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冬梅
一、 复习旧知,夯实基础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齐读课题)蜗牛的奖杯。
2.先来复习一下文中的词语。
第一行:飞行 冠军 勉强。
“勉强”两个字是第三声连读,读的时候第一个字要读第二声。
第二行:蜻蜓 蜜蜂 蝴蝶。
这些都是昆虫,让我们一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
第三行:遥遥领先 得意洋洋
看,“遥遥”“洋洋”,字重叠了一下,意思就更进了一层。一起来读读,体会体会。
【设计意图】第一行是含有多音字的词语,引导学生在读词语时把上声连读的“勉强”读准;第二行是表示昆虫名称的词,提示学生关注虫字旁,渗透形旁多表义的规律;第三行分别是AABC与ABCC的叠词,渗透叠词的知识即运用重叠的方式,起到强调的作用。
二、 细读课文,顺学而导
1.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课文。你还记得在获得奖杯之前,蜗牛的模样吗?
(1)“有力的翅膀”,看图理解,读好短语。
(2)“自由地飞翔”,怎样的飞翔是自由地飞翔?是呀,想飞多高就多高,想飞多久就多久,想怎么飞就怎么飞,这就叫“自由地飞翔”。
(3)展开有力的翅膀,在天空自由地飞翔,此时蜗牛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呀?
2. 让我们先回到那场飞行比赛的现场,去看看蜗牛是如何获得奖杯的吧!指名读第2自然段。
3. 怎样才是“遥遥领先”呢?你怎么知道还有其他对手的?(省略号)
4. 甩下了所有的对手,得第一名,也就是冠军,厉害!
【设计意图】以开放性的问题“蜗牛的表现怎样”进行交流,相机引导阅读文中语句,让学生读懂“遥遥领先”等新词,感受蜗牛飞行本领的高超。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着紧扣关键词句和标点去理解课文。
5. 蜗牛凭着一对有力的翅膀获得了冠军奖杯,小动物们纷纷向它表示祝贺。(出示:小动物纷纷向蜗
课例展台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牛表示祝贺,有的说 ,有的说 ,还有的说 。)
6. 看着金灿灿的奖杯,听着伙伴们的赞美和祝贺,蜗牛的心情怎样?它会怎么想?
7. 你知道“得意洋洋”是什么意思吗?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是怎么做的?
8. 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成天”是什么意思?到了晚上,它就睡在奖杯里。
9. 现在你就是小蜗牛,太阳公公出来啦!背上奖杯出门吧!蜗牛,奖杯这么重,你为什么背着它呀?中午,太阳公公当空照,好热呀!蜗牛,快把奖杯放下歇一歇吧!太阳公公下山了,蜗牛蜗牛,蜻蜓都练了一天飞行,你把奖杯放下,和它一起去练练飞吧!月亮婆婆出来了,蜗牛蜗牛,你在哪儿呀?奖杯里硬邦邦、冷冰冰的,你为什么睡在里面呀?学生扮演蜗牛,说说背奖杯的原因和睡在里面的原因。
10. 奖杯又大又重,蜗牛为什么不把它放下来呢?(它放不下的仅仅是奖杯吗?是啊,它更放不下的是它的冠军荣誉。)
【设计意图】在课堂上,我创设不同的、最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情境,让他们在读读、说说、演演中感悟课文语言,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最后,通过观察图片、联系文本、讨论交流,体会对于身体又小又柔软的蜗牛来说,奖杯是很大很重的,但是蜗牛放不下奖杯,放不下奖杯代表的冠军荣誉。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蜗牛的得意洋洋和骄傲自满。
11. 自从蜗牛得了奖杯后,天天背,夜夜睡,时间一长,蜗牛也由此发生了变化。读读第4自然段,找找变化。(天长日久,蜗牛和奖杯粘在一起)
12. “退化”是什么意思?(出示蜗牛翅膀变化的图文)看,很久很久以前的蜗牛,翅膀又大又宽,多有力呀!得了奖杯的蜗牛呢?后来的蜗牛因为长时间不练习飞行,翅膀已慢慢变小。现在呢?蜗牛的翅膀已经没有了。像这种从大到小、从有到无的过程就叫做“退化”。
13. 这样的过程是一天两天的时间吗?
14. 蜗牛还有什么变化?(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
15. 蜗牛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行。“勉强”是什么意思?现在它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扣住“天长日久”“退化”等词句,以观察图片、联系语言环境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词义。这个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读懂关键词句,了解蜗牛现在的模样,体会蜗牛此刻的心情。
三、 畅谈感受,回顾全文
1. 现在你明白了吧?是什么让蜗牛有了这么大的变化?此时,你想对这只再也飞不上天的蜗牛说些什么?(出示句式练说:我想对蜗牛说 。)
2. 出示名言:“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谁还想对蜗牛说?
3.获得奖杯之后,蜗牛不该得意洋洋,因为——(出示成语: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无止境,一往无前)
【设计意图】在学生明白蜗牛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后,有必要让学生明白本寓言的寓意,教师将课后习题5引入,用“我想对蜗牛说”,引导学生从部分回归整体,在畅谈感受,劝诫蜗牛的同时教育自我。学生可能会劝诫蜗牛不要骄傲,顺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将相机出示格言;联系二年级上册练习4中《读读背背》,这个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回顾全文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寓意,同时积累相关的好词、名言。
四、 指导书写、练习巩固
1. 这篇课文我们要学写4个带有虫字旁的生字。这节课我们学习其中的两个——蜜蜂,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2. “蜜”,上面是个宝盖头,中间是个“必”,下面是个“虫”。看屏幕上老师写,“必”的笔顺可要注意,伸出手写一写。“蜂”,左面窄,右边宽,虫字旁要写得窄窄长长,它很谦让,把地方让给右边部分。看,同一个部首写的位置不同,字形也要有所变化。
3. 让我们动笔来写一写。
【设计意图】重点指导“蜜”中“必”的笔顺,学会笔顺规则,对记忆字形,正确、美观的书写都起着重要作用。虫字旁因为位置的变化,字形也会产生变化。注重字的结构规范,同一个部首写的位置不同,字形也有变化。这个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自主识字,关注易出错字的部件和同一部首因位置不同字形产生的变化。
五、 课外实践、拓展延伸
1. 说一说:有一天,老蜗牛带着小蜗牛散步,看到飞翔的昆虫,老蜗牛会对小蜗牛说什么?
2. 读一读《骄傲的孔雀》。
【设计意图】任何一篇课文的理解都不是一次完成的,一般都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学习,才能理解得深,记忆得牢。而反复多次的学习,就要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来获得。这样,课外阅读就起了促进课内阅读、强化课内阅读的作用。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巩固课内学习,适度拓展延伸。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