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兆凤
一、 研读文本,尊重作者本意
前不久,听一位老师执教《长歌行》,其中一个教学片段使我产生了疑问。
师:这首诗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请同学们说说。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少壮”为什么必须努力?
生:“青少年记忆力好,精力充沛。”“青少年时期学习条件好。”
师:青少年记忆力好,精力充沛,学习条件好,主要是学本领的时期,有时间保证。那么“老大”为什么不能努力?
生:记忆力不好,精力不够,时间不充分。
师: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打了哪些比方?
生:作者用“朝露易逝、花草易枯、百川归海”打比方。
师:“朝露、花草、百川”与“少壮”有什么关系呢?
生:早晨的露水很美,但太阳一晒它就干了;花草很美,可秋天一到就枯萎了;百川……百川……
师:百川有活力、壮美,可一入大海这种壮美就没有了。那么作者用“朝露易逝、花草易枯、百川归海”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下面大家学学老者的样子,读出劝诫的意思。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意在告诉人们要珍惜时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徒然叹息。作者打了三个比方,形象地说明了时光易逝且一去不复返这一自然规律。正因为时光短暂易,逝且如百川入海一去不回,所以青少年才应该珍惜时光,趁学习条件好、机会好、记忆力好、精力充沛努力学习,不要因虚度光阴,年老时为自己的人生而叹息。
诗中“朝露、花草、百川”与“少壮”究竟有什么关系?学生所言“早晨的露水很美,但太阳一晒它就干了;花草很美,可秋天一到就枯萎了”这只说出了不同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没有说明与“少壮”之间的关系。而这位老师所言“百川有活力、壮美,可一入大海这种壮美就没有了”也并非是作者的本意。作者用这三种事物来比喻,表面上是说早晨的露水容易逝去,花草容易枯萎,东流的水一去不回,实际上是要告诉人们,少年的时光虽然美好,但是容易逝去且一去不复返,就像那易逝的露水,易枯的花草,东流的百川。从教学片段看,学生并没有理解作者的本意。因此,阅读教学必须在充分尊重作者、尊重文本、尊重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象走进文本的内涵。为此,教者备课不但要备教材、备学生,还应备到作者心中去,这样,课上的引领才不会背离作者的心灵轨迹。文本,作为教学的范本,才能真正发挥出自身的特殊作用。
二、 品读文本,追求言意兼得
阅读教学必须进入真阅读、全阅读的理想状态,不仅读出语言所表达的“意”,更要静下心来悟其“言”。文本的秘密就是言语表现形式,它蕴含在内容之中,是隐性的,不易察觉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领学生解开言语表达的密码上。如《秋天的雨》一文语言美、意境美、结构也美。前四个自然段都以总分的构段方式从不同方面描述秋雨,最后一个自然段概况总结。课文思路清晰、结构整齐、层次分明,是中年级进行段篇训练的典范佳作。尤其是第2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叠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把秋雨人格化了,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为了引领学生感悟此自然段语言的精妙,有位老师作了如下引领:“同学们,我们去看看秋天的颜色吧!”(自由读课文)“你们看到了什么颜色?来,把这些写颜色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你最喜欢哪一句?”结合学生交流,出示三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叠词“黄黄的”“红红的”读出秋天的可爱,“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品出动态之美,体会修辞手法运用的妙处。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融生动的画面于自然美景中。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美的情感要通过精妙的语言来表现。文学作品是作者内心的写照,字里行间隐藏着作者的思想,寄托着作者的情思。而言语作品追求蕴藉,讲究含蓄,往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其中蕴含的意味不是学生能一览无余的。教学,不仅要引领学生通过语言的咀嚼、品味去透视作者的思想,还要通过思想的发掘去深入细致地品味语言表达的精妙,理解作者之所以这样表达的良苦用心。
三、 依托文本,教会真情表达
借助教材,教会学生真实表达才是阅读教学最终的指向。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读写训练可谓精彩绝伦!课上,随着教学进程,王老师先后设计了三处小练笔:一是故事开始,让学生想象“这是一棵怎样的树?这是一只怎样的鸟?”;二是故事的发展处,让学生选择词语补写旁白、提示语;三是故事结尾处,写一写“看着这灯火,对去年的树,鸟儿想说些什么,鸟儿会说些什么?”三次练笔始终贯穿着这节课的教学主旨……感受课文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最深厚的感情,与阅读浑然成一体,而训练却各有其侧重:第一次侧重训练想象,描写大树与鸟儿的外形;第二次侧重词语的甑别品味,用以补写贴切的提示语;第三次侧重内心独白,练习心理描写。尤其是第二次练笔,一次又一次地选择、扩充,被否决删除,最后只留下文中那平实的语言。一次又一次的“试误”中,学生真切体悟到空白处的丰富、平淡处的深厚。如此巧妙的设计,让读写结合发挥到了极致,提升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也让学生享受到语言文字带给灵魂的震颤。
(作者单位:淮安市新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