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清晏斯盛的《江北水利书》

2015-01-13 10:24熊帝兵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江北水利

熊帝兵

(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晏斯盛(1689-1752),①字虞际,号一斋,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康熙六十年(1721 年)进士,雍正元年(1723 年)授检讨,历任山西道监察御史、贵州学政、安徽布政使等职,官至巡抚。晏氏生平撰有诸多文论、奏疏、诗歌等,集为《楚蒙山房集》;另有《楚蒙山房易经解》十六卷,《禹贡解》八卷传世。《清史稿》有传。在晏氏著作中,水利文献占有重要比重,以《江北水利书》最具代表性;但是,一直以来,学界论及此书者甚少。学术研究的缺失与晏氏所存留的历史文献以及其本人应有的历史贡献明显错位。故此,笔者拟对《江北水利书》作简要分析,为晏斯盛的学术思想与行政实践研究作一点基础性的工作。

一、《江北水利书》之体例

《江北水利书》是晏斯盛任安徽布政使期间所作,约成于清乾隆四年或五年。经核对,此书卷一之开篇部分主要由晏斯盛的《水利备旱疏》和《饬查江北水利檄》两文组成,中间介以鄂尔泰等奉旨议复内容作为过渡,三文承接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类似全书的引言。其中, 《水利备旱疏》从整体上总结了当时安徽的水利概况,“盖凤、颍二府,有淮水为之经,而汝、颍、濡、睢、涡、汴、渒、氵戒诸水,络绎其间。庐州一府,以巢湖为之委,而大江山河通其流。至若合肥一县,地多高阜,而深凿池塘,以可潴蓄,以备旱干。皆大可为之区也。是以寿州有孙叔敖之迹,舒城存颉羹侯之遗,则知水利之修,诚非创举。此外六安一州,本系山城,而东西南北四乡,多有塘堰旧迹,久经湮废。至若泗州所属,居淮下流,滁州所属,亦多溪壑,并可一例修治。”[1](P2)总结高屋建瓴。

《饬查江北水利檄》则主要论述水利建设的总体原则,晏斯盛说:“山谷之间,有溪有涧,有渠有沟。遇低平能通之处,即可节蓄而为之陂,为之堰,随势而沟行之,较之平地开凿,尤为因利乘便。又或有湖有塘,有潭有泉,有沛有荡,遇低平能通之处,即可车汲而为之沟,为之枧,就近而分注之。枯土停潴,亦为以逸代劳。其斜坡侧坡,水不能到之处,山顶有泉者,可层引而下;无泉者,因其最高稍平及平岗稍洼之处,多开池塘,亦可递放而行,遇旱均足资济也。”[1](P3)檄文中提出了安徽江北各县堪度当地水利工程的六项具体要求(具体如下文),这六项要求既是堪度的指南,又类似写作凡例,也是全书的纲领,其后各篇大体都是围绕此六项要求而撰写的。

勘度之要,凡有数端:

(一)州县地方,先观其山川大势,东西南北四面,来去何处,高低何向,各应蓄应泄,及其地之宜何若。

(二)境内宽平之区,先观其可否如沟田法,行以沟田。次观其长短广狭,并有无坟墓,毋强令迁改。因其形便,作何变通。不必拘十亩二十亩,横斜曲直,可成沟恤若干。

(三)河、渠、港、涧、溪、沟,必观其有无来源,源来何处,经何乡,计若干里,归何处,可否沟行,灌溉若干亩,应否陂堰堤闸,有无湮废应修,并此外有无增置。

(四)湖、塘、泉、潭、沛、荡,必观其有无本源,属何乡里,深广若干,四时有无盈涸,溉田可若干亩,有无湮废应浚,及有无新垦田地在内,毋拘泥旧形强令挖填,并此外有无增置。

(五)陂、堰、坝、闸、堤、埂,必观其是否扼水之要,得蓄泄之利,有无废圮应修,并此外有无增置。

(六)会计新旧各工,约费可若干,分别最要、次要、又次要三等,何缓何急,孰后孰先。[1](P3-4)

