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晓昀
一、“灵动课堂”三要素
何谓“灵动课堂”呢?我认为所谓灵动的数学课堂,就是指课堂教学中富有灵性,让学生能展开思维的翅膀,自助探索实践,激发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新的火花。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意识,我们可以参照这样三个要素。
1.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数学往往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但是,教师不应该局限于书本,必须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针对各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
2.教学方法巧妙灵活。有一位教育专家曾经指出“选择对一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由此可见教学方法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影响有多大。
3.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长久以来数学课堂的主角都是老师,往往是以老师教学生学的形式展开,使学生的学习过于死板。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
二、“灵动课堂“具体实施方法
1.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趣”起来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及时更新。对于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的孩子们来说一沉不变的教学理念会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那怎样转变理念,让课堂灵动起来呢?我尝试着让孩子走上讲台,当当小老师,给其他同学讲解题目。这样做学生讲的认真,其他同学听的也带劲。时间一长,大家都跃跃欲试,想尝一尝当老师的滋味。
小组合作探究也是新课程改革非常推崇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之中。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学习,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报告中曾说过一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因为课堂是学生张扬和修改个性的地方。”所以说教师不能为了进度,为了图方便,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要敢于把课堂还给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孩子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中的、有着创造力的人。
2.鼓励学生质疑 ,让学生“活”起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
要让学生学得活,教师在这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数学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而是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灵活的引导,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记时法”时,书本上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题中知道什么?
生1:我知道了这路公共汽车首站在新街口,末站在富丽山庄,服务时间是5:40到22:30。
生2:我知道这一路公共汽车最早5:40开出,最晚22:30开出。
这时课堂上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只听小C同学在嘀咕:“我发现这道题不对!”
同学们都对他投去了疑惑的目光,于是我请小C说说他的想法。
生:我认为站牌上出示的是“服务时间:5:40~22:30”。说明这一路公共汽车在5:40到22:30之间是服务的,超过22:30就停止服务了。那么,我认为22:30不应该是“开出时间”,而是最晚到富丽山庄的“到达时间”。如果要我们求最晚几点开出,必须要知道首站出发到达末站一共需要多少时间……
学生的一席话,让我不禁想起超市、银行门口的服务时间,的确他说得很有道理,大家纷纷点头认同他的说法。
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独特见解,敢于对教材提出意见。教师不能忽略课堂中的质疑声,这样会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课堂中不和谐的声音,正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应该重视。
三、利用游戏教学,让学生“动”起来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游戏教学特别能引起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在游戏中获得创新,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一年级下学期有一单元教学认识人民币,在生活中其实学生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大部分人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但是在教学中我明显感觉对于人民币的换算这一知识学生掌握得不够好。于是我请学生从家中带来了一些玩具、学习用品等,给这些东西标上价格,让大家亲身体验一次购物过程。
在购物过程中我把大家编排成几组,每组都发一定面额的人民币。通过小组购买、自己单独购买等环节,既让学生学习了换算、找钱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节约花钱的好习惯。
表面看来虽然这堂课花费了老师很多经历进行前期准备,但是通过体验,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明显进步了很多,学习效果非常显著。所以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有时只有学生通过动手才能从客体的表象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四、巧设教学内容,让学生“灵”起来
数学知识各部分有难有易,对于比较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自学或者互相讨论,对于较难的内容教师应该先讲解点拨再让学生学习。例如教学“千克和克”,学生之前对这一知识毫无概念,通过自学也就只能知道千克和克的名称,这种自学方式是毫无意义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的责任不在于简单地教给学生某个结论,更重要的是合理安排以学生的“学”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不同的学习方式。
在备课时我们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因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也更强调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做到备教材,更要做到备学生。
总之,数学课堂应该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灵动的数学课堂,会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