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芹
今年上半年,笔者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活动,有两位教师同时执教了“比例尺”一课,他们的课题一样,教学方法有着细微的差别,然而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
教学片段一(教师A)
师:同学们喜欢画画吗?画一条长为5厘米的线段,画一条长为10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长为100米的线段。
师:怎么不画了?
生:纸太小,画不下。
师:想个办法怎样把长为100米的线段画在纸上呢?按你的想法画吧!
师:你是怎么画的?
生1:100米=10000厘米,缩小到原来的,就可以得到长为5厘米的线段。
生2:100米=10000厘米,缩小到原来的,就可以得到长为10厘米的线段。
生3:100米=10000厘米,缩小到原来的,就可以得到长为4厘米的线段。
师:当然还有很多种画法,同样是100米的线段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画法呢?
生:缩得不一样。
师:谁能结合这些数据说一说画法?
……
师:我们把100米缩小画在纸上的长度就是——图上距离。100米的实际长度叫——实际距离。
师:还可以怎样读?(1∶2500)
……
师:这样得到的几比几就叫比例尺。
……
教学片段二(教师B)
师:估计一下从宿城到砀城有多远?(250千米,150千米……)
师:课前老师查了一下资料是150千米。板书:实际距离150千米。
师:你能根据上节课学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纸上画一条线段来表示长度是150千米吗?(生画在纸上,标出线段的长度,写上自己的名字。)
展示学生作业:
生1
生2
生3
师:同学们分别用15厘米、5厘米、10厘米代表150千米,你们画的都是对的,可是你怎么能让别人看明白你的意思?当你买了东西不会用时,你会怎么办?(看说明书)
师:你能不能在线段的旁边写个“说明书”或图例?
再次展示学生的成果(在线段旁加注):
1厘米∶10千米
经比较得出用比号简单明了,而且“1厘米=30千米”等写法也不正确,因此隐去“=”和“代表”替换成“∶”。进而引导学生逐次化简,理解意义,得出最简整数比后,再次理解意义,最后把这个比写在线段图的旁边。
师:其实数学家也是这样做的,把这个比写在地图上,还起了个名字叫比例尺。比例尺是什么?
板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案例反思
教师A先让学生画一条长为5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长为10厘米的线段,最后画一条长为100米的线段,由于纸太小,学生画不下就不画了,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体现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教师抛出第一个问题:想个办法怎样把长为100米的线段画在纸上呢?按你的想法画吧!第二个问题:你是怎样画的?第三个问题:同样是100米长的线段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画法呢?在学生说画法的同时,指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揭示比例尺的概念。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看出,教师在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探索的过程。但是很可惜的是教师A走到了“半山腰”还是忍不住“乘坐了缆车”,直接揭示了比例尺的概念。再者,从学生喜欢的画画入手创设情境,给人以生搬硬套的感觉。从课后笔者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学生对此其实并不感兴趣。学生喜欢画画是事实,但是画一条线段与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是有本质区别的,甚至可以说是两回事。因此这一看似精心设计的课堂引入,倒像是在教师的指令下做机械的操作活动,在教师的“挟持”下进行“探究”学习。
而教师B却全然不同,以谈话的方式创设了一个真实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生活中感受比例尺,彰显出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
“估计一下从宿城到砀城有多远?”“你能根据上节课学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在纸上画一条线段来表示长度是150千米吗?”教师利用指向性明确的问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营造了探索的氛围,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比例尺,为学生主动建构比例尺的概念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放手让学生写“说明书”这一环节的设计,学生有用5厘米、15厘米、10厘米等线段来表示长度150千米的……教师提问:“你们画的都是对的,可是你怎么能让别人看明白你的意思?你能不能在线段的旁边写个“说明书”或图例?”这一来源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学生们用不同的方式写了自己的“说明书”,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学生都想把说明书写好,让别人一眼就看明白,这种想被别人认可的欲望是儿童的心理需要,这促使他们积极思索、自主探究。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建构比例尺的概念。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同时经历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和概念的形成过程。通过“写”,经历一次对比体现比号的简洁;一次统一单位体现“一看就明白”;一次化简比达到让“说明书”更优化的目的。经历这样三次数学活动使学生对比例尺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事实证明:学生主动建构比例尺的模型,比一味地讲授效果好得多。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通过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来实现的。本案例中,教师B通过估一估、画一画、写一写、比一比等活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创造的喜悦时,揭示比例尺的含义,教师B的课堂完整地记录了学生探究的历程:从在纸上画150千米的线段到为它写“说明书”,再到精简“说明书”,最后抽象出比例尺。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做”的过程,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动脑完成的,学生经历了一番摸爬滚打,方知其中的“沟沟坎坎”,获得的知识和体验必将印象深刻、记忆久远。一如我们经常说的:只有体验过,理解才会更深刻。
听完两节课,笔者联想到了登山活动,学生的学习不就是攀登知识的高峰吗?登山有两种方式,乘坐缆车和徒步爬行。无论哪一种形式最后都能登上山顶,但是二者看到的风景、获得的体验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乘坐缆车看到的风景是大致的轮廓,稍纵即逝,甚至捕捉不到它;而徒步爬行却可以且行且停、且行且思,此时所收获的“美景”才是让人终生难忘、回味无穷的。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 235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