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 鹃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全球化”成为了社会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名词,且其的确也成为了世界大环境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亦或是文化等等都面临着转型、整合与冲突,让大家不得不思考与审视“全球化”进程中各种多维关系的发展。那么,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文化、器乐文化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在思考这种影响的同时,想到了与“全球化”特性相对的一个名词“民族化”,世界文化在影响我们文化的同时,我们为何不能够借鉴世界文化的内涵来发展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与器乐文化,同时让世界文化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上开出符合我们民族文化的花朵,进而丰富与提升我们音乐文化、器乐文化的发展水平?
纵观中国音乐文化、器乐文化的历史进程,我们不难发现,二胡、琵琶、扬琴等等原本都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乐器,而是在民族化进程影响下广化与深化而来。那么,对于小提琴这样起源于西方的乐器,是否能够利用民族化进程将其演变成为我们自己的器乐艺术?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民族化的问题分析小提琴民族化的意义与现状,以更好地了解与认知中国小提琴民族化这一重要的命题。
据笔者所了解,民族化的概念并不是近些年提出的,其随着一切艺术,包括外来艺术于中国的发展就已经存在了,因为这些艺术只有扎根于中国艺术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够茁壮成长并开花结果。小提琴于中国发展同样要面对民族化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民族化?从其核心本质上来讲,民族化即是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而发展到今天,民族化已经是一个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命题,其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民族文化艺术成熟的标志。例如,小提琴民族化的问题,并不是简单地运用小提琴演奏中国音乐就叫做民族化,而是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借鉴其他音乐文化优点的同时,也要继承我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与创造性,进而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真正的中国小提琴文化体系。此外,对于小提琴民族化进程的问题,我们并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成功创作,可谓是为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无论是其中民族风格演奏手法的运用,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情趣的体现,都证明了其对于中国小提琴民族化根本性的突破。
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小提琴在中国的发展,亦或是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艺术形式,都需要面对民族化的问题。法国伟大作家伏尔泰说过:“谁要是考察一下所有其他各种艺术,他就可以发现每种艺术都具有某种标志着产生这种艺术的国家的特殊气质。”对于从国外引进中国来的音乐或是乐器,同样要走民族化之路。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当然提倡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人,不提倡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不行的……外国乐器可以拿来用,但是曲子不能照抄外国。”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小提琴的民族化不是简单地贴标签或者旧瓶装新酒的问题,而是一系列艺术加工的过程,民族化的进程中更要讲究民族艺术性的关键。针对于小提琴的演奏与创作,也不是要一味地摒弃才是民族化,而是通过借鉴与吸收丰富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空间,同时更要从我们自己的传统音乐文化中继承精华,弘扬民族精神进而将中国小提琴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境界。
推动小提琴民族化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促进小提琴在大众群体中的普及。因为小提琴作为西方音乐艺术审美的承载者,其一直是流传于上流社会与专业院校之中,那时候小提琴与大众群体是绝缘的。其传入中国的时期,虽未达到这样的高度,却也是少流传于民间。正是民族化的进程与无数小提琴艺术工作者们不断地尝试与革新才打破了这样的一种局面,为小提琴在中国的发展寻找着适合的土壤。现如今随着大众群体与音乐的距离越来越近,小提琴并非高高在上,而是变得更贴近大众群体的生活与情感,这无疑证明了中国小提琴民族化道路的正确性,既然如此就需要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更进一步深化中国小提琴的民族性。
其次,作为一件世界性乐器,小提琴起源于西方,中国小提琴要想在世界的舞台上赢得尊重,我们就不能够仅仅是照搬、模仿西方音乐艺术审美,而是需要展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小提琴审美情趣。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国小提琴艺术形式、音乐模式进行改造,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与审美,让世界聆听属于中国小提琴的声音,身兼两种不同审美情趣的中国小提琴才是中国小提琴艺术能够屹立世界舞台的基础。就像《梁祝》这首小提琴协奏曲,多年以后为何仍然能够常青于世界舞台,并未因时代的变迁而黯然失色,其根本原因就是让世界在他们所了解的小提琴乐器上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属于中国文化、音乐的声音。
而后,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新事物的诞生、旧事物的消亡,所有的事物都面临着这样的危机。而我们的音乐同样如此,世界音乐的形式多种多样且新的音乐创意层出不穷,我们的民族音乐要想发展、不被取代,也需要改变。例如,我们所传承的音乐、戏曲、歌曲等等,若仍是固步自封,也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更不会被大众群体所接受,其就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的艺术感染力紧跟大众群体审美情趣的提升。不通则变,才是我们民族音乐发展的新形式。而小提琴作为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具备足够的新鲜感,结合我们的民族音乐,能够赋予其新的变化、新的生命、新的审美效果,其为我们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活力。
当然,中国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而要将其完全运用于小提琴艺术中并完美融合、充分展示,也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其却为我们民族音乐的发展带来了一丝希望。
中国小提琴民族化的进程不是一个单一的演奏问题,而是要从演奏、创作、教学方方面面来进行探索实践。演奏上的民族化,核心就是演奏中对于民族风格的掌握。高屋建瓴必须有稳固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立足民族化的角度继续向国外学习宝贵的技术、经验、音色、演奏性能等等,进而逐步积累国外小提琴传统演奏中没有的内容,并结合我们独有的特色发展出属于我们的小提琴民族学派。在创作上,我们应当继续深化研究中国音乐的创作手法,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反而去套用西方音乐的曲式与创作手法。当然,并不是说不能够引用或是借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继承与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丰富曲式。例如,中国民间音乐曲式、素材丰富多彩,重复、变奏、延伸等等不同的手法能够产生不同审美标准,这些特性、手法、情感,我们都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为何一定要去洋化,这才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
而从教育的角度来说,首先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增强学习者民族化的意识,有意识地在教学中穿插民族化的演奏曲目,为其树立民族化的观念,通过一代一代学习者不断推进民族化的进程。过学习民族化的曲目也能够帮助学习者开拓学习、训练的思路,在丰富调性的同时,拓展他们的思维模式,切身感受西方调式与民族调式的不同,进而通过对比、借鉴、融汇提升自身对于演奏的认知与理解。其次是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民族化特色的教学体系。因为现如今小提琴教学体系多是照搬或模仿西方教学体系,即使在其中加入了民族化的内涵,但却仍无法占据主要的地位,这就需要我们从演奏技巧、作品创作、和声、曲式等方面形成教学体系,引导学习者对于民族化作品的了解与认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演绎小提琴民族化作品。最后就是加强与加深学习者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功夫在弦外”的道理即在于此,文化的积淀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增强民族化作品韵味的把握,只有如此才能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切身的感受与体会。
综上所述,中国小提琴民族化的进程与趋势并不是由某一个人所控制的,这同时也是时代与大众群体的审美需求,以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的需求。中国小提琴艺术的发展不仅能够在世界上弘扬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更能够助力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自身的发展。民族化不代表就是摒弃或者排外,而是继承与发扬,带来全新的审美情趣与审美需求的同时,更能够促进我们独特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何乐而不为!
参考资料:
[1]司徒华城.对小提琴民族化的认识[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
[2]刘鹏.中国小提琴作品的风格把握[J].福建艺术,2003,(6)
[3]陈小莉.小提琴中国作品的演奏与初步研究[J].音乐研究,2004,(3)
[4]钱仁平.中国小提琴音乐[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