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豪
移动互联网加快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和迭代周期,简简单单的一个房多多App,仅仅通过MVP(最小可行化产品)的方式研发、升级、迭代,3年间实现2800亿元流水,估值数10亿元人民币。紧跟趋势诞生的房多多,完成房源买卖O2O平台的搭建,一跃成为国内一流的互联网房地产整合服务平台。
雕爷孟醒创办的河狸家,被风投给出了10亿元人民币的估值。这款主打美甲O2O的应用,上线时间还不足8个月。河狸家的商业模式极其简单:为美甲师提供平台,然后美甲师为顾客提供上门美甲服务。目前,河狸家已吸引近千位美甲师进驻,日接单量近2000。
河狸家来源于孟醒这样的思考:O2O一定是“人走向服务”么?为什么不能“服务走向人”?所以他们决定把“店”拆掉,解放手艺人。他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组织化”,现在,移动互联网正在展开一场“去组织化”的革命!
走出饱腹状态
目前,京东市值已经超过352亿美元,40岁的刘强东以53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九名。刘强东的关键词有很多,诸如火药桶、掐架王、送货仔等。一路走来,他从不忘一线,经常扮演送货员,切身实际地与员工、顾客打成一片,共同体悟和创造。刘强东如打了鸡血、如狼似虎的态度,让京东始终在奋勇直追。
再看马云,这位中国首富“隐而不退”,还在不断拓展新的疆域和版图。也许,在某些人眼里,他是十足的“野心家”,从物联网到互联网金融,他都想一手遮天。不论是刘强东还是马云,一个滋润在爱情里,一个滋润在“首富”中,他们早已应该满足。而让他们继续拓展、奔腾的应该是一种成就感。成就感会将劳累奔波等负能量自然而然化为乌有,继续向前冲。
微软、诺基亚难道不想一直屹立于巅峰不败吗?他们的饱腹,更多地来自和时代脱节,早已跟不上新节奏、新口味、新需求。我们应该清楚地明白,大公司的饱腹感绝非来自自己不想动、不想吃,而是已经不知怎么动、不知怎么吃。所以如何打破饱腹状态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而是应该发问如何调整方向,找到正确的人。
这个时代,人就是商业模式。那如何选人,用人,管理人,我归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组织变革10条规则:
1.只选对的人
只选对的人意味着只选择最优秀的人,只选紧跟趋势的人。小米现在已经名列全球第三手机通讯公司,雷军就花了80%的时间在找对的人上。
互联网钉子户公司奈飞也说,我们只和“成年人”一起做事。他们还说,你能给员工的最佳福利,是与优秀者一起工作。找认同公司的理念和文化,有能力积极融入团队,同时还追随趋势力求革新的人才,就是对的人才。
2.开启你的合伙人时代
小米、腾讯、阿里巴巴之所以相继成长为市值超百亿美元、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今日回看,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拥有最牛逼的合伙人团队。打造杰出的合伙制真不是平常功夫,应当算是一种绝学。
可以想象雷军当初为了这个合伙人的组合见了多少人,谈了多少次,纠结了多少回。对所有创业者的挑战,是在这个年代,愿不愿意去用合伙人团队创业?如何选择和放弃合伙人的获选人?一旦选择之后,有没有智慧去运营这个合伙人关系?
3.管理者必然被领导者取代
这个时代的领导者必须同时具备管理和执行的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leader波粒二象性”,就像量子物理学中描述的光的特性,同时具有管理的波特性,和执行的粒子特性。
4.组织架构超级扁平化
传统企业组织架构像朝鲜人民军,创新企业组织架构像美国特种部队,在Kakao Talk这个拥有500多名员工的公司中,自上而下只有CEO、部长(职能部门负责人或项目组组长)、组员三个级别,组织被压到极扁。
5.“管理”被降维化
“管理和业务哪个更重要?”这根本就不应该是一个问题。把人员管理嵌入业务管理,把内部沟通融于外部沟通,把所有的管理、文化、价值观、视觉,都融于一件事:做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产品成了引领、激励和衡量一切事务的方向标。
于是通常意义上的“管理”,消失了!
6.去他X的
小米是怎么做的?去KPI,去销售佣金,去绩效评估,只有两个本质目标:用户是否为新产品尖叫?用户是否愿意推荐给朋友?同时小米的管理层超级扁平化。合伙人都是“项目组负责人”,三个级别,不管多大腕都是工程师。
这股“去他x的”的组织变革之风同样蔓延到国企。新的东方卫视中心成立了三中心三部门,进行扁平化管理,150多个中层干部最后只保留了50个左右。管理团队彻底重组,原来频道的总监、副总监只有两个出路:离退休还剩3年的,全部不再担任管理岗位;剩下的让他们以独立制作人的身份和外部人员一起参加竞聘。
7.迷恋“精英小团队”
成立四年来,韩国版微信Kakao Talk共开发和推广了52款智能手机服务,但最终由一支四人团队完成了Kakao Talk开发,用时仅为两个月。WhatsApp创始人说:“打造一个伟大的公司,你只需要55个人就够了。”
8.不要让沉没成本束缚你
交往了五年的女友执意分手,还需要继续努力吗?一定要在自助餐厅吃回成本吗?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沉没成本?在团队建设方面,一样有沉没成本的问题,那些让你失望的个别表现和离队的人就是沉没成本,那些默默奋斗一直追随的就是你的未来所在。坦然对待沉默成本,牢牢把握机会。
9.要么杰作,要么狗屎
乔布斯40%时间在用骂街的方式激发员工天赋。苹果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苹果,少不了乔布斯暴君般拍桌子不讲道理式的刺激。
如果没有人在背后推一把,使你去逼迫自己,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黎万强从雷军那接下小米手机米1的营销重任后,他做了一个3000万元的营销计划。但这个方案被雷军废了,“阿黎,你做MIUI的时候没花一分钱,做手机是不是也能这样?”在零预算的逼迫下,黎万强开发了“论坛+微博”的营销方式。结果?你懂的!