《江北水利书》卷一之主体部分以安徽省的江北各州县为纲,分别依次提出合肥、舒城、庐江、巢县、无为、怀远、寿凤二州、定远、临淮、宿州、灵璧、虹县、阜阳、颍上、亳州、蒙城、太和、霍邱、六安、英山、霍山、泗州、盱眙、天长、五河、滁州、全椒、来安、怀宁、桐城、潜山、太湖、宿松、望江、和州、含山37 个州县水利设施的具体勘度内容,包括地势、水利基础、优势与劣势、在当地所占的地位等。卷一依据州县而独立成篇,每篇因各县具体水利情况不同而有详有略,少则二三百字,多则千余字。各篇叙述次序大体相同,先总言山川大势及平壤状况,后大略依据水利工程的大小为序,分类开列河道、水利名目,冠以数字,继以勘度的具体要求。末附有“册式”以及填报注意事项,“册式”涉及了河、渠、港、涧、溪、沟、湖、塘、泉、潭、沛、荡、陂、堰、坝、闸、堤、埂等18 种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1](P34-35)

《江北水利书》卷二则是通过上述堪度要求和“册式”调查所得到的各地水利状况信息,并对之进行汇总描述,包括合肥、舒城、庐江、巢县、无为、宿州、凤阳、临淮、怀远、定远、虹县、灵璧、寿州、阜阳、霍邱、蒙城、太和、六安、英山、霍山、泗州、盱眙、天长、五河、滁州、全椒、来安27 个州县,以宿州水利调查最详。此卷未能全面涵盖卷一中所列的37 个州县,为此,晏斯盛作了特别说明:“安庆府属之和、含二州县尚须续堪,另见别册。然大致与初檄不相违也。”[1](P66)查《楚蒙山房集》,未见晏氏所谓的“别册”,很可能在《江北水利书》成书不久,晏氏即丁忧回籍,此后又未能继任安徽,所谓的“别册”可能并未成书。虽然与原计划存在一定差别,但是成书之27 个州县水利情况调查已具相当规模。调查结果亦以各州县为纲,独立成篇,每篇严格按照卷一的要求,先总言山川大势及平壤状况,后按工程的“最要”、“次要”、“又次要”三个等级分类陈述拟建设工程的先后、缓急。

卷二之末引《尚书》禹浚九川的典故,以及《周礼》隧人治野及匠人沟洫之法,加以引申阐述其水利修筑思想,类似全书之结语,且与《饬查江北水利檄》相呼应,他说:“夫浚畎、浚浍、涤源、固以行水,而陂、泽似专以蓄水矣。然浚之为畎、为浍,未尝不可蓄水,而泽之为陂,则亦未尝不可以行水,盖畎浚皆得川之源泽,则钟美而流其恶也。……沟田畘畂,尤彰明哉,化而裁之,变而通之,而不限方圆,不拘曲直横斜,不拘多寡,随地势之高下,曲折而周通之,总以水之蓄泄为度。”[1](P66)晏斯盛还进一步提出不同水利工程的修治步骤,并给予了指导性意见:“如所堪各州县三等工程,有益田畴者,一律修治;其次又二等,工在稍缓,虽难以一时并举,然因所利而利,择可劳而劳,将册存;次又三等,交各府州县,分年督率劝令民间自行修治。”[1](P66)

总体上,《江北水利书》行文完整,内容翔实而深刻,条分缕析,体例统一。清代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对《楚蒙山房集》的总体评价较高,但是其认为《江北水利书》在成文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中惟《江北水利书》两卷,虽不成文,而有裨实政。”[2](P809)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李氏的评价似乎有失客观,其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或许是因为没有细读此书所致,他自己说过:“特吾辈心力有限,不暇看及此等书耳。”[2](P809)

二、《江北水利书》之主要内容

《江北水利书》的撰写直接以安徽江北各县水旱灾害的防治为目的,是清前期重要的经世之作。该书卷一为清前期安徽江北37 个州县农田水利工程名目总汇。每篇分类详细开列了各地不同规模的自然河道及农田水利工程名录,涵盖了大到名川大湖,小至堤坝塘埂等18 种不同水利设施。晏氏所列名录既是安徽江北水利调查指南,也是各州县农田水利工程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线索。其“合肥县”篇即列举了境内一名水(肥水)、五河(金斗河、派河、店埠河、三河、茅埠河)、二涧(铁索涧、花屏涧)、一津(逍遥津)、二港(永乐港、小史港)、三泉(浮槎泉、日照泉、龙泉)、二潭(龙潭、蜃潭),共7 大类15 个水利工程。[1](P4-5)

