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古筝改革综论(上)

2015-01-14 03:02王英睿
乐器 2015年8期
关键词:音域音量乐团

文/王英睿

筝是华夏民族地道的传统乐器。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六《筝》中有:“筝谨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这是关于筝的形制方面的最早记载。汉刘熙《释名》中对于筑有这样的描述:“筑,以竹鼓之也,如筝,细项。”这两条资料相互印证,说明筝在公元前五世纪就已存在。早期筝五弦,形制、材质与五弦筑相似。二者区别在于,筑有“细项”,筝则没有。至东汉末,筝的形制有较大改变,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载:“今并、梁二州筝形如瑟,不知谁所改作也。”这一次的改革可谓“脱胎换骨”:加宽了器身,琴弦由原来的五根增加到十二根,更重要的是,把共鸣箱改得和瑟一样。与以往相比,筝潜在的优势得以发挥,音域和音量扩大了许多;音质也有改善,能发出高吭嘹亮的音响。与琴瑟相比,筝的音韵淡雅,构造质朴简单,同时又保持了相对较小且轻便的器身。这些优点使得筝逐渐受到更多阶层的青睐,终于登上大雅之堂,逐渐取代了在盛世中的尊贵乐器瑟。十三弦筝在隋代开始流行,在唐代筝亦得到广泛使用: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中分别都有五部用筝。明代筝音域进一步扩大,多为十四、十五弦。清代,小曲的发展已臻峰巅,筝作为其伴奏乐器亦遍布全国各地。筝与琵琶结合的“弦索乐”作为主奏乐器参与诸宫调、杂剧等综合性艺术,延续了筝乐艺术的发展时空。清末,筝发展为十六弦。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五十年来,在工业社会的“声音环境”和时代氛围下,对于筝这件乐器在和声与音量、速度等方面的要求都大大加强,乐器改革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历史的进程。本文拟从传统筝的改良、转调筝的革新两个大的方面进行综论。

一、传统筝①的改良

何育斋筝

20世纪上半叶,随着筝乐活动中心由各地民间向城市逐渐转移,筝开始由民间原生态的合奏、伴奏形式向剧场或音乐会中的独奏形式转化。当时所用的传统筝,各地形制不一,存在地方差异。汉族地区多为十六弦、十五弦和十三弦;朝鲜族为十三弦;蒙古地区主要用十二弦和十三弦(其形制及音位编制与汉族地区有较大差别)。为了适应演出场合、演奏功能以及人们音乐审美的变化,传统筝的改革势在必行。早在二三十年代,何育斋就曾在广州进行过这方面的尝试。当时的客家筝主要用于“和弦索”,为方便携带,体长较短,只有二尺四寸、十六根铜弦,演奏时置于膝上即可。在广州创立潮梅音乐社后,演出场地由原来“弦索馆”转到“音乐社”;小范围自娱自乐的和弦索转变为给剧场观众欣赏的登台演奏。为了适应舞台表演的需要,何育斋对当时的客家筝作了如下改革:将筝体加长加宽,并将铜弦改为钢丝弦。改革后的筝面较之前宽平、筝柱也比先前粗壮。原来用的小筝改为大筝,音量有所增强,音色也有相应的改善。②

十三弦筝

十四弦蒙古筝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人民勇于开拓的精神鼓舞下,当时新中国各条战线上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新的社会环境,人民普遍存在“求新求变”的思想,急需能够反映时代气息,表现新生活、新人物、新思想、新风尚的音乐作品和演奏形式。因此,有气势、有战斗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等自然成为当时对创作乐曲的题材和风格要求。进入五十年代以来,演奏技法、音乐创作、乐器改革三者相互影响,筝乐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对乐器进行适当改良便能够驾驭这样的乐曲。围绕扩大音域、加强共鸣、扩大音量几个要素,将十三弦、十六弦的传统筝扩大到十八、十九、二十一、三十直至五十弦。此外,为使音色更明亮,丝弦被改为金属弦。各地的筝家都曾进行过这类改革。

