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教育:绚丽学生精彩童年

2015-01-14 12:28叶兵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11期
关键词:喜帖风筝乡土

叶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潮桥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地处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江苏省如东县中部。该校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以少先队活动为依托,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以种植基地为载体,在孩子在农田劳作中播下科普的种子;将乡间游戏纳入学科教学,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增强爱乡之情;以“马塘锣鼓”为突破口,让孩子在演奏中传承着民间艺术。学校近几年来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当地资源,构建乡土文化,实施乡土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多年的探究丰厚了学校文化底蕴,绚丽了学生精彩的童年。

一、构建特色班级,流淌乡土文化的气息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传播知识的殿堂,更是学生精神的乐园。为了让学生在班级中享受乡土的芬芳,该校注重将地方资源引入班级文化的布置之中。在该校丁旭东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流淌着乡土气息的教室里。走进102班,一幅幅精美的拼贴、造型作品映入了我们的眼帘。看,孩子们用废弃的棉布、纸管等创作而成的“海边迪斯科”、“踩文蛤”、“潮小的明天”等作品,真是精彩纷呈。见到我们,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走到我们跟前,纷纷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手工作品,“老师,我家附近有一个丝织厂,经常有很多的纸管扔在垃圾堆了,于是我就约了我的同伴将这些废弃的纸管捡来,搭建了‘海洋馆……”“老师,快来看,这是我们在海边玩耍时,用收集到的贝壳做成的‘海鲜家族……”。

在孩子们的热情邀请下,我们又来到了风筝班。走进该班,我们眼前一亮,五彩斑斓的风筝悬挂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真是各具特色、巧夺天工,有形似飞龙、状如蝴蝶、美如金鱼等的动物风筝;有表现神话传说、文学作品或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的风筝,如美猴王孙悟空、天女散花、娃娃抱鱼等。一个个风筝就是一个个传奇,一个个风筝就是一个个故事,一个个风筝就是一件件精美的作品。该班班主任支小波老师饶有兴趣地告诉我们,“这个班的孩子是从三年级开始学习做风筝、放风筝、写风筝、画风筝的。经过两年的尝试,班上有85%以上的同学设计、制作的风筝能在天空自由翱翔了,还有8名同学在学校风筝节上屡获一等奖,12名同学的作文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听着支老师的介绍,看着同学们灿烂的笑脸,我们一行也为之赞叹,这就是贴近学生生活的真教育,更是学生乐学的乡土教育。

随着悠扬的音乐,我们又分别参观了空竹班、窗花班、草编班,真是室室有个性,班班有精彩。参观教室活动结束后,丁旭东校长告诉我们:“乡土教室的构建不但培养了孩子的动手、合作、创造等能力,而且也美化了教室,让教室成为了孩子学习的殿堂,让教室成为了爱乡教育的滋生地。”

二、编写校本教材,传承乡土文化的精髓

教材是教学的依托,是教学的拐杖。校本化教材是实施校本教学的有效载体。该校为了传承乡土文化的精髓,遵循了系统性、科学性等原则,充分挖掘了当地的人文、风俗、游戏、手工艺等宝贵资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编印了窗花、空竹、风筝、潮桥英烈、节日风俗、潮桥游戏等图文并茂,彰显儿童气息与乡土气息,凸显情感教育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校本教材。在小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一同走进学校展览室,共同分享了该校的乡土教材。

“刻喜帖、贴喜帖”是当地的民间风俗,同时也是该地的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该校从喜帖的由来、喜帖的意义、喜帖的传奇故事、喜帖的雕刻技巧、喜帖的设计等方面编写了《喜帖》教材。翻开教材,既有精美作品的欣赏,又有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既留有孩子自由创作的空间,又有创作技巧的指导;既有传统方法的介绍,又有现代技巧的引领。看着精致的教材,我们一行无不伸出大拇指啧啧赞叹,无不被该校老师的执着、勤奋所震撼。

在“小导游”的介绍下,我们又欣赏了《传统节日》教材,这是一本按照传统节日的顺序,从节日由来、当地风俗、诗篇欣赏等方面编写的融趣味与生活,融知识与活动一体的校本教材。看到我们的惊喜,小导游神采飞扬地介绍道:“老师编写的这本书,我们都非常喜欢。我们都盼望着节日的到来,每逢节日来临,我们都能享受到节日的幸福。记得在端午节这天,老师带着我们扎粽子,煮粽子,吃粽子,每个同学都非常的开心。特别让我难忘的是中秋节的晚上,老师、家长与我们同坐绿茵场上,在优美的音乐中欣赏着金黄的圆月,品尝着怡人的月饼,吟诗、赛诗、做诗……这一切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无限的乐趣!”

