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真璇
〔摘要〕本文就音乐受训者在聆听乐曲时是否比非音乐受训者有着更多层面上和强度上的比较作了一个实验性的研究,本实验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让被试对所聆听的音乐作出反应,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阐述和展开讨论。
〔关键词〕音乐训练音乐反应联觉偏好情绪反应
人们在欣赏一部音乐作品时,通常都会按照自己独特审美方式去欣赏它。例如,同时聆听一部管弦乐作品,专业音乐学习者中,如果是学习声乐的人可能会比较关注音乐的旋律,学习器乐的人可能会把更多的注意放在演奏者演奏时的音色或整个乐队使用的乐队编制上,而学习作曲的人则可能更多地关注乐曲的和声、曲式结构、配器等方面;而就非音乐专业者而言,他们可能更显著地表现在对乐曲最纯粹、最质朴的喜好程度上。
Sopchack(1955)探索了训练对大学学生的音乐的心境/情绪反应的效应,并报告了训练的效应,他发现受过训练的被试者比未受训练的被试者对音乐有着更多的反应(即,在他准备的量表中选择了更多的形容词)[1]。Brennis(1970)探索了音乐训练(集体或个别音乐课教学)和其它变量对音乐的词语心境反应的影响,他发现正式的音乐训练对心境强度和随之发生的心境层次上的反应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Hargreaves、Messerschumidt和Rubert(1982)对音乐内容、听赏者对音乐片段的熟悉程度以及音乐训练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了研究,结果显示,音乐训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受过训练的被试者对音乐的评价显著的高于未受过训练的被试者[3]。Edmunston(1969)尝试就长期环境(熟悉)和训练对偏好的影响进行区分,他的研究选用了印度音乐,被试者分为三组:一组接受西方音乐的训练,一组接受印度音乐的训练,而第三组不接受任何方面的训练,组后研究数据表明,在对印度音乐选段的评价中,接受过印度音乐训练的被试组较其他两组有较大的不同[4]。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本次研究在选择实验材料和制作调查表以及实验操作工程上都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本研究是把音乐反应作为一个综合的个体,根据实际实验中测量的数据,对被试的音乐反应做一个程度上的比较。我们所假设的问题是:音乐受训者在聆听乐曲时是否比非音乐受训者有着更强且更多层面上的音乐反应(包括情绪、偏好、联觉等的反应)?
研究方法:
在探讨训练对音乐审美反应的影响时,我们必须要通过一定的调查确定被试者的训练数量、时间和类型。一些研究者将受过训练的听赏者定义为主修音乐者,而其他研究者则通过问卷调查,来确定是否将被试划分为受训练的个体。本人的研究是采取后种形式,在进行音乐反应的测量之前,有一个调查被试者是否接受过音乐方面训练的问卷。在这里,对受过训练的定义是通过被试者基于过去受训经验的问卷调查表。
参加此次试验的被试共12人,根据测量前的受训调查,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为受训组,此组在调查问卷中显示曾接受过诸如:合唱、声乐、钢琴、竹笛、舞蹈等方面的长期训练,其中4人是或曾为大学中主修音乐者,2位是通过问卷的调查确定为“受过音乐训练的个体”;第二组为普通组,调查表中显示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音乐方面的训练。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的被试来自于不同学校和从事不同专业:有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的研究生、南京艺术学院在读声乐专业本科生、湖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航天航空大学毕业生、农业大学毕业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专业毕业生等。除了受训者大部分是音乐专业外,普通组的成员所学专业各异:有流体机械及工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计算机、外语、历史学等多项专业,均为理工科类学习者和普通的公司职员,调查表中显示他们均未受过音乐方面的训练。受训组与普通组组成成员如下:
受训组:1、范旭欣2、胡珍珍3、范明昊4、李芳5、任雯6、曹杨
普通组:1、杨威2、阎凡平3、王明华4、陈绍波5、张梁6、王冠