由于《江北水利书》卷一涉及州县较多,晏氏所言及的水利名目多达数几千个,故此很难对逐个州县进行详细分析。因笔者的故乡在安徽省定远县,现仅以其卷一中的“定远篇”为例,重点列出晏氏对当时定远水利工程的掌握状况,以窥豹之一斑。“定远篇”中从大至小,依次分类列出了全县境内的二河、十一涧、四湖、六泉、五十三塘、七湾、一潭、七陂、十六坝,计9 类107 个水利工程(具体如表1 所示)。

表1 《江北水利书一》所列定远水利名目[1](P10-11)

笔者于故乡学习、工作、生活了近40 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晏斯盛所列的当地水利名称也不能够做到完全知晓,更说不出每项工程的坐落、水源、规模等详细情况。笔者取晚于《江北水利书》约100 年成书的道光《定远县志》中水利的相关记载与晏斯盛的“定远篇”相比对,发现二者记录的水利名称基本一致,而且晏氏所录还略多于地方志的记载。由此可见,晏斯盛对定远境内的水利情况了解至详。

《江北水利书》卷二是安徽江北各州县水利状况调查结果的具体描述以及施工计划。河流信息包括河流来源、河渠的经由、行境内状况、归向何处、广、深、四季盈涸及灌溉田亩、施工建议等状况。湖泊信息包括坐落位置、发源地、深、广、灌溉田亩数、四季盈涸情况及附属沟渠、闸、坝等。陂塘信息包括蓄泄、宽、长、灌溉田亩、修复旧工及增置新工情况等。依据晏氏的描述,可将其定远县水利工程施工计划列表如表2,从中可见,各工程施工的轻重缓急一目了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表2 《江北水利书二》之定远水利工程施工计划[1](P48-49)

三、《江北水利书》之价值

晏斯盛一生为官多地,其在所任职地方,曾撰写了大量关于水利的文论,分析当地的水利形势,阐述其水利建设思想,并提出水利建设建议,人们较为熟知的有《水利备旱疏》、 《饬查江北水利檄》、 《河淮全势疏》、 《复制府议农田水利书》、《黔中水道记》等。上述诸篇有的被《皇朝经世文编》收录,有的被辑入《牧令书》,因此受到学者的关注较多。但是,上述各篇仅仅是晏斯盛关于水利见解的奏疏或信札,篇幅较小,其内容多限于对一地一事的讨论。比较而言,《江北水利书》二卷才是一部完整而系统的水利专著,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晏氏在水利建设领域的代表之作。

整部《江北水利书》把握了安徽江北水利的全局,时人夏力恕赞曰: “读其笺、疏、檄、谕,长江以北,淮泗以南,大川小涧,经经纬纬,藜然在目。”[1](P76)全书为晏氏在皖时期的诸多奏议主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乾隆四年(1739 年),晏氏奏曰:“江北向多游食之人,每遇歉岁,轻去其乡。惟寓赈於工,人必争趋。凤阳、颍州以睢水为经,庐州以巢湖为纬,六安、滁、泗旧有堤堰,请援淮、扬水利例,动帑修濬。”[3](P10603)另据《清史稿》记载:乾隆四年六月初六日:“乾隆帝准安徽布政使晏斯盛奏请,以工代赈,兴修本省水利。”[4](P1390)如果不是晏斯盛对安徽江北水利情形有准确而清楚的把握,估计其关于兴修水利的建议很难得到乾隆帝的许可。据史料记载:乾隆五年五月,晏斯盛奏本省紧要工程二百余处,估银四十余万两,并请“凡民力可办之工,不妨交地方官督劝田主,令其自为修理,惟民力不能为者,方许动帑,官为修理”。乾隆帝称赞曰: “所见极是。”[4]卷5 《乾隆朝》晏氏此次所奏安徽省内二百余处紧要工程显然来自于对《江北水利书》的总结。

