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艳
摘要: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本人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045-01审美能力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在师长的指导下逐渐形成的基本能力之一。在要求多元化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将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审美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有趣的、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以发现美、观察美、创造美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有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也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大自然中雄奇的山峰、广裹的原野、欢快的溪流、宽广的海洋、寒来暑往、鸟语虫鸣,都能在作家的生花妙笔下多姿多彩地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但任何一篇关于自然美的描绘,都不是单纯的自然美的复现,而是作者意象的凝聚,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幅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如何引导学生鉴赏这整体美,诵读课文就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美读感受和欣赏课文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叶圣陶称有感情的朗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出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有感情的朗读,是感知美、欣赏美的重要途径。
2.挖掘形象信息,展开想象的空间
想象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一个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志。语文想象主要表现为审美想象,它是通过对审美知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的艺术形象的过程。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具有极为丰富的美的内容,更有无所不包的美的表达,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学体系。在教育中,对于小学生,他们由于年龄和大脑的发展及教育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对事物的理解是直观的、肤浅的,审美性不强。因此,教师应鼓励他们大胆的、展开合理的想象,同时还要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去体味文本所表达的意境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本身的特性,借助熟悉的场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的想象,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教学中,教师要把课文中的美词佳句挖掘出来,并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予以展示。只有这样,大自然的神奇美、祖国的山河美就会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之情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产生爱美的情趣。
3.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一老师一作者之问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二是自读,听了范读后,学生模仿自读,去揣摩作者的情感,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说明问题有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通过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真美情感。四是议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
4.培养学生表达美的能力
在提高想象美的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发展学生表达美的才能,审美教育的最高表现是创造美,在语言教学中创造美,主要表现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去表现美的感受。这就是习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要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乐之者",前提是充分感受美的事物,感受越充分,提供的想象和思维的材料也就越丰富,学生表达美的欲望也就越强烈,由学生自己的审美感悟,进而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了作品的深层。
5.创设情境,创造审美的气氛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而应当是自由的、发展的,它渗透在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之中,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她展现在教学情境之中。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保持极高的热情去探索新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创设审美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感到真实情境,体验到作者的精神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境界。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过程中,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素养,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美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美的事物与情感的陶冶熏陶下,自觉树立审美意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发展审美能力,并能够将这种能力运用到生活中,以养成健康的、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萍.审美教育应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教),2011(04).
[2]郭守臣.小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