研究工具及实验用材料:
实验所配备的工具为装有播放工具和基本文档操作系统的电脑、耳机、调查表、实验用音乐。
因为考虑到被试受训不一致性和考虑到“熟悉”这一变量有可能造成对被试者的偏好反应造成影响,我给被试提供的音乐是当代英国作曲家科特比的管弦乐作品———《波斯市场》。这首作品在之前的问卷调查时显示,所有的被试都未曾听过,保证了实验材料的公平性;并且《波斯市场》属于通俗管弦乐作品,与当代流行音乐结合紧密,并且在节奏、旋律走向、音色的变化上都有很大的起伏和变化,相对而言此乐曲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容易把握,所以这首乐曲对受训者和非受训者都是一首通俗易懂的乐曲,并不会造成普通组被试们欣赏上的困难,
音乐反应的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问题主要是针对音乐技能的音乐反应的考察;第二部分的问题主要是针对音乐引起人的联觉上的音乐反应的考察;第三部分的问题主要是音乐偏好和情绪上反应的考察。选项分为A一点也不B稍微C基本上D完全可以,四个选项尽可能帮助被试准确地对刚听过的音乐做出反应,并且按照从A—D的顺序代表被试对主试给出的音乐做出的反应逐步增强,我们将ABCD中A、B选项划分为反应微弱选项,C、D选项划分为反应充分选项;并且在给被试的调查量表上不会出现计分的方式和回答被试是否会通过答案计分的问题,只要求被试单纯地进行听音乐作出诚实的反应,以避免有被试想得高分而违背真实反应的作答行为。
研究过程:
整个实验中,现场测试步骤如下:请被试先阅读测试规则和浏览调查表各项问题;12位被试准备好后,主试开始播放音乐,各位被试可以边聆听音乐边作答;音乐结束后,检查每位被试是否完成问卷的所有题目,确定所有被试答题完毕后主试收集调查表,实验结束。实验过程中,主试一致保持与被试的联系,并给被试提供试验的指导语(主要是阐述操作过程和规则)。endprint
研究结果:
所有试验完成后,主试收集的数据如下:
图表一:图表二:
评判给分的标准是:选择“一点也不”,得分为﹣1;选择“稍微”,得分为1;选择“基本上”,得分为2;选择“完全可以”,得分为3。从“一点也不”到“完全可以”之间分为四个等级,越往后代表反应越细微。以上数据全部按此标准计算。
我们把图表一与图表二以及图三总分列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普通组在“一点也不”和“稍微”这两项中得到的分数要比受训组高;而在“基本上”和“完全可以”这两项中,普通组要明显低于受训组,在前面四项相加的总分上,普通组也是明显低于受训组。
在图表三中“受训组与普通组各项得分在总分中所占百分比”中可以看出:①受训组与普通组“D完全可以”所得分数都是总分的主要贡献得分项,在总分中所占比重最大;②受训组的“C基本上”项的得分在总分中所占得的百分比数值排第二,而普通组“C基本上”项的得分在总分中所占得的百分比数值排第三,排第二的是“B稍微”项,约占到总分的41.67%。在上述研究过程中说过,选择项从A—D代表被试对主试给出的音乐做出的反应逐步增强,即在调查表中被试如果选择D“完全可以”,代表被试根据自己所听的音乐作卷面上相对应的题目时,对题目给出的提示反应选项反应充分;如果选择A“一点也不”即表示对该题提出的提示反应选项反应很弱甚至是没有。由此上表可看出,普通组在表示反应微弱项“B稍微”所占比例要明显高于受训组,选择“一点也不”项的负数值也明显高过受训组(普通组为–34分,受训组为–13分)。普通组在反应微弱项所占的比重过高,导致总分降低,由以上数据可看出:普通组与受训组成员相比,在音乐欣赏中,受训组成员较之普通组成员对音乐的整体反应要强些。
我们从图表四中可以看出:两个组在问卷中三个部分的得分中,得分相差最大的是第一部分音乐技能反应部分,第二部分联觉反应部分得分相差距离居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被试较之有受过音乐训练的被试在音乐联觉反应上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作者在实验前曾预测音乐技能反应会是分数相差最大的项目,但是实验结果并不是如此);其次是技能反应,没有接收过音乐训练的被试在得分上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受训组和普通组被试在偏好和情绪上的反应得分是相差最小的,这可能与实验所选用的曲目有关系,既不是过于生涩难懂,也不是具有完全的题材偏向。
讨论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在于,音乐受训者在聆听乐曲时是否比非音乐受训者具有更强或更多层面上的音乐反应。由以上的数据得出,有过音乐参与经验的被试和没有这种经验的被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列表中可以看出:有过音乐训练的被试在技能反应、联觉反应、偏好和情绪反应选项上都获得了很高的分数,的确能够比未受训被试有着更多层面音乐反应;在查看普通组被试的调查表中发现:有两位被试竟然在音乐联觉反应这一项目中没有得到一分,由此数据推断,这两位被试可能在音乐联觉层面的反应缺失或者是微弱,而受训组的每位被试对问卷调查表中所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都做出了反应,得到了至少一分以上的分数。
