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用好课件教语文

2015-01-13 14:29刘康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王二小斑羚课件

刘康

摘要:如今,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投入的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得到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已广泛进入绝大多数城镇、农村中小学,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课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件使用;制作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040-01巧妙利用课件教好语文,能宿短教学时间、空间、地域,达到声音、图象、情境等溶为一体的教学效果,使之大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如今多媒体课件已广泛进入课堂,充分发挥了声、光、图、色、影的综合效力,为学生创设了更为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兴趣。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用好多媒体课件,有一些做法和体会:

1.积极转变观念

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感受"文本"想象、分析、归纳、表述、巩固练习。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文章时,这种学法就显得很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现在经常听一些公开课或示范课,一些优美的动画课件,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气氛热烈,教学效果很好,也让听课者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回到自己的语文课堂,笔者便尝试着运用一些多媒体课件,常常有意外的惊喜,尝到了甜头。然而,许多教师不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去教学,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设计、制作、处理教学信息;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教师要从常规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辅导者。

2.加强学习,提高课件制作能力

农村中小学,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因各种因素导致,教师苦于信息技术处理能力比较欠缺,不会制作多媒体课件。加之教学任务繁琐又繁重,学习制作课件的时间又少,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笔者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功,只要有心,善于学习,从一些简单的幻灯片之类的课件做起,慢慢提高,积极应用,制作课件的能力定会逐渐提高的。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或以年级组分工合作制作课件,实现资源共享,或跨校资源共享,还可以从教育资源网上下载应用。既要有利于教学,又能提高自己制作课件的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3.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教与学的活动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最终要靠学生的认识实践来完成。教师应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自己走进去,动脑、动手、动口,寻求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

4.创设情境,让学生轻松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要学生理解枯燥的学习内容很难,所以教师必须要让他们通过直接感官来理解只是内容。例如,在教学《王二小》一课时,笔者以课件为教学辅助手段,以重点词语的理解训练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了关键句"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进行分析理解。当学生说出句子中"装着"、"顺从"两个词的大意后,笔者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进一步启发思考:"装着顺从的样子"是个什么样子?王二小为什么要"装着顺从的样子"?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笔者适时把制作的王二小给敌人带路的课件情节片段演示给学生看,多媒体的声、光、形、色的优势特征,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问题迎刃而解。在全班交流时,有的说,不装着顺从的样子敌人会怀疑他;有的说,装着顺从的样子是王二小的计谋……,有的学生还模仿"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进行即兴表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凭借课件演示,从不同角度体会到了王二小此时的复杂心理活动,水到渠成。笔者乘势提问:"从'装着顺从的样子'可以看出王二小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一问题紧扣中心,王二小爱憎分明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高大形象,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赏析词句的训练在学生心中得到凸现,情感得到了升华。通过直观的体验和体会,发现一些现象、一些变化。这样学生可联系实际轻松掌握课本内和课本以外的知识。

5.利用多媒体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学生的积极性就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6.适时恰当的运用课件

多媒体课件应用,让师生的课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习方式也由原来静止的、被动的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参与式的。但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不能"韩信点兵",也不能简单机械的堆积课件,不能为课件而课件。而应该适时恰当的运用课件,为学生开展学习,激发学习动机作铺垫。多媒体设施介入课堂,也加快了课堂教学的进程,在各单元知识点强化练习或总复习时运用课件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教学效率提高,为四十分钟"扩容"。课文中一些比较复杂的说明、描写部分,过去要费许多口舌也不一定说清楚,现在却变得好理解多了。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激动人心的场景——老斑羚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动画式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一幕。小斑羚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孩子们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这种惊心动魄的效果,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确实有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激动、兴奋起来之后,再来朗诵课文,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革新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告诉自己: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而不是教学目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贵在科学、适量、适时、恰当,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王二小斑羚课件
小英雄王二小
传承王二小精神 争做新时代少年——“王二小中队”风采录
一例死亡野生斑羚的组织病理诊断分析
向小英雄王二小学习
爱是永恒的主题——读《斑羚飞渡》有感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舞台剧《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斑羚飞渡》“飞”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