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冕
作为我国小学课程的主导构成部分,语文教学在小学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不仅是因为识字的需要,更是因为语文的学习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是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还是以灌输式的教学为主,教学模式比较刻板,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空间,也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为目的的教学,所以教学方法应当有所改变。在本文中,笔者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反思的基础上,来讨论新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快乐教学。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分析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小学语文教育则是这一环节的核心。长期以来,虽然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绝大多数学校的语文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同时对老师的考核标准依然是以升学率为主。这就导致了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还是停留在背书考试的基础之上,没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究其具体现象,大体有以下几种。
1.教学模式刻板化
长久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还是按照预习—讲授—复习的套路来进行教学,也就是传统上所谓的按照学科课程的套路来讲授。这样讲固然有其优点,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按照比较符合学科逻辑的方式掌握大量内容,但是其弊端也显而易见,以这种“预习—讲授—复习”的方式讲授小学语文,很容易使小学生整日面对枯燥的课本,将课本仅仅看作工具而没有对课本中的内容产生兴趣。同时,这种套路式的教学容易限定小学生的思维,导致思维刻板,难以保证小学生在语文素养上获得良好的发展与较高的提升。
2.教师形象定型化
传统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将教学的三个要素归纳为教师、教室和教材,所以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维护教师的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为讲究“师严然后道尊”,所以学生对老师有敬畏感,也有距离感,这就导致了师生之间很少进行良性的互动和沟通,老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不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完全按照课本来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3.教学方法统一性
小学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的统一性,这也是为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小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但是,教学方法的统一性的缺陷在于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个性化需要。由于小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使得不同学生获得的知识或者说知识量也有所差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统一性与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与需要之间形成了一对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与否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问题,因此,应当对此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
二、倡导快乐语文,实施愉快教学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得新的教学方式的运用很有必要,21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学生兴趣的教育,所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应当是小学教育的研究重点。在笔者看来,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早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学习能力,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语文的快乐教学模式是值得尝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那么如何去实施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1.激发兴趣,乐中求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主要对象,而且学生从本质上来说是能动的个体,所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拓展教法,有效学习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以老师为中心,那么快乐教学应该打破以往的教师中心和书本中心,走向开放式学习。这其中有三种具体方法:
第一种是小组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指的是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一模式是一种有明确责任分工和互助性比较强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便于小组成员的交流与相互之间的评价,可以共同分担学习任务与分享成果,使学生能体验到一种被人接受、信任和认同的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培养交际能力、发展自我意识。小学生处在成长的初期,活泼、好动、开朗,乐于参与对新事物的探索,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分角色朗读、表演、讨论、练习设计等小组活动都可以运用,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小组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第二种方法是以读课文为主的教学方法。快乐课堂的真谛在于以学定教,不是为了教而教,而是要引领学生自主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感悟、品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其中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小学学制为六年,时间跨度比较大,所以不同年级的学生也应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在低年级,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是识字,尤其重在激趣。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识字游戏,让他们自主自觉地与文字打交道,培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鼓励学生多去读书,从小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想象、联想、创编、表述;在中年级,要引导学生在读的时候去学习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如在学习《江南春》的时候,引导学生去学习作者的生平及其他作品,在学习《三顾茅庐》的时候引导学生去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在高年级,更注重读有所悟、读写相辅,力求全面的提升;高年级时,不应再让学生机械地识字和背诵,而应从课文中读出其内涵,然后再将这种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最后能够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第三种方法是任务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也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主,将教学目标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任务组织学生去完成,这种方式可以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合理的任务难度,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从旁指导,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最后老师作总结和评价,给学生以鼓励。
3.角色转换,教学合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以教师的尊严来进行教学。在小学语文的快乐教学中要打破这一传统,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伙伴式师生关系,营造安全、幽默、开放、和谐的宽松学习氛围。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朋友、参谋、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伙伴,师生一起读书,学科教学探索一起想象、一起表演、一起活动使语文教学形象化、生活化、情趣化。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感悟;鼓励学生的独到见解,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评价,欣赏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语文;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语文学习,挖掘出学习潜能,塑造健全的人格。
4.创新思维,发展个性
相比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个性的发展。所谓的学生个性则是指学生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同时要培养学生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要打破常规思维。那么小学语文的快乐教学就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传统;鼓励学生敢于幻想,积极创新;注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顿悟思维。
5.拓宽渠道,开阔视野
传统小学语文教育以课本为主,但是局限于教材内容的语文学习是狭隘的、封闭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去开发新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构建大语文教育内容体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主要在课内打基础,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外生活。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用语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发展个性。
6.作业方式,多元发展
小学语文课程不仅仅包含学校课堂上的教学,也包括课外练习和课外作业。传统的教育中学生的作业是为了巩固知识而重复练习,方式比较单一,无外乎是背、抄、写课本上面的知识。小学语文的快乐教学不提倡基础知识的琐碎机械的练习,而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所以方式要更加多样化,作业的形式也要全面放开,由单一的书面作业转变为多种形式,调查、采访、收集资料都可以采用,可以由一人单独完成,也可以多人合作完成。
7.评价革新,乐学力行
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定一般以书面考试为主,以考分的多少来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这种评定方式固然有其优点,但是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能力,而快乐教学则要改变这种评定方式,将口试与笔试、平时与期末、师评与生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听说读写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笔试是检验学生的基础。学生的作业情况、课后表现、作文训练、实践活动、课外阅读、学习习惯也要成为考核的一项内容。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估,可以对需考评的非智力因素分项列表,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发展地填写评价,教师和家长以鼓励为主,对不足之处委婉指出,以此来缓解传统考试带给学生的紧张心理,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参与,以亲自参加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是开放式的教育,是创新式的教育,更是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的教育,所以教学方式的改变势在必行,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的教育方式的转变也蕴含其中。小学语文的快乐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方式,它能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乐于加入其中去学习基础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当然,小学语文的快乐教学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以期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