1958年,吕殿生在确认《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具有气势、战斗性强,旋律美,感染力强等特点后,开始尝试用十六弦筝③试奏。结果很明确:要表现这样气势宏大的乐曲,原来传统的“小筝”的确存在局限性:音域窄;音量小;音色对比性差;不易转调。这些问题直接妨碍了此曲的创作。针对上述问题,曹东扶给出了四条解决方案:

1.增宽音域:由原来十六弦增至十八弦。

2.扩大音量:加长共鸣箱,增设“音胆”“魂柱”,对音板的材质、弧度、应力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

3.改善音质音色:通过重新设置弦列、采用扬琴钢丝、重新设定有效弦长、采用多种材质的雁;银质义甲、变换弹弦点、变换指甲触弦角度。

4.变调:采用因音设柱,即改变原来五声音阶的定弦。

上述具体改革措施的贯彻是在一条主导原则下实施的,即改革一定要保持筝本身的风格特色,确保音准对雁柱和弦线张力的承受极限,并且雁柱与弦线保持一致。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左右相随”“张驰有节”。④这种“因曲制宜”的改良方法,许多筝家都曾试验过,也取得了较好的表现效果。

传统筝在形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此时,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均设立了古筝专业,当代筝乐教育逐渐步入专业化发展轨道。随着祖国文化事业的开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民族乐器制造业也有了空前的发展。1956年,国家轻工业部科学院所属的乐器研究所成立。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在国家文化部的领导下,出台了一系列文艺政策,音乐界开始着手进行各方面的革新。本着传统乐器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方向,大规模的民族乐器改良工作随之展开。传统器乐和乐器随着社会状况及社会背景的变化发生着一系列具有革新意义的新变化,筝的改良工作得到乐器制作部门和民间以及专业演奏家们的广泛重视与积极参与。从改进乐器的发音、音准,扩大乐器的音域、音量,丰富乐器演奏性能的角度,对乐器的改良问题进行探索。

1957年,赵玉斋向沈阳音乐学院乐器厂提出加大筝体、增加琴弦的设想。不久,诞生了现代筝的雏形——第一台21弦筝。次年,王巽之与上海民族乐器厂徐振高在十六弦筝的基础上成功试制出21弦S型筝。⑤它吸收了箜篌、竖琴的原理,将筝左侧栓弦的尾岳改为S型,增加了有高低之分的两个筝架(放于筝首处的筝架高于筝尾处的筝架)。这种形制使得琴弦高低音张力基本统一,左手按弦存在的压力问题明显改善,左右手演奏时用力的不平衡亦得以解决。琴面在保留古制的基础上弧度减小,避免了手指在演奏时容易勾弦的弊端,同时减少手腕上下动作,更易弹奏快速技巧,为新的演奏技术提供了保证。此外,在保持宫、商、角、徽、羽五音音阶排列方式的基础上,音域从原来的三个八度增加到四个八度。与此同时,王巽之的学生魏宏宁及上海音乐学院乐器厂戴闯设计出尼龙丝钢弦(在钢丝外裹缠生丝及尼龙丝),这种琴弦融合了金属弦清脆、明朗的特点以及丝弦委婉质朴的韵味,配在21弦S型筝上,余音长短适中,音韵较为清雅含蓄,获得了更佳的音响效果,适于表现现代双手技巧复杂的乐曲。这一配套的革新成功在一定限度内扩大了筝的音量、音域,丰富了音色变化,提高了表现力,21弦S型筝迅速成为当代筝界普遍采用的器形。

