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六) 扬 琴

2015-01-14 00:55:16贾晓莉
音乐生活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音区电声音域

★编/贾晓莉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六) 扬 琴

★编/贾晓莉

扬琴以前又叫做“打琴”“洋琴”“扇面琴”“蝴蝶琴”等,现在“扬琴”这种叫法被普遍认知接受,它是中国民族乐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击弦乐器。

这种乐器是在明朝末期的时候由波斯传入中国的,最早是曲艺音乐的伴奏乐器,有很多流派。通过史书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中世纪以前,波斯等古代中东国家就流行着一种叫做萨泰里琴的弦击乐器,等到了明朝,中国逐渐和西亚、东亚之间进行了友好且频繁的往来,自然而然地萨泰里琴也由波斯通过海路传入我国境内,开始的时候它只在广东一带较为流行,尔后慢慢扩散到中国各地。后来中国的民间艺人对它进行了改造,它也就渐渐演化为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扬琴。从清朝末期至今,扬琴已经广泛应用于江南丝竹、扬州清曲、广西文场、四川琴书以及榆林小曲等曲种之中。

传统的扬琴,框架是用桦木、色木或榆木制成的,框架上蒙有白松或桐木材质的面板,下面蒙胶合板,琴的音箱通常呈扁梯形或蝴蝶形。琴长约在90厘米至97厘米之间、宽度在32厘米至41厘米之间、高则大约在5.7厘米至7厘米。拴弦的钩钉设在左侧的琴头,而右侧的琴头则设有弦轴。琴的面板上开有两个圆形的音孔,并镶有骨雕音窗作为装饰。上面设有两个用竹、红木或牛角制成的呈峰谷状的条形琴码,左侧为高音码,右侧为低音码,峰部支弦,另一码上的琴弦则从谷部通过。面板两侧是由红木制成的锯齿或直线形的长条山口,起架弦的作用。音箱里对应面板的琴码部位都胶有音梁,音梁上通常开有4或5个圆形风眼,起音波对流的作用。琴的高音部分用钢弦,低音则用缠弦。琴竹又叫做琴签或琴箭,由2支有弹性的竹制小槌制成。

扬琴有很多种,我们常用的有八音扬琴、十音扬琴和十二音扬琴三种。它们又分别被称为双八型、双十型、双十二型。不同种类的扬琴有着不同的音域,如八音扬琴的音域是从f1到e2,十音扬琴的音域是从d到d3,十二音扬琴的音域是从c到e3,变音扬琴的音域是由从G到g3,而全律活码大扬琴的音域则是由G到c4,电扬琴的音域为由G到g3等。

扬琴的音色是非常丰富的,低音区深沉朦胧,中音区温柔纯净;高音区明亮清脆;最高音区较为紧张。通常演奏都是在中音区和高音区完成的,很少的情况下会有最高音区的运用。而低音区一般作和声的衬托,不作为旋律的演奏。扬琴比较适合演奏节奏欢快的乐曲,表现活泼的情绪和喜悦之情。

从扬琴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这400多年间,它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化。中国的乐器制作家们不断创造出了很多新的扬琴品种,如高低音扬琴、筝扬琴、转调扬琴以及电声扬琴等。需要特殊一提的是电声扬琴,它是由琴体、拾音器、放大器和音箱组成的,当演奏者通过敲击演奏的时候,声波通过拾音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器将音色美化以后,再由扬声器传出。电声扬琴不仅能用于伴奏,还可以作为独奏乐器进行演奏。所以从它发明至今,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

扬琴的基本竹法是双手轮流交替。传统竹法有两种,分别是“左竹法”和“右竹法”。上世纪50年代末王沂甫先生总结出扬琴八法,分别是:“弹、轮、颤、滑、点、拨、揉、勾”。随着扬琴的不断发展,它已经从过去的单一竹法变成了混合竹法。这种竹法能更充分发挥手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通过继承传统、借鉴其它民族乐器和吸收国外乐器技法特长等方式,我国扬琴技法也逐渐成熟,自成一体。大致可将其分为七类:单音、双音、弹轮、轮音、两声部配置、分解和弦以及色彩技巧。其中单音和轮音是目前扬琴的最为基本的核心技巧。

(责任编辑 姜 楠)

猜你喜欢
高音区电声音域
高音区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运用
一个人的演唱会
浅谈男中音低、中、高音区的技巧与练习方法
谈流行音乐演唱中高音区的训练
当代音乐(2018年4期)2018-05-14 09:08:21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 07:58:33
午晤念
扬子江诗刊(2016年1期)2016-11-26 09:39:21
移动式电声音乐调控箱的设计与制作
电子制作(2016年19期)2016-08-24 07:49:34
午晤念
扬子江(2016年1期)2016-05-19 13:38:13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10期)2016-05-07 18:39:23
DAM中波发射机电声指标频率特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