欣赏完精美的校本教材,负责展览室管理的王老师兴奋地告诉我们,为了开发彰显乡土气息的教材,学校聘请了原镇文化站的站长、镇关心下一代协会的领导为顾问,组织了一批肯吃苦的老师利用周末时间查阅资料,走访当地长者,花了一年的时间才搭建了校本教材的雏形,然后又邀请了南通市教科所的专家来校多次指导,12种乡土教材终于问世了,并发放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令学生视如珍宝,同时又让乡土文化的精髓代代传承。

三、融入课堂教学,彰显乡土文化的魅力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情感熏陶、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漫步流淌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校园,就如走进了优美、静谧的乡间乐园。一股股稻草香气袭入我们的心扉,一个个奇特的造型冲击着我们的视觉。随着上课铃声,我们在教导处张主任的带领下又来到了各个教室。601班的语文老师正在讲授陆游的《示儿》,为了让学生了解“家祭”的意思,该老师出示了《传统节日》教材中的“清明”,让学生懂得了“家祭”的意思,同时又让学生回忆了节日的风俗,实现了乡土资源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循着铿锵的锣鼓声,我们一行来到了502班的“马塘锣鼓”教学课堂,据张主任介绍,马塘锣鼓是当地的一个民间艺术,曾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塘锣鼓已经由单锣发展为双锣、多锣多鼓演奏,节奏明快,韵律优美,起落有致,变化多样,具有强烈的地域艺术特色。瞧,孩子们在老师的指挥下,铙钹上下飞闪,小锣齐声呐喊,男孩舞动着红缨飘飞的鼓槌,洋溢着喜悦,奔放着热情。endprint

参观完课堂,我们围绕“学校如何将乡土教育纳入到课程教学之中”这一话题对教导处张主任进行了现场采访。面对我们的提问,张主任侃侃而谈:“挖掘乡土资源,实施乡土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为了真正将乡土教育落实到位,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等制定了校本课程的实施纲要,并对各类教材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同时学校还完善了乡土教学的管理体系,要求各科老师将乡土教育分别纳入到学科教学、社团活动、班队活动之中。学校要求体育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增添乡间游戏的项目;要求音乐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增添乡间歌谣等内容;要求美术老师将乡间手工艺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科教学与乡土教学有机结合。另外,学校为还组建了体现民间手工艺的剪纸、草编、扎风筝等12个社团,邀请民间艺人定期来校指导,让学生在艺人的指导下合作、创造……经过几年的实践,乡土文化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将乡土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既推动了乡土教育的有序开展,又提升了乡土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让孩子的课堂、生活彰显了乡土文化的魅力。

四、设立多彩节日,享受乡土文化的乐趣

孩子喜欢游戏,孩子喜欢趣味。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教育是小学教育的最佳手段。在谈及学校是如何让孩子喜欢乡土教育时,该校丁旭东校长娓娓道来:

实施乡土教育是学校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为了让乡土教育做得真实,做出成效,学校结合学生的特点,自设了“风筝”、“窗花”、“空竹”、“锣鼓”、“竹竿舞”、“草编”、“草莓”等多姿多彩的节日,让孩子在节日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乡土教育的乐趣。

节日的设立必须以节气变换、教学进程等为依据。比如“草莓节”设立在每年“雨水——春分”的期间,“草编节”设立在每年的6月、10月等。在“草编节”上,孩子们拿出了自己编织的各种各样草垫、大小不一的草鞋,搬来了同伴合作而成的稻草人,挑来了一捆捆自己亲手搓成的草绳……在展示台上,摆放着学生用稻草、麦秸创作而成的帽子、花篮、“农家乐”、“小桥流水”等作品。这些作品凝聚了孩子们的心血,汇聚了孩子们的智慧。孩子们在节日里分享着成果,享受着快乐。

节日的设计必须以享受快乐为根本。让孩子快乐学习是教育的真谛。为了让孩子享受乡土教育的快乐,学校每学期均要设立“乡间游戏节”、“民间艺术节”。在一年一度的“乡间游戏节”上,孩子们或推着用钢丝自制而成的小车在你追我赶,或两两一对蹲坐在地上用文蛤等贝壳玩着“行五马”的游戏,或三五成群在一起扭动着腰肢,跳起了“竹竿舞”,或十个八个在一起“跳格子”……看着孩子的喜悦,听着孩子的笑声,参与活动的家长个个也喜笑颜开,有一位家长曾这样赞道,乡间游戏在传承,爱乡之情在萌生,乡土教育真是好,娱乐铸情立根本。正如这位家长所说,多彩节日既丰富了孩子的课余生活,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既是对乡土教育的一次检阅,又是乡土教育的再次升华。

五、提炼教育内涵,丰厚乡土文化的底蕴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该校分管乡土教育的一位领导真诚地告诉我们:“乡土教育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将乡土教育仅仅停滞在学生的各类活动方式上,那这样的乡土教育是肤浅的教育。我们应该将乡土教育与学校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融为一体,应在挖掘资源,利用资源中积淀资源文化,以此不断丰厚学校的教育内涵,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正如这位领导所说的一样,我们在参观、采访中发现,该校在乡土教育的过程中贯穿了“科研引领”的理念,坚持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抓手,以拓宽教育时空为载体,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不断丰厚了学校的教育内涵。据了解,该校近几年来成功完成了南通市、如东县6项课题的研究,学生利用乡土资源创作的200多种作品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等级奖或发表,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少先队百所名校之一、全国万名创造杯、江苏省红旗大队、南通市优秀校外辅导站等20多项殊荣。

这里,有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校园剪影;这里,有一个个绚烂多姿的童年集锦……乡土教育,如同一把金色的钥匙,打开了孩子们的视野,让艺术的气息洒满孩子的心田,让文化的种子在这里萌芽生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喜帖风筝乡土
丰收喜帖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芬芳乡土行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