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015-01-13 06:32侯宗庆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健康人格体育教学中学生

侯宗庆

【摘 要】新颁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 标准》明确提出了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应承担的责任。体育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规定了人格教育应成为现代体育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青少年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意义。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的塑造他们的健 康人格。

【关键词】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人格教育日益引起学校的普遍关注。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学校面向未来 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健康人格是指人格主体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符合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标准。弗洛姆曾说“人生的主要使命是自我成长,成为与潜能相符的人,人生奋斗目标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自己的人格”所以说体育教学中,在坚持教给学生技能,增强其体质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其健康的人格,只有使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才能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作出贡献。

通过多年的探索,我感到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有效地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价值观、人生观是一个人看待、了解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基本观点,是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的高层次的参照系统。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体育活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对抗。要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客观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学会靠真才实学,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战胜对手,取得胜利,追求体育的真义和价值,实现人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

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主要包括一个人的勇敢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主动性、独立性等,这些意志品质都是在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和培养起来的。体育运动是培养坚强意志品质的一片沃土,体育活动是以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为特征的,在体育学习活动中,为了取得好的学习和活动效果,常常需要个体自觉地克服客观困难和主观困难,需要接受艰苦 的磨炼。例如:支撑跳跃、跨栏跑等有一定难度的项目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果断、进取的精神,因为在这些项目练习中,学生的思想稍有犹豫或松懈,就有可能导致动作失败,甚至受伤;在寒冷的冬季 进行中长跑练习,对学生既是耐力的锻炼,也是毅力的考验;在游戏教学中,每个游戏都有一定的规则,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能顺利进行,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这对学生的自制性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因此,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特征暴露特别快。比如跳高,面对一个新的高度,支撑跳跃面对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能否超越,一目了然,立即显露。但是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心理特征却面面大观。成功者的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失败者的气馁与沮丧、急躁与冲动、紧张的焦虑、胆怯与自卑等表现各不相同。作为教育者,应迅速抓住学生思想行为充分暴露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挫折、长处与短处,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克服不健康的心理障碍,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促使学生经过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不断体验,增强耐挫能力,保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境,这样,即使在逆境中也能成才。

四、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体育教学具有形态化的特征,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参与各种身体活动。在活动中通过互相接触、切磋、合作、对抗等等,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集体之间,人际关系的交流更直接、更广泛,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课堂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进入启蒙社会的心理需要。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模拟社会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交友,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其社会的适应能力,从而培养文明的行为规范和高尚的道德修养。人与人之间要注意团结友爱、关心与支持、鼓励与帮助、尊重与信任、理解与体谅。个人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能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和大家协同配合,增强凝聚力。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人和人之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民主与合作的关系,很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若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具体开展这类教育,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长跑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作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又增强了集体观念。更因体育教学的多数内容具有群众性、协同性和交往性,只要进行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就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或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一个人有自信,他就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行动中;在遇到困难时,也不会被困难和挫折所压倒。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由于主观原因造成学生体育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害怕做出的身体练习动作别扭好笑,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参与练习,敷衍了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一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采用降低动作难度、加强个别辅导循循善诱,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另一方面应营造融洽轻松的教学气氛,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心理定势;还可以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生取得的不同程度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及时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用先进事迹帮助学生树立体育学习自信心。“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古今中外勤能补拙的例子不胜枚举,乒乓球世界冠军邓亚萍身高仅1.55米,手脚粗短,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材料,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共获得18个世界冠军。1997年退役进入清华大学从写26个英文字母开始,分别在清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先后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和经济学博士学位。我也常用“残奥会”上的运动员来激励学生。这些残奥会上的运动员绝对是学生学习体育的榜样。

六、培养学生竞争和自我发展意识

体育活动是人以自身为对象进行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这种对人的改造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意义的生命运动,而且还包括人生态度和思想意识的内容。体育的竞赛性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体验胜利和失败的情感,激发学生树立无高不可攀、无坚不可摧的进取精神。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好多种形式和类型的竞赛活动,如在跑的练习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让时赛”、“让距赛”、“等级赛”等教学方式,在赛前做好动员鼓动工作,是学生树立敢拼的决心和信心,赛后进行认真讲评,使学生胜者不骄败者不馁。别人可以通过练习、训练取得成功,我们也一定能!在对体育课成绩的考核中也要建立激励机制,使成绩好的学生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成绩差的学生产生一种危机感,从而努力学习,争取进步。

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活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活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endprint

猜你喜欢
健康人格体育教学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在留守中职生健康人格引导中的运用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