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实验室管理改革的探索

2015-01-13 17:41罗艳艳孙倩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模式探索

罗艳艳++孙倩

摘要:针对传统电子技术实验管理师资紧缺的问题,从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缓解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角度出发,提出让学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管理,重点探讨了学生管理员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实验室;学生管理;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06-01

近年来,随着许多师范院校加大对应用型学科的招生力度,造成了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存在实验室师资比不足问题,实验室管理队伍配比落后于实验室硬件条件,许多教师兼职实验管理,但又不能完全参照实验室管理模式执行,造成实验室管理混乱。对此,许多高校针对不同的实验室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实验室管理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索。文章从淮阴师范学院电子技术实验室管理的改革出发,提出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缓解管理压力。

1.电子技术实验室基本情况

今年来,随着学校加大对应用型学科招生力度,我校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目前已成为第一大院,全院学生达到近2000人,电子技术实验室分为模电与数电,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是学生的基础实验,90%的学生都要进入这两实验室,目前模电与数电各有一个实验室,每次同时只能供一个班级使用,造成实验批次太多,实验管理教师压力较大,没有太多精力搞实验教学创新研究。而我校又有许多从农村出来的贫困学生,他们迫于学费压力需要做一些兼职,而学校距离市区较远,不方便学生出去做兼职,所以学校内部应提供更多勤工助学岗位供贫困学生消化。而实验室是一个和理工科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地方,如果学院能把实验室作为勤工助学岗位,给予学生一定的报酬并根据管理的好坏(绩效)给予一到两个学分,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学习工作两不误。

2.学生管理实验室主要内容

2.1 如何启动学生管理员的工作。首先对于有勤工助学需要的人到学院学工办登记,将平时空余时间段全部列出,然后实验室管理教师可以择优选取一些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因为已经进过实验室,对环境较为熟悉,可优先选用,对于低年级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可以考虑)然后将时间优化分配到各位同学头上,进行排班。勤工助学的学生管理实验室之前,实验室管理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一个系统的培训,具体内容:(1)按规定时间开门关门;(2)保证实验室清洁卫生;(3)做好仪器设备档案管理,及时报修问题器件;(4)每次实验结束检查实验设备完好情况,并做好后续实验准备工作;(5)及时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联系需要哪些耗材等。另外要让他们熟悉实验室环境,了解实验室管理条例,对实验室进行环境监督及维护,及时登记有问题的实验器材给实验室管理人员安排报修。另外重点安排他们对学生使用实验耗材进行监督,避免学生浪费。许多学生不按照要求插拔集成块,造成引脚弯曲变形,随即又换一个,虽说普通集成块价格只有一元左右,但一轮实验下来就出现很多废弃的集成块,这样下来浪费严重。

针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在教师方面,开学初要建议所有实验课的指导老师上课时要强调元器件正确的使用方法,强调每次每人只能领一次耗材,若多领需交额外耗材费用,这样没有免费的耗材大家自然小心翼翼的使用。另外值班学生方面,应安排他们每次实验结束之后将实验台面上地面上废弃的集成块进行回收,尽量挑选出可以再利用的元器件。这样一从源头管理,二从结尾回收可以大大提高元器件的利用率。

2.2 面临的问题。学生管理方面,因为学生管理员人次较多,多人管理同一实验室,容易出现推诿责任现象,从而出现归属混乱。另外对于学期末学生管理员的考核不容易掌握,平时没有专门老师监督,只能根据印象打分,这样容易掺入感情因素。

2.3 如何解决。首先实验室管理教师平时要关心爱护学生管理员,加强和他们沟通,因为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是家庭困难的学生,在生活上要给予关爱,在管理培训上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实验室的主人,把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去呵护,有了工作热情才会做的更好。其次,对于管理水平卓越的学生管理员要给予一定的物资肯定,一是在个人绩效中体现,二是颁发一些鼓励证书如"实验室优秀学生管理员"等,奖学金助学金评比时给予一定的加分。再有,实验室管理教师对管理不负责任的学生管理员首先要批评教育,如果还是不能用心去工作就解除聘用关系。要提前让他们明白学校也是一个小社会,竞争无处不在。

3.实施效果

通过一年的试验,学生管理员有效缓解了电子技术实验室管理教师压力大的问题,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高层次的实验室教改研究里。另外实验室也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实验耗材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实验室的对外服务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学生管理员来说,自从担任了学生实验管理员,他们做事的责任心更强了,他们的付出不仅换来了物资报酬,还学到了一些实践技能,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更有效的管理,提高了他们以后的就业竞争力。因此让学生成为实验室的主人有百益而无一害。

参考文献:

[1] 张晓兰.学生管理实验室模式探索.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J].2013,12,118(4):70-71转105.

[2] 劳媚媚,陈如麒,徐军等.学生实验员助理参与实验室管理的模式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116-118.

[3] 钱小明.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44-146.

[4] 龙天澄,程蕾.高校教学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的聘期考核[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218-221.

[5] 张斌,温静,温雅丽等.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拓宽大学生创新空间[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198-200.

作者简介:

罗艳艳(1985-)女,江苏盐城人,助理实验师,硕士,从事电子类教学及实验工作,研究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

孙倩(1986-)女,江苏南通人,工程师,硕士,中船重工第703研究所无锡分部,研究方向:数据采集,振动,电子技术。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模式探索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