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芳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229-02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条件,也是数学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揭示学习重点,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实现师生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由于识字量少,理解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在思维上显得较为被动。这时候我们教师就需要通过提问来引导启发他们,促进他们思维的运转,从而达到获取、深化知识的目的。那么如何使低年级课堂提问更加有效呢?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课前备好教材和学生
本人认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提的问题是有效的;二是提问的策略(技巧)是有效的。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课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1.1备教材要"懂、透、化"。这一点是绝大多数老师都知道的,但是,能否真正做到"深入",却是我们每个老师需要反思的。本人认为,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透、化"的目标。"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1.2备学生要"实"。我们常说,"我们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所谓"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2.课堂提问用语要贴近儿童语言,符合年龄特征
这是实现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是进行学习的基础,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教师应该能预见学生这样的能力,设计好提问用语。
首先,提问用语要具体形象,要贴近儿童语言。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作出解答的过程可以视为获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过程。学生能不能对教师的提问作出有效的思考,前提就是他是否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尽量少用脱离儿童语言环境的词语或字眼。
其次,教师提问时尽量少用复杂的语句。提问是给学生创设思考的平台来探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而不是让学生花过多的时间对分析教师的提问究竟是什么意思,如果多种提问表达方式只是让学生作出同样的思考,那么最好采用简单明了的句子,以免增加学生无谓的思考,浪费课堂有限的时间。
3.问题要提得精练、有价值,避免重复、低效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见到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在教师的随堂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合理,就会降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课时,我出了3道计算题出示在黑板上:要求先独立思考完成,再同桌对照,同时请3个同学上台板演。
师生一起点评时,以下是许多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师:我们来看第一个竖式,同学们说他做的对不对?
生齐喊:对!
师:看第二个竖式,你们说这个同学做的对不对?
生齐喊:对!
师:第三个呢?做的对不对?
生齐喊;对!
这个点评的环节中,教师指名板演,评价时每次都问学生对不对,细细的斟酌一下,这种问题的价值可以说没有,学生不假思索就能脱口回答,根本起不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既会浪费教学时间,又会逐渐的使学生形成思维上的惰性。如果设计成以下3个问题:(1)第一个同学能打一百分吗?为什么?(2)你想给第二个同学打几分?为什么?(3)你想对第三个同学说点什么?这样的提问不但精练、有思考价值,而且避免了重复式应答式的现象,从根本上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4.课堂提问要因人设问,难易适度
每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智力水平与性格习惯都有很大差异。要想使课堂提问达到预期效果,就要针对不同对象,因材施教,因人设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比较专业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整十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我出这样的两组巩固练习题:(1)540+40= 540+400= (2)5400-400= 5400-4000= 。为了考察不同层次的学生对这一内容掌握情况,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问题:(1)得数是多少?(2)你是怎样算的?(3)哪个算式的5和4能直接相加减,为什么?(4)你能仿照出类似的题目给同学做吗? 其中第(4)个问题是开放题,给知识素质相对较好,能力相对较强,思维相对活跃的优秀生回答,这样对优秀生多提一些难度和相对较高的需要快速作出反应的问题,这样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第(3)个问题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的中等生回答,提高其自觉参与的意识问题,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第(1)、(2)问题给成绩反差较大的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差等生回答,要求成绩较差的学生作主要回答,成绩好的学生作补充回答,教师自己作修正性回答,这种回答具有示范效应。经常运用这种方式,能显著促进后进学生的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自信心,从而以先进带后进,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5.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打破传统课堂中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提倡互动式教学,这里,这种互动也可以迁移到低年级数学课堂提问中。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上比较被动,如果课堂中总是教师问,学生答,那么他们在思维上也会一直依赖教师,在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去思考,这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的。
教学中我是这么做的:(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长期坚持,必定会形成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新知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例如,在讲解完学生容易错的题如:"与6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后,我问:哪个同学能仿照出题考一考全班同学?话音刚落,全班学生纷纷举手,原本枯燥乏味的复习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才是他们的真正疑惑。教师应允许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出来,交给老师,然后教师以此为基础,将学生的问题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使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低年级学生处于对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教师可以利用他们这一阶段特征,在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提问,通过学生提问引发他们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能保持他们课堂的有意注意力,并且能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