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教师驾驭语言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力的发展。《地理课程标准》将地理的课程性质定位于“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语言的魅力展现地理学科的这些特征呢?我认为,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语言中体现以下特点:
一、导入语: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精彩的地理课,必须要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能够迅速从课堂导入中寻找到兴奋点,在活跃的思维中燃起参与的积极性。
比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一课的课堂导入,我就在授课之初播放了歌曲《新疆好》的MTV,让学生在动听的旋律中欣赏新疆的美丽风光。然后设置疑问:“这首歌里唱到了新疆的哪些地理事物?”当学生说出“天山、戈壁、牛羊、葡萄……”这些事物的时候,我进一步要求学生把这些词语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环境,一类是经济活动,并要求学生从这两个角度来分析这节课的内容。从激趣到设疑再到让学生把握全课的两条脉络,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提问语:有的放矢,富有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设置疑问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引导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为此,地理课的课堂提问要注意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注意提问的针对性。课堂提问的中心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内容;二是要注意问题的内涵。课堂提出的问题能够用具有启发性的视角促成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双重提升;三是要注意提问的差异性。教学的最高境界在于因材施教,所以提问要关注每一个层面的学生。
比如“黄河的治理”一课的教学,我设计的几个问题就贯穿了教学的全过程。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母亲?”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对黄河的概况有全面的认识;第二组问题,“今天,母亲病了,病到什么程度了?是什么让母亲生病的?”以这两个问题来认识“黄河的忧患”;第三个问题,“我们怎样把母亲的病治好?”以这个问题来分析“调水调沙”的作用,并由学生合作提出治理措施。在三组问题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寻找,实现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
三、讲授语:准确严密,形象生动
地理知识是科学类知识,科学讲究的是准确,科学的语言讲究的是严密。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要保证语言的逻辑性与准确性。同时,在准确性的引导下,还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将枯燥的科学语言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以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学生在表述“尼泊尔位于我国的南部”时,教师要予以纠正,应该说成“尼泊尔位于我国的南面。”当学生表述“北京位于南京的上面”时,教师要予以纠正,应该说成“北京位于南京的北面”;在讲述“辽阔的疆域”一课时,我出示了小学时期学生学过的一篇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的第一章节,“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啊,我们爱你,中国!”让学生纵情朗读,在语感的形成中引发知识的思考。
四、结束语:提纲挈领,指导生活
一般来讲,好的结束语要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能够对全课的内容做出概括;二是要能够引导学生从更广的角度去认识地理,实现知识的迁移。诚如《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
比如“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一课的教学,在总结阶段,我列出一个表格,以“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为核心,以“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分核心,要求分析规模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前景,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去验证课堂内容。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做到一切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一切出发,课堂教学才能更加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刘桥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