这次的研究也遗留了很多问题。就音乐技能而言,它是需要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获得的,所以在测试中,普通组成员的音乐反应得分在第一部分低,十分明显。但是受训组成员所受音乐训练专业程度并不是很具体,即应该受到何种程度的专业音乐训练才会导致音乐反应测试产生明显的差异,这是有待更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就联觉反应的测试而言,联觉反应是人与生俱来就有的,并且它的发生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根据一个1700人的研究显示,目前的估计是这样的,联觉者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先前的研究,例如,Baron-Cohen等人(1996),透过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每2000人中就有1人具有联觉。然而,基于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这项研究报告,再加上很多人就算有看到报告但都沒予以回应的緣故,先前的研究可能低估了联觉的发生率。那么我们就又有问题产生了:我们这次的普通组被试中的成员是否有非联觉者[联觉(Synesthesia),又译共感觉、通感或联感,一词源自古希腊语σν(syn),“共同”,和ασθησι(aisthēsis),“感觉”。这是一种具有神经基础的感知状态,表示一种感官刺激或认知途径会自发且非主动地引起另一种感知或认识。具有联觉的人通常被称作联觉人(synesthete),而不具备的则是非联觉人。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Sopchak,A.L.1955.Inividual difference in responses to music. Psychology Monograph 69,No.11:1—20.
[2] Brennis,N.C.1970.Mood differential responses to music as reported by secondary, music and non-music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groups. Ph.D.diss,University of Miami.
[3]Edmunston,W.E.,Jr.1969.Familiarity and musical training in the aesthetic evaluation of music.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79:109—111.
[4]刘沛、任凯(译).音乐心理学手册(第二版).湖南省: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Donald.A.Hodges,1996)340—341.endprint
研究结果:
所有试验完成后,主试收集的数据如下:
图表一:图表二:
评判给分的标准是:选择“一点也不”,得分为﹣1;选择“稍微”,得分为1;选择“基本上”,得分为2;选择“完全可以”,得分为3。从“一点也不”到“完全可以”之间分为四个等级,越往后代表反应越细微。以上数据全部按此标准计算。
我们把图表一与图表二以及图三总分列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普通组在“一点也不”和“稍微”这两项中得到的分数要比受训组高;而在“基本上”和“完全可以”这两项中,普通组要明显低于受训组,在前面四项相加的总分上,普通组也是明显低于受训组。
在图表三中“受训组与普通组各项得分在总分中所占百分比”中可以看出:①受训组与普通组“D完全可以”所得分数都是总分的主要贡献得分项,在总分中所占比重最大;②受训组的“C基本上”项的得分在总分中所占得的百分比数值排第二,而普通组“C基本上”项的得分在总分中所占得的百分比数值排第三,排第二的是“B稍微”项,约占到总分的41.67%。在上述研究过程中说过,选择项从A—D代表被试对主试给出的音乐做出的反应逐步增强,即在调查表中被试如果选择D“完全可以”,代表被试根据自己所听的音乐作卷面上相对应的题目时,对题目给出的提示反应选项反应充分;如果选择A“一点也不”即表示对该题提出的提示反应选项反应很弱甚至是没有。由此上表可看出,普通组在表示反应微弱项“B稍微”所占比例要明显高于受训组,选择“一点也不”项的负数值也明显高过受训组(普通组为–34分,受训组为–13分)。普通组在反应微弱项所占的比重过高,导致总分降低,由以上数据可看出:普通组与受训组成员相比,在音乐欣赏中,受训组成员较之普通组成员对音乐的整体反应要强些。
