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红
用“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来指导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生命能力得到全面地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动向。优化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巧用生活经验,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验背景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从而逐步形成“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的习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常识是他们获取数学新知识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个特点,在传授数学知识之前精心设计好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真正体会到“数学有用”,并“用好数学”。
一、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生活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思维型学科,枯燥而单调,学生大多提不起兴趣。但是,只要学生对它产生兴趣,就会奋不顾身地投进其中,在探索中尽情享受乐趣。例如,在教学二年级“可能性”时,我就设计了“猜球、摸球”的游戏。课前准备三个不透明的口袋,放上不同颜色、不同数量的球,课上让学生先猜一猜:从这些口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的?再让学生去摸一摸验证一下猜得对不对。这样的游戏学生很感兴趣。经过多次猜球摸球后学生发现:有时摸的结果和猜的一样,有时不一样;有时摸出的结果中总是没有某一种颜色。面对这些情况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处于一种“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的探索欲明显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增。
二、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促进应用意识的积极内化
任何素质只有通过主体的参与,方能内化为自身素质。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对学生授之以渔,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让学生在品尝探索成功喜悦的同时,内化自身的能力。创设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体会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准备好供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具和学具,学生有了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材料,就会应用经验和知识去主动探索。探究时,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做一做、想一想发现知识,为知识更快更好地内化创造条件。例如,教学四年级“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时,我课前做了一个三角形的纸凳子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纸凳子,课上让学生用手掌用力下压(代替人坐一坐)、用力左右晃晃(代替人摇一摇)这两种凳子,看有什么情况发生。结果平行四边形的凳子一压就变了形,三角形的凳子没什么变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性。我又趁热打铁问道:如何改,平行四边形凳子就不易变形了?结果学生创造性地想出了7、8种方案来,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将平行四边形加固成三角形。交流中还发现,加固后分成的三角形个数越多,纸凳子就越牢固。这正是主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表现。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数学知识得到应用,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提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
世间万物千姿百态,我们很难直接看出它们的数学表现。创设蕴含数学知识的生活情境,学生才有可能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与数学有关的因素,主动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首先出示一张公路上常见的下水道盖子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数学味的问题:“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学生抢答:“圆形好看,美观。”“圆形的可以滚动,运起来省力。”……“请看,我这儿还有另外一种下水道的盖子,它是长方形的,这个盖子能掉下去吗?”“能,只要竖起来,宽朝下就会掉下去,长比宽大呀。”“那正方形的呢?”“正方形的掉不进去,因为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相等。”“不对,虽然它每条边相等,可是斜过来就可以放进去了。”“圆形的盖子会掉下去吗?”“不会,无论怎么放,都不会掉下去。”“不管怎么放,就是掉不进去。这说明了什么?圆形的盖子究竟为什么掉不进去,大家能从数学的角度来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吗?”课堂立刻热闹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最后一致得出结论:“在长方形中最长的线段是对角线,四条边都比对角线短,因为对角线与相邻的两条边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长度小于斜边,只要将它竖起来,沿着对角线的位置就能放进去了。而圆形的盖子,无论怎么摆都一样的,因为直径相等,所以无法掉下去。”从这一讨论中,学生不但回顾了长方形、三角形的知识,还感受到了圆形的特征,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只要在课堂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相联系,学生就会乐学、爱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应用意识得到增强,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责编 罗 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