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霞
摘 要:大学生社区是实现高校德育生活化的重要平台。在社区德育工作中,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须遵循社区德育目标引领生活、德育主体走进生活、德育内容覆盖生活、德育方法联系生活、德育评价体现生活五方面实现社区德育生活化的原则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社区德育;德育生活化;原则
传统德育过分强调道德知识的灌输,忽视了道德主体的内在需求、生活目的与道德体验,因而德育失去了生命力。德育生活化理论强调教育与学习应该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需要出发,在生活中学习和实践德育知识。在社区德育工作中,实现德育生活化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社区德育目标引领生活
高校德育目标归根结底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高校学生社区德育目标在遵循高校德育目标的前提下,应该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使大学生觉得目标实现具有可行性。有学者认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存在“倒金字塔”现象,即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教育,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低年龄学生从小高喊着空洞的、费解的理论口号,而高校学生却进行着最初级的行为规范教育。高校学生社区德育目标就是要在对学生的生涯发展规划教育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在社区公共道德意识和行为中培养高尚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在社区学习氛围营造中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只有这样的德育目标才是直面生活、符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实际的目标。
二、社区德育主体走进生活
谁是教育的主体,谁是德育的主体,这是教育界和德育理论界颇有争议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存在着“单一主体论”“双主体论”和“主体转化论”三种观点。“单一主体论”认为教师或者学生是德育的主体;“双主体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德育主体;“主体转化论”认为教师开始是主体,然后学生逐渐成为主体。本文所说的德育主体也包括学生,他们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者,而已成为德育过程中的主体。
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特征。强调德育要贴近生活,首先就要强德育主体根植于现实生活中。在大学生活社区,德育主体走进生活,就是要发挥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活动的主体性,以主人翁的身份组织和参加生活社区的各类活动,而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置身于社区生活之外。在社区生活中,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园区成立各种自治管理组织和社团协会,如宿舍管理委员会、社区党支部等。发动学生积极参加生活社区的各项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与创造性,从而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在社区生活中,学生主动融入道德教育的全过程,学生的思想修养在生活实践中、在园区这个小社会中逐渐实现了社会化,逐步形成和实践关于现实生活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
三、社区德育内容覆盖生活
要实现学生社区德育目标,发挥大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深入进行研究,开展符合大学生生活需求、贴近时代发展的德育内容,德育内容要覆盖大学生多方面的需求以及覆盖大学生生活的全过程。社区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是学生思想交流、文化学习、娱乐休闲的平台。德育工作者应全方位地关注这些行为中的德育工作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2014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遭受室友投毒致死案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反思,一时间学生们“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的唏嘘和感叹广为传播。与室友相处有些摩擦的同学,更是担心相同的情况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纷纷提出换寝室的要求。社区辅导员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利用这个案例对学生进行处理寝室关系、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的教育,对有疑虑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生在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中,能体会到更多、更深刻的关于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的教育。
社区德育内容覆盖生活,就不能仅仅限于显性德育的教育,也应该重视社区各类非思想政治类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中的隐性德育工作。在这些社团、协会中,德育工作者应加强渗透和有效引导。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社区都设立了住楼辅导员,但他们在学生协会社团等工作上的引导作用发挥不够甚至没有得到发挥。在社团、协会和其他管理、服务中开展隐性德育工作,学生更容易接受,效果也更加持久。
四、社区德育方法联系生活
德育方法通常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践锻炼法等几种,当前高校大学生社区德育方法仍然以说服教育法为主,但这种教育方法的效果不理想。高校德育工作者,应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社区环境建设实际,更多采用其他几种方法。
榜样示范法:可以挖掘同学身边的学习、科创、志愿服务、创业等方面的典型,通过网络和宣传栏等途径在学生朝夕生活的社区进行展示,发挥朋辈激励作用;情感陶冶法:可以在环境陶冶和艺术熏陶等方面下功夫,营造宁静祥和的生活和文化氛围,发挥环境在学生行为、文化修养提升方面的隐性、渗透作用;实践锻炼法:可以在社区的各类管理、服务工作中设置如保洁员、宣传员、寝室管理员、售货员、餐饮服务员等岗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社区志愿服务工作,让学生在这种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实践当中,培养独立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责任意识,培养奉献意识。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以外,社区德育工作的载体也越来越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迫在眉睫。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学生社区局域网络,设立教学管理、思想教育、班级工作、生活保障、社团活动、民主管理等模块,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建立集教育、服务、管理与一体的大德育网络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上海市各高校正在推广的易班(E-class)建设正是这种创新和尝试。
五、社区德育评价体现生活
在大学生社区中,德育评价体现生活,就是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不仅仅要看学生在课堂等公共场合下的表现,更要看学生平时在相对私密的生活社区中的表现。许多学生课上一套、课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线下一套、线上一套,表现出极强的两面性。正因为如此,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在生活社区的表现,在发展入党、困难生认定、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听取寝室同学、社团社员、楼管员等密切相处人群的意见,把学生放在“生活社区”的视域中进行全方位评价。
总之,随着高校社区硬件和软件条件的优化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挖掘社区生活德育工作资源,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胡旭华,冯夏根.生活德育的理念创新及其现实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5).
[3]刘会锋.德育生活化的学校德育工作路径选择[J].文学教育,2013(1).
[4]武亚珍.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09(2).
[5]马成瑶.高校学生住宿空间变化及其育人功能[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6).
[6]邓奎伟.高校德育生活化路径新探[J].河南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