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娟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238-01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这是我国当前中学生生物教学不可忽视的新课题。21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蓬勃发展的新世纪。国际间的剧烈竞争、和平、战争和发展;国内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无疑对21世纪的人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意识素养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时代要求。尤其对人才的思想素质,特别是学生的现代意识方面,如竞争意识、适应意识、创新意识、改革开放意识、自主意识、科技意识、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等,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1.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优胜劣汰,这是生物界生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生命科学中,这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理论。但在我国当今社会转型中,却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观念。在中学生物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却屡见不鲜,为学生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境。如同一片森林里的各种树木,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彼此争夺着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食性相同的动物,彼此争夺着食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等等,这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竞争现象。在讨论中,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物质、能量、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彼此进行着生存竞争,这些就是一种竞争。在生物界,生物具有本能的过度繁殖的倾向,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物质和生存空间,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生物间必须彼此竞争着,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竞争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2.竞争意识的培养
2.1观察自然现象来启蒙竞争意识。初中生物教学中有一个决定世界发展的定律,那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生物界生存发展与进化的规律。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许多生物竞争现象,理解生物竞争的内涵,然后综合上升至理性的竞争概念,从而认识和了解竞争的作用以及竞争的必要性。同时,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例子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界中存在这各种各样的事物,山水树木,飞禽走兽,这些都是在长时间自然竞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一片森林的各种树木,为了自身生长的需要,彼此争夺着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自然界植物与动物互相间的食物链等一系列生命现象,学生通过以上这些观察,就可以了解到这就是生物竞争的具体现象。
2.2自然现象的综合分析来深化竞争意识。初中生物教学对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可以使学生对竞争的认识提高一个层次,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是互相竞争而又有相互依存的,这种多重性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也使得学生对竞争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就情境也切中本课主题,前后呼应,大大调动了学生复习课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投其所好,不仅满足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激发了教师不断探求课堂教学设计的魅力,何乐而不为呢?
5."构"—— 辅助板书设计,落实教学设计效力
浙江省高考试题具有考点选择上依托教材,突出主干知识,答案设置上指向明确,力求简洁规范的特点,这就要求高三历史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系统整合,尽可能把课堂复习知识内容纲领化、框架化。而板书恰恰是完成这一复习任务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简约而富有实效的板书可以很好的印证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效果。
《罗马人的法律》这课所涉及历史概念较多,如习惯法、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难以准确掌握;教材知识线索不太清晰,如习惯法、十二铜表法和公民法有何内在联系,公民法和万民法又是什么关系?如何把这些知识点进行整合,笔者在备课过程中不断思考这个问题,笔者觉得有效的复习课板书设计应深挖教材,把握重点;结构严谨,条理系统;语言精练,富有机智;工整规范,有序和谐。根据这样的要求,笔者构建了反映古罗马国家年表图与罗马法律制度发展趋势相结合的板书设计,使本课教学设计内容线索清晰,有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复习的思路,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复习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
综上所述,"有效复习"之课堂教学设计的生成与运用是高三教师的心血结晶,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每位高三教师都应基于高三学生学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历,潜心研究、精心设计、用心实施,真正做到心计手授,让高三历史复习课简约而富有实效,从而提高高三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提升复习教育教学质量,让高三历史复习课堂更给力。
参考文献
[1]郑金洲编著.《教学方法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朱汉国主编.《历史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薛振产.《新课改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探究》 《现代阅读》,2012年第13期.
[4]宾华主编.《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长春出版社,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