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洪丽
【摘 要】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指导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试讲,即一种既切合新课程标准又适合数学教育专业学生操作的教学策略(包括理论策略和实践策略),宏观上师生都能熟悉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路、目标、要求和程序,微观上帮助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试讲指导从备课环节到上课各环节逐一训练,最终形成套路和模式,从而提高学生教育试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生教育实习、教师岗位就业做准备。
【关键词】数学试讲;课堂教学;策略;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改如火如荼,新课程理念层出不穷,新教学法、新教学模式花样百出。在如此跃进式的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教学面前,身处阁楼里的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梳理并寻求解决的办法,需要对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审视与思考。
我们学校历届以来学生的教育试讲,安排在第五学期,虽利用师生课余时间有序地进行;但完全是根据老师自己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新课程标准的了解进行指导,指导的针对性有多强?指导的实效性有多高?我想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如何提升《教学法》和《课堂教学策略》两门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在职业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师范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结合,值得我们思索。
二、课堂教学策略的理论研究
所谓课堂教学策略,就是一种数学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对数学教学方法研究的很多,但对教学策略研究的较少。我们知道,教师上课首先要备课,包括制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其中教学策略起统摄全局的作用。故此对教学策略的思考和研究,既有助于提高我专业教师的关于数学教学理论素养和实际教学水平,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教育试讲。
(一)从课堂师生角色定位角度看,应贯彻以下几种策略
1.贯彻教师主导作用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又说“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这说明数学课堂重在引导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说来教师应该是:
(1)学生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是有计划、有目标和有预期效果的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确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顾问、示范者、 指导者和帮助者。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教师在培养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教师应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从控制教学转变为组织教学,如组织讨论、开展合作性的学习等。
(4)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监督者和检查者。在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以身作则,充当楷模和示范,还要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密切的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跟踪监控和督促。此外,教师还要检查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做出反馈。
2.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策略
教师理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即把 “读”“思”“问”“做”的权利交还学生。
(1)培养学生“读”。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数学内容和问题的理解,养成其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其自学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阅读是数学教与学的重要环节,完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培养学生“思”。《新课程标准》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把给予学生问题、思路、结论的教学方式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强等特点出发。因为知识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课堂上老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要知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3)培养学生“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数学教学课堂应培养学生敢问、乐问、会问、善问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问题,利用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乐于提问,善于提问等。
(4)培养学生“做”。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渠道,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不仅要培养学生多思,更要多做。新课标就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动”,强调“做”;强调变单纯的灌输知识为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封闭式静态教学为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开放式教学;变学生由三个“一”(一张纸、一支笔、一个脑)的呆板式教学为三个“动”(动手、动口、动脑)的灵活式教学。
(二)从当下数学教学的实际来看,可采用以下3种教学策略
1.“讲授——练习——强化”策略
这种策略是以教师教为主,主张教师要讲清知识和操作方法,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巩固知识 、形成技能。教师的讲授应尽可能言不烦,抓住要领,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练习设计要有层次,循序渐进,避免同一层面上的机械重复,多采取灵活的形式进行巩固;加强反馈矫正,尽量多肯定,多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操作——领悟——运用”策略
这种策略是建立在认知理论特别是发现学习的基础上,它不是把学习的过程看作一个传授知识过程,而是让学生自己经历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首先老师精心设计话题情景,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示、示范,学生领悟后、学生动手进行操作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endprint
3.“质疑——研讨——小结”策略
这种策略也是基于认知理论,它更进一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自己探究研讨,得出结论。采用这种教学策略,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然后逐步引导他们善于提问。操作上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自己研讨,提出假设,进行验证,然后得出结论。结论可以由教师来做,更应提倡由学生来做,至少要先由学生讨论,后由教师总结。
比如《垂直与平行》,老师首先借助生活实例提出问题“两根筷子可以摆出哪些图形?”“可分为几类?”“有哪些区别?”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构成“质疑——探讨——小结”模式,整个教学以老师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在启迪思维开启心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中完成了教学目标与任务。
三、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课堂教学策略与实践》是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实践课程,是学生结合教材教法课进行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是进一步理解教育教学的特点与规律,培养和提高从事教学工作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本位”为宗旨,努力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形成了“认知—质疑—研究—实践—反思”的教学技能培养策略和“观摩、记录、设计、试教、评课、说课”等序列化实践方案。着重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
(2)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能力。要求学生围绕三维度制定课题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小组交流评阅。
(3)编制教案的能力。首先教案的格式指导,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即三个维度)、教学重点与难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教学过程(重点)、教学评价设计、课后反思及自我评价;其次给学生展示示范教案,让他们多熟悉;其次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一篇规范的课堂教学教案的编写;点评并指出修改意见。
(4)导入新课的能力。导课是安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常用的导课类型有:联系旧知导入、设置悬念导入、审清题意导入、创设情境导入、实物演示导入、故事导入等。无论选取哪种,要点是:目的性针对性强,具启发性和趣味性;语言要精练,时间要适度,力避喧宾夺主,影响新课的教学。
(5)设计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情况,设计3-5个合理而有梯度的问题,分小组交流评阅。
(6)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一堂课(20分钟)老师讲什么,完成几个教学目标,问题设计几个,板书怎么设计等,让学生完成片段教学设计,做到心中有数。
(7)组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新课导入,点评,质疑、提示、引导、解惑,时间分配,气氛调节,纪律秩序掌控等,通过课堂讲课一一培养训练。
(8)培养学生价值观评判的能力。充分利用文本的人文性,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孩子们的高尚情操和价值观。让我们的学生懂得:教书其实就是育人。
(9)设计板书的能力。使用多媒体,教师粉笔板书那些该写那些不该写,形式、结构怎么安排等,都加强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10)拓展延伸的能力。我们要培养学生如何依托课本,真正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的理念,有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知识的拓展。
(11)教学语言组织与运用的能力。通过学生自己试讲、看示范片,让学生明白:做老师,除了具备流利的普通话外,还要做到用语简洁精练,富启发性感染力,把文本、教者、学生三者有机衔接起来。
总之,要为人师,其教学能力就是生存本领;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剂.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
[2]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6
[3]杨庆余.小学数学教学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7
[4]边海峰.谈新课程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课程教材研究所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2
[5]简惠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漳州教育信息网.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