《学习困难儿童手册,感觉统合积极疗法》[2]制订出个性化、具体化、系统性的训练方案,主要通过训练工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到“玩”的过程中,寓教于乐。每次在康复训练师指导下训练1小时,每周2~3次,20次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训练结果。
1.3 心理干预方法
1.3.1 与家长进行恰当的沟通,了解每位学习困难儿童的生活与学习情况,解除家长的焦虑情绪,帮助家长树立信心,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其子女参加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通过沟通,让父母深刻认识到其家庭教育方法的缺失,改变粗暴简单严厉的教育方法,以爱心、耐心对待孩子,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家长积极配合。
1.3.2 掌握儿童心理需要和心理活动规律,训练中要观察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活动,尊重学习困难儿童的人格,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儿童在玩的过程中自觉地接受训练,在愉快的情绪中促进身体和大脑之间的协调反应,帮助儿童的感觉运动向正常的方向发展。
1.3.3 在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专业康复训练师可采用一些专业的心理技能方法如模仿法、角色扮演等,让孩子轻松愉快的接受为他安排的训练方案,并逐步建立起自信,做事主动,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
1.3.4 为了更好地配合感觉统合训练,纠正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还可以将训练延伸到家庭,指导家长在家里教孩子拍皮球、跳绳、趴地推球,让孩子沿着地板的缝隙笔直地走,做平衡动作,这些活动能巩固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还可以采用串珠、穿针引线等游戏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指导家长看与感觉统合训练相关的书籍,来充实有关儿童心理发展和感觉统合方面的知识。有进步时请老师多给予夸奖与鼓励,发现错误时请老师与家长一起寻找原因,不要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就进行批评与责骂,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并产生敌对心理。
1.4 测评方法
采用北京医科大学任桂英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检测量表》[3](以下简称感觉统合量表),在训练前后分别评定一次。量表的内容分为4个方面: (1)前庭失衡(2)触觉防御过分(3)本体感失调(4)学习能力发展不足。诊断感觉统合失调的T分为:40~30分为轻度失调,30~20分为中度失调,20分以下为重度失调。并将相关资料输入电脑制定出训练计划。
1.5 临床效果评定
20次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训练结果。(1)干预训练前后进行感觉统合发展量表评价;(2)3个疗程后通过老师、家长反馈成绩。
有显著改善为感觉统合量表评定达到正常或提高≥10分,学习成绩提高20分,有改善为感觉统合量表评定提高5~10分,学习成绩提高10~20分;无改变为感觉统合量表评定提高≤5分,学习成绩提高分<5分。
1.6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经整理后输入电脑用SA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χ2检验处理。
(1)从表1显示,训练前、后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定结果分析,训练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2)从表2显示,训练前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训练前后学习成绩比较(例数)
学习困难儿童是指儿童智商正常,但学习效率差、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情绪不稳定,最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一类特殊群体。引起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多种,目前公认的有遗传、脑损伤、性别、环境等多方面因素[4]。
近两年来,我国对儿童感觉统合的训练与研究中发现学习成绩差的儿童中,感觉统合失调率达41.7%。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作用反应,即大脑不同部位对感觉信息经过统一协调的分析和组合处理才能完成人类高级而复杂的认知活动。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表现为视、听觉及语言、触觉防御、结构和空间知觉、身体平衡功能和运动协调的障碍。感觉统合训练可使儿童本体感觉与掌管这些功能的神经进行多次统合协调,改善了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阅读困难和动作磨蹭等问题,大大减少了儿童学习上的阻碍,提高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进而提高其学习成绩。因此,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学龄期儿童存在的各种行为问题非常有效。
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干预训练是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专家艾尔丝博士提出的感觉统合理论,对于学习困难、心理和情绪障碍的儿童少年有明显的效果。通常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适当的实施行为矫治,解决了不少儿童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针对病因病史,运用心理学知识、技能让孩子参与感统训练,结交玩伴,学会在“玩中学,学中玩”[5]。
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通过强化训练结合心理干预后,训练前、后感觉统合评定量表结果有显著性差异,训练前后学习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强化感觉统合训练结合心理并不是对所有学习困难儿童均适用,如果是其他原因造成的学习困难,则感觉统合训练的疗效并不优于药物治疗,甚至低于药物治疗。由此可见,在临床应用中只有明确病因,训练才能发挥最大疗效。
[1]任桂英,王玉凤.儿童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4):186-188.
[2]陈文德.学习困难儿童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573.
[3]任桂英.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心测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4(8):145.
[4]张广兰.学习困难儿童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5):350-352.
[5]王书荃.儿童发展评估与课程设计[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8:116.
R749.94
B
1002-2376(2015)07-0155-02
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