从乔布斯到雷军,他们营造“狼子野心”和“过于吝啬”的感觉,无非就是要向合伙人、向同事注入饥饿感。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饥饿感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创造的热情,实现奇迹的诞生。
10.还需要匠人精神
一个70多岁的老人从头开始创业做“褚橙”,不仅要预测未来的产品,还要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指导、控制生产流程等。尽管经营方面,褚时健面临的难题也很多,“我一生都不怕难,就是要不丧气,要有希望。”在王石看来,褚时健身上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的一种更难能可贵的精神,“匠人精神”!王石认为,匠人就是用专业精神专注地将事情做到极致的人。无匠人,不变革。
寻找永不满足的荷尔蒙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Sabrina Dian教授表示,甲状腺荷尔蒙会提升产能粒腺体在神经里的数目,是诱发饥饿感的关键。可见,人体中的饥饿感也并非与生俱来,它同样需要外力去激发和调节。
在企业中,在整个组织架构上,该如何打破饱腹公司反应迟缓、失去危机感的问题?我们首先是需要找到自己的“甲状腺荷尔蒙”。这种甲状腺荷尔蒙,是创始人的“永不言败”,是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机制,更是消费者的“永不满足”。
1.以激励机制促饥饿
有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一家奇葩的网络公司,五点半下班,六点半才有公司班车,没人逼你加班,但是为了能体面地坐着一人一座的大巴回家,大家愿意主动加班一小时;六点半准备坐班车时,就会想起另一条制度:八点钟有东来顺的工作餐:样多,管饱,有水果。想想坐班车回家还得自己做饭,那就再主动加班一小时,吃了工作餐再回家呗;八点钟吃完工作餐准备回家,又想起一条公司制度:十点钟以后打车报销。一天干了十几个小时,谁还有力气挤公交?那就再主动加班两个小时呗。这个公司特人性,从不逼着员工加班。
干到晚上十点,打车回家。也算是员工有情,公司有意吧?可是好景不常,2010年来了一个懂技术的Leader。让人开发了一个拼车系统,把员工住址和值班排期输进去,系统就会给你出一套拼车方案,告诉你几点几分打车去你附近的某某小区接某某同事,这套系统效果相当牛逼,一个月就给公司省了几十万元的打车费,还把好多单身员工拼成了夫妻。
这家公司叫腾讯。段子虽是段子,但形象立体也真实。激励是需要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诸如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演化,让员工的饥饿感始终存在甚至扩大。人性化的激励机制是可以不断放射出员工的饥饿感,同时让一切都来得理所当然。
2.以带头大哥促饥饿
传统企业的领导多是高高在上地向员工发号施令,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员工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体验,更别说战斗体验。只有领导和员工一脉相承,手牵手、肩并肩,才能形成最为有效的战斗力。移动互联网推动的组织架构扁平化,就在于让领导和员工合二为一、休戚与共,从而产生更大的能量体和进取心。
如果一个企业还是创始人当道,那么从创始人开始时刻保持饥饿感,同时每天通过微信型组织的模式与各个部门及时沟通,促成及时反馈,这样一种高效的交互机制已经让员工和老板时刻共振,不敢怠慢。
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企业已经是职业经理人制,那么我们必须形成“精英小团队”作战的结构,同时履行结果导向的作战方式。不断制定任务、执行任务、反馈任务,让上下一体,时刻保持着高效的运作、研发和拓展节奏。
3.以市场需求促饥饿
今天的市场是消费者异常活跃的市场,品牌的价值已经让位给 “评牌”。互联网带来的高效连接和分享,让消费者的主人翁意识得到凸显。他们更愿意去分享和评论,去反馈去交互。同时,也因为信息的轰炸促使消费者价值观迭代速度不断加强,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也就变化得异常惊人。
互联网时代营销规则有以下9条:
第一,营销态度要从自慰到共爽;
第二,最受欢迎的信息:感性或者性感(无审美不营销);
第三,一次打击力度让位于二次传播指数;
第四,从品牌到评牌;
第五,从MV到连续剧;
第六,从低频声嘶力竭到高频呢喃细语;
第七,三化具备:人物化、人格化、人性化;
第八,赢在即时参与;
第九,所有的传播最后都归于口碑传播。
互联网时代,大量商品可以不用建设品牌,作为一个标签就好。如果社会商品安全性、基本质量得到基本保证,还有消费者透明评分机制,传统品牌的一部分内涵的确可以不用了,企业也省点钱。
同时,圈子的口碑信用也取代了一部分传统品牌信用的功能,所以现在一些不知名商标的产品反而有翻身机会。不打广告,利用本身产品的特性来做出差异,或者好玩,或者实在,通过圈子口碑,生意就做开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只有不断与用户交互,不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更新产品、产业升级,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