我们从图表四中可以看出:两个组在问卷中三个部分的得分中,得分相差最大的是第一部分音乐技能反应部分,第二部分联觉反应部分得分相差距离居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被试较之有受过音乐训练的被试在音乐联觉反应上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作者在实验前曾预测音乐技能反应会是分数相差最大的项目,但是实验结果并不是如此);其次是技能反应,没有接收过音乐训练的被试在得分上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受训组和普通组被试在偏好和情绪上的反应得分是相差最小的,这可能与实验所选用的曲目有关系,既不是过于生涩难懂,也不是具有完全的题材偏向。
讨论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在于,音乐受训者在聆听乐曲时是否比非音乐受训者具有更强或更多层面上的音乐反应。由以上的数据得出,有过音乐参与经验的被试和没有这种经验的被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列表中可以看出:有过音乐训练的被试在技能反应、联觉反应、偏好和情绪反应选项上都获得了很高的分数,的确能够比未受训被试有着更多层面音乐反应;在查看普通组被试的调查表中发现:有两位被试竟然在音乐联觉反应这一项目中没有得到一分,由此数据推断,这两位被试可能在音乐联觉层面的反应缺失或者是微弱,而受训组的每位被试对问卷调查表中所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都做出了反应,得到了至少一分以上的分数。
这次的研究也遗留了很多问题。就音乐技能而言,它是需要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获得的,所以在测试中,普通组成员的音乐反应得分在第一部分低,十分明显。但是受训组成员所受音乐训练专业程度并不是很具体,即应该受到何种程度的专业音乐训练才会导致音乐反应测试产生明显的差异,这是有待更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就联觉反应的测试而言,联觉反应是人与生俱来就有的,并且它的发生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根据一个1700人的研究显示,目前的估计是这样的,联觉者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先前的研究,例如,Baron-Cohen等人(1996),透过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每2000人中就有1人具有联觉。然而,基于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这项研究报告,再加上很多人就算有看到报告但都沒予以回应的緣故,先前的研究可能低估了联觉的发生率。那么我们就又有问题产生了:我们这次的普通组被试中的成员是否有非联觉者[联觉(Synesthesia),又译共感觉、通感或联感,一词源自古希腊语σν(syn),“共同”,和ασθησι(aisthēsis),“感觉”。这是一种具有神经基础的感知状态,表示一种感官刺激或认知途径会自发且非主动地引起另一种感知或认识。具有联觉的人通常被称作联觉人(synesthete),而不具备的则是非联觉人。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Sopchak,A.L.1955.Inividual difference in responses to music. Psychology Monograph 69,No.11:1—20.
[2] Brennis,N.C.1970.Mood differential responses to music as reported by secondary, music and non-music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groups. Ph.D.diss,University of Miami.
[3]Edmunston,W.E.,Jr.1969.Familiarity and musical training in the aesthetic evaluation of music.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79:109—111.
