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婧
《长城》是长春版教材四年上中的一篇课文,介绍了中华大地上的万里长城。以下实录是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学习过程。
师:站在如此雄伟壮观的长城之上,相信任何人都会感慨万千,我们的作者也不例外,此刻,作者站在长城上会想到什么呢?我们来默读第三自然段,画出作者联想的语句。(板书:联想)谁来说一说你画了哪部分?
生: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无数双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师:(大屏幕出示这部分语句)大家来自由读一读这部分语句,一边读一边来体会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师: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把这段话当中的一些词语下面画上了重点符号,好,请你再默读这段话,结合这些重点词语再次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想必你会有更深的感受。
(以下词语加点:数不清、两三千斤、没有、也没有、无数、一步一步、陡峭、凝结)
师:还有哪句话让你的感触很深?
生: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无数双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师:你那一步一步读得多轻松啊!这可不是常人的一步一步啊,他们要一步一步地登上这陡峭的山岭,什么是陡峭?
生:直上直下,坡度很大,不容易攀登。
师:八达岭的平均海拔1015米,相当于300多层楼高。你们闭上眼想像一下,当时的劳动人民是怎样背负巨石一步一步走上这崇山峻岭的。请大家睁开眼睛,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该学生再读这句话)
师:全班一起读。
师:大家读得很好。我们看凝结这个词,一坐城墙,作者为什么不用建造一词,而要用凝结一词呢?
生:凝结里包含了智慧。
师:对,这是一座用智慧建造起的城墙,还有吗?
生:用汗水修筑成的。
师:在古书记载中,隋炀帝时期修筑长城,十天就死了十五、六万人,你们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长城还是用什么筑成的?
师:同学们,把目光停留在这句话,凝视着它,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许多画面。带着你们脑海的画面,和老师合作读这段话。黑色的部分老师读,红色的部分大家读,带点的部分老师和大家齐读。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流露在这字里行间中无以言表的情感。
师:老师非常感动,因为我听到了从你们心底发出的声音,长城代表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那种顽强抵御外族入侵,坚忍不拔、聪明智慧的民族精神,那长城是用劳动人民的智慧、汗水、鲜血乃至生命筑成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城。
第三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教师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式,抛弃了繁琐的分析与讲解,采用多种方式朗读,例如默读、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每次读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如学生通过默读来迅速捕捉文章的信息;自由读则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指名读,通过个体的朗读教师进行指导;师生合作读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激发其情感。
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思,从而理解文本。如理解“两三千斤”这个词,采用了与学生体重作比较的方式,使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把一个抽象的词语具体化为学生可知、可感、可理解的词语;“陡峭”通过上下文的理解来让学生懂得古人修筑长城的不容易;学生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感悟,通过朗读,从而体会到作者流露在这字里行间对长城的赞美之情。
(作者单位:吉林第二实验高新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