《江北水利书》体现了晏斯盛务实的水利建设思想。在全书的一开始,晏氏就明确提出“勘度之要,凡有数端”的六条要求,并以“册式”固定勘察的内容和项目;要求分清主次缓急,列出“最要何处?次要何处?又次要何处?毋缓急倒置。”[1](P5)通览全书,因地制宜思想贯穿始终,以当时的合肥县为例,晏氏提出:“多开沟塘,有源者节之使留;无源者漥之使潴,未必无补。”[1](P4)对定远县的水利规划亦能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特点。晏氏还进一步提出水利建设不拘泥于古法的见解:“沟洫之法,宜古宜今,惟在变通尽利。”[1](P3)主张变通,灵活设计,他说:“夫浚畎、浚浍,涤源固以行水,而陂泽似专以蓄水矣。然浚之为畎为浍,未尝不可蓄水,而泽之为陂则亦未尝不可以行水,尽畎浚皆得川之源泽,则钟美而流其恶也。其间各具节宣,即孙叔敖之芍陂颉羹侯之七门三堰亦其遗制耳。况沟田畘畂,尤彰明哉,化而裁之,变而通之,而不限方圆,不拘曲直横斜,不拘多寡,随地势之高下,曲折而周通之,总以水之蓄泄为度。”[1](P66)

晏氏为官较关注当地的社会问题,对赈灾备荒尤其用心,《清史稿》赞曰:“斯盛究心民事,屡陈救济民食诸疏。”[3](P10604)同治《新喻县志》也指出了晏氏的这一为官特征: “宦辙所至,以士习、农田、积蓄为先务,尤尽心于荒政。”[5]卷九而《江北水利书》则是其荒政思想及实践的重要而又系统的组成部分。《江北水利书》就是在安徽灾害连年的背景下写成的,其开篇即言: “乾隆三年,江南苦旱,四年春三月至夏五月又复不雨,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广德各府种莳仅可一半;安庆、庐州、凤阳、颍州四府,六安、泗、滁、和四州种莳俱未及一二分。”[1](P1)对于晏斯盛而言,兴修水利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在平常年份,兴建水利可以防患于未然,对水旱灾害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遇到灾害年成,则又可以以工代赈,寓赈于工。乾隆四年,晏氏在奏折中反复说道:“江北向多游食之人,每遇歉岁,轻去其乡。唯寓赈于工,人必争趋。”[3](P10603)“如遇各府州县内偶有偏灾,即将此等工程归入寓赈于工条内,动用赈银办理。”[1](P66)全书虽以“水利”名之,但是抗御水旱灾害却是其最终的落脚点。

四、结语

晏斯盛在水利方面颇有成就,这在其《楚蒙山房集》中有明显体现,学界经常提及其中的水利奏疏或信札,但很少讨论《江北水利书》。正因为如此,长期以来,各种文献对《江北水利书》的著录极少,即使偶有著录者,多伴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中国古代农田水利文献中,陈瑚的《筑围说》和孙峻《筑圩图说》被学者著录较多,但是,客观地说,无论是著作规模还是学术价值,晏斯盛的《江北水利书》都远在《筑围说》、《筑圩图说》之上。学者之所以尚未关注于此,这可能与《江北水利书》自身的流传和影响力有关,但是笔者认为,其中更主要的原因是《江北水利书》的价值尚没被完全揭示出来。因此,晏斯盛的政绩及其学术思想亟待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

注释:

①关于晏斯盛生年,各传失载,言及者多存疑。白新良依据乾隆十年(1745 年)十月二十一日晏斯盛《奏请回籍终养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朝军机处录副奏折,档号03-0081-029)中“臣年虽五十有七”一语,考得晏氏生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见白新良《乾隆朝臣工疑年录》,《历史档案》,2009 年第1 期),今从之。

[1]《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 清代诗文集汇.270.楚蒙山房集[G].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2][清]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上、下册)[M]. 由云龙,辑. 北京:中华书局,1963.

[3]赵尔巽,等. 清史稿. 第35 册[G]. 北京:中华书局,1977.

[4]南炳文,白新良. 清史纪事本末[M].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5][清]文聚奎,祥安. 新喻县志[M]. 刻本. 同治十二年(1873).

猜你喜欢
江北水利
江北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产业愈强,开放愈劲!经济增长赛道上,江北新区如何跑出“加速度”?
向晚意卿卿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信息化
水利宣传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