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

2015-01-13 14:13莫佳杨兰娟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辅导员职业

莫佳++杨兰娟

摘要:高校辅导员由于工作满意度低、工作压力大和工作强度大,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倦怠现象。从胜任力角度出发,根据辅导员内隐胜任力的特点,分别从组织层面和辅导员个体层面提出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路径。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职业倦怠; 胜任力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017-01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他们是学校管理队伍的生力军和干部队伍的后备军。辅导员的工作绩效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关系着自身的职业发展。但是如果长期做辅导员这一职位会导致其工作初期热情高涨在慢慢减退。几年以后,大都会出现职业倦怠现象,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同时也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1.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原因

高校辅导员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而且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是高校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力量。一般辅导员入职伊始担任新生的辅导员,对工作充满了好奇、新鲜和激情,从入学教育到就业辅导,从日常管理到思想教育,一个周期下来,对所有的工作流程已了然于心,同时也尝尽了辅导员工作的艰辛和酸甜苦辣。当初的热情过后,辅导员普遍产生职业倦怠,甚至提前产生职业倦怠。其成因和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工作满意度逐渐降低。高校虽然强调全员育人,但实际上有关学生的一切事务都落在辅导员身上。取得了成绩是大家的,出了问题就是辅导员教育管理没到位,这让辅导员很反感和委屈。辅导员工作很多是润物细无声的关怀,比如下班级、下宿舍,这些工作很难得到体现和认可,使辅导员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1.2工作压力大。家长把孩子送进了学校,辅导员就成了学生的保姆,这种无边界责任带来的压力让辅导员备感焦虑。同时,学校常态开展的学生工作评比也给辅导员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辅导员绩效评估中,考研率、四六级通过率、就业率等等,都成为辅导员的工作指标,而有些指标辅导员也无能为力,产生一种无助感,常感到紧张、孤独和情感压抑。

1.3工作强度大。辅导员工作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处于随时待命状态,比如必须二十四小时手机开机,半夜电话响往往心惊肉跳。同时,辅导员工作面对学校很多的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等等,学校各个部门凡是涉及到学生的各种问题,都要由辅导员来解决,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局面,使辅导员疲惫不堪,精神高度紧张。

如果职业倦怠得不到有效缓解,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辅导员工作消极应付,遇事不作为,不投入,只求学生不出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寻找机会脱离"苦海"。这对学校的学生工作和辅导员自身的职业发展必将带来很大的伤害。本文试图以胜任力为视角,探讨缓解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

2.缓解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有效路径

为有效缓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学校组织层面和辅导员自身层面皆可以结合辅导员内隐胜任力要素,采取多种形式满足辅导员的精神需求和成就感,缓解辅导员压力,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增强对学校和工作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之持久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实现自我价值。

2.1组织层面

2.1.1目标管理,在评价和考核辅导员工作时要尽量减少一些即时性的可量化考核指标,少从显性效果方面考核辅导员工作,重点从他们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付出的实际劳动及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来考核,为他们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

2.1.2人本管理,健全合理的辅导员薪酬激励机制。学校不仅要把辅导员的业绩与津贴挂钩,另外还可以设立辅导员专项津贴、奖励基金、思想政治教育专项基金和辅导员科研基金等,用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和相关表彰奖励;要在岗位津贴、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2.1.3职业规划,建立合适的辅导员职业发展机制。要针对辅导员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帮助他们拟定职业发展方向,脚踏实地,逐步向目标迈进;要建立上岗培训、专项培训、在职进修、出国研修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养体系,为辅导员能力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建立辅导员的职业分流机制,拓宽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督促辅导员开展科研工作,为辅导员的职称和职务晋升创造有利条件。

2.1.4奖罚分明,形成良好的辅导员工作氛围。在管理学上,如果某一正确行为得不到正强化,该正确行为最终必然消失,而某一错误行为得不到负强化,该行为将长期存在。辅导员队伍中一旦有人产生职业倦怠,他对周围的人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会较快削弱辅导员的群体实力。因此,对少数不合格者坚决淘汰出局,这对其他辅导员也能产生教育作用。

2.2个体层面

2.2.1自我认知。高校学生工作给每位辅导员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但几年以后每个人的发展路径却各不相同,有人顺利晋升,有人原地踏步。因此,辅导员要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把握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合理设计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心态的调适,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增强职业价值认同感和职业成就感。

2.2.2自我调节。首先,提高抗压能力,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控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其次,更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宣传自身的工作,尽最大可能改变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认知环境。第三,结交良师益友、培养业余爱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都可以有效防止职业倦怠。

2.2.3自我提高。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一方面必须脚踏实地做好辅导员工作,在工作上必须取得突出成绩,为自己树立良好的职业生涯个人品牌,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有为才会有位,为下一步的职业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职业竞争资本,如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加强研究,多思考勤总结,为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做好准备等等。只有不断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积累竞争资本,才能创造更多机会。

参考文献

[1]江莉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4).

[2]杨福春,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6).

[3]陈国钦.高校辅导员工作绩效考核评估应注意把握几个要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辅导员职业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职业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爱的职业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