蒙古筝

21弦筝

二、对转调筝的探索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后,综合性民族管弦乐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五十年代,文化部在原文工团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各种专业性的文艺团体,如,上海民族乐团、中央歌舞团民族管弦乐队、中央广播民族乐团、中国电影乐团民族管弦乐队、上海电影乐团民族管弦乐队、前卫歌舞团民族乐队、中央民族乐团等重要的民族乐团等等。其中,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原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于1954年提出了比较完备的新型民族乐队编制,模仿西方管弦乐队的功能分组法,确立了以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组乐器组成的大型民族乐队的结构框架,并为全国各大型化民族乐团所采用。广播民族乐团明确提出了追求的目标:不仅能够演奏中国古典乐曲与民间乐曲,还能够适应专业创作的需要,演奏反映现实的、多声部的、创作技巧较为复杂的合奏乐曲。⑥为此,乐团的乐器改革小组参照西方模式及前苏联民族的乐队模式,追求大一统的乐队编制,主张要将我国的传统乐器逐步实现科学化和系统化。针对科学化,首先决定统一民族管弦乐队的乐器律制,所有乐器均采用十二平均律。⑦乐队有意识地借鉴西洋管弦乐队中各组乐器在制造方面的科学化成果和思路对传统乐器进行改造,使之能够发挥集体效应,拥有浑厚的和声效果,同时纯化音质、扩大音域、平衡音量;克服音律不统一、以利于转调以及乐队、乐器在形式与外观上的统一等问题。民族乐器的音准、音域、音色所造成的音响不平衡、音色不协调的问题与新型的民族乐队要求塑造和谐统一的整体音响明显是矛盾的,这在筝上尤为突出。筝是采用五声音阶定弦的乐器,与钢琴等西方乐器相比,没有七声音阶的某些音,也没有各种变化半音,而且由于不易转调,在乐队中便仿佛是形同虚设,多数时候是以特色乐器出现。本身存在的这些“弊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与大乐队的合作。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王巽之曾启用七声音阶和五声音阶两台筝同台演奏,史称“双筝演奏”。这一尝试即时地解决了转调问题,而且大大丰富了筝的表现力,但在实际操作中亦有诸多不便。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研制性能优良的转调筝成为各乐器厂与音乐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1958年3月,张子锐设计了31弦截弦变调筝;1959年,赵玉斋与营口乐器厂研制的全国第一台手控张力转调筝在全国民族乐器改革大会上展出,受到了全国音乐界、古筝演奏家和乐改爱好者的注目和欢迎。随后,戴闯设计了踏板截弦转调筝,并首次在筝上设计了S形尾岳和尼龙丝缠钢弦⑧;次年,又与北京民族乐器厂研制了十六弦转调筝。1962年,李婉芬设计研制了张力储码筝⑨;1963年,魏宏宁改革的手移纵码滚珠转调筝获得成功。

参考资料:

①“传统”筝与“现代”筝是相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时代特点,为方便区别,故有“传统”“现代”之分。对于目前普遍使用的21弦筝,常称之为“现代筝”,20世纪上半叶之前使用的称为“传统筝”。

②此筝在广州由曾蹇督造。曾蹇,号晚归,广东省梅县人,自称梅山道人,甚好书画,颇识音律。出自客家同乡情谊,对“潮梅音乐社”多有支持。

③筝曲《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由时乐濛、罗宗贤作曲的大合唱《英雄们战胜了大渡河》移植而来。

④吕殿生《我的音乐之父——曹东扶大师》,载于《纪念曹东扶诞辰一百周年文集》第43~44页。

⑤《乐器改良参考资料汇刊》第1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编印,1954年,第40页。

⑥张晋德《一个新型民族乐队的成长——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载于《人民音乐》1955年6月第22~24页。

⑦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在年内对民族乐器的整理和改良工作》,载于《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1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61年2月,第32~42页。

⑧张子锐《品式截弦变调筝》《乐器》,1982年第4期。

⑨李婉芬《对良筝的尝试与体会》《乐器改良参考资料汇刊》,1964年第一辑。

猜你喜欢
音域音量乐团
测测你的“音量值”
解放手机的音量键
滚烫的交响灵魂
请放心地扭大音量看电影听音乐吧!Mclntosh Sonus Faber家庭影院套装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午晤念
午晤念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细火慢炖增加音量调节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