[4]刘沛、任凯(译).音乐心理学手册(第二版).湖南省: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Donald.A.Hodges,1996)340—341.endprint
研究结果:
所有试验完成后,主试收集的数据如下:
图表一:图表二:
评判给分的标准是:选择“一点也不”,得分为﹣1;选择“稍微”,得分为1;选择“基本上”,得分为2;选择“完全可以”,得分为3。从“一点也不”到“完全可以”之间分为四个等级,越往后代表反应越细微。以上数据全部按此标准计算。
我们把图表一与图表二以及图三总分列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普通组在“一点也不”和“稍微”这两项中得到的分数要比受训组高;而在“基本上”和“完全可以”这两项中,普通组要明显低于受训组,在前面四项相加的总分上,普通组也是明显低于受训组。
在图表三中“受训组与普通组各项得分在总分中所占百分比”中可以看出:①受训组与普通组“D完全可以”所得分数都是总分的主要贡献得分项,在总分中所占比重最大;②受训组的“C基本上”项的得分在总分中所占得的百分比数值排第二,而普通组“C基本上”项的得分在总分中所占得的百分比数值排第三,排第二的是“B稍微”项,约占到总分的41.67%。在上述研究过程中说过,选择项从A—D代表被试对主试给出的音乐做出的反应逐步增强,即在调查表中被试如果选择D“完全可以”,代表被试根据自己所听的音乐作卷面上相对应的题目时,对题目给出的提示反应选项反应充分;如果选择A“一点也不”即表示对该题提出的提示反应选项反应很弱甚至是没有。由此上表可看出,普通组在表示反应微弱项“B稍微”所占比例要明显高于受训组,选择“一点也不”项的负数值也明显高过受训组(普通组为–34分,受训组为–13分)。普通组在反应微弱项所占的比重过高,导致总分降低,由以上数据可看出:普通组与受训组成员相比,在音乐欣赏中,受训组成员较之普通组成员对音乐的整体反应要强些。
我们从图表四中可以看出:两个组在问卷中三个部分的得分中,得分相差最大的是第一部分音乐技能反应部分,第二部分联觉反应部分得分相差距离居第二位。由此可以看出: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被试较之有受过音乐训练的被试在音乐联觉反应上可能是受影响最大的(作者在实验前曾预测音乐技能反应会是分数相差最大的项目,但是实验结果并不是如此);其次是技能反应,没有接收过音乐训练的被试在得分上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受训组和普通组被试在偏好和情绪上的反应得分是相差最小的,这可能与实验所选用的曲目有关系,既不是过于生涩难懂,也不是具有完全的题材偏向。
讨论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在于,音乐受训者在聆听乐曲时是否比非音乐受训者具有更强或更多层面上的音乐反应。由以上的数据得出,有过音乐参与经验的被试和没有这种经验的被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列表中可以看出:有过音乐训练的被试在技能反应、联觉反应、偏好和情绪反应选项上都获得了很高的分数,的确能够比未受训被试有着更多层面音乐反应;在查看普通组被试的调查表中发现:有两位被试竟然在音乐联觉反应这一项目中没有得到一分,由此数据推断,这两位被试可能在音乐联觉层面的反应缺失或者是微弱,而受训组的每位被试对问卷调查表中所有三个层面的问题都做出了反应,得到了至少一分以上的分数。
这次的研究也遗留了很多问题。就音乐技能而言,它是需要经过多年的训练才能获得的,所以在测试中,普通组成员的音乐反应得分在第一部分低,十分明显。但是受训组成员所受音乐训练专业程度并不是很具体,即应该受到何种程度的专业音乐训练才会导致音乐反应测试产生明显的差异,这是有待更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就联觉反应的测试而言,联觉反应是人与生俱来就有的,并且它的发生不受人的意志控制,根据一个1700人的研究显示,目前的估计是这样的,联觉者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先前的研究,例如,Baron-Cohen等人(1996),透过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每2000人中就有1人具有联觉。然而,基于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这项研究报告,再加上很多人就算有看到报告但都沒予以回应的緣故,先前的研究可能低估了联觉的发生率。那么我们就又有问题产生了:我们这次的普通组被试中的成员是否有非联觉者[联觉(Synesthesia),又译共感觉、通感或联感,一词源自古希腊语σν(syn),“共同”,和ασθησι(aisthēsis),“感觉”。这是一种具有神经基础的感知状态,表示一种感官刺激或认知途径会自发且非主动地引起另一种感知或认识。具有联觉的人通常被称作联觉人(synesthete),而不具备的则是非联觉人。
(责任编辑:刘小红)
参考文献:
[1]Sopchak,A.L.1955.Inividual difference in responses to music. Psychology Monograph 69,No.11:1—20.
[2] Brennis,N.C.1970.Mood differential responses to music as reported by secondary, music and non-music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groups. Ph.D.diss,University of Miami.
[3]Edmunston,W.E.,Jr.1969.Familiarity and musical training in the aesthetic evaluation of music.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79:109—111.
[4]刘沛、任凯(译).音乐心理学手册(第二版).湖南省: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Donald.A.Hodges,1996)340—3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