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远 朱沛东
摘要: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金融机构的不断努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人民银行连云港中心支行通过加强宣传发动、因地制定推进、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等做法,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通过调查发现,连云港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法律保障体系缺失、载体单一、信息化水平较低、农户整体征信意识较差等问题。文章提出应从做好宣传工作、信用信息征集应用等渠道深入开展,以改善金融服务环境,为促进县域经济和城乡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信用体系;县域经济;转变
一、引言
社会信用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重要的制度安排,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保证经济良性运行的社会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可以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的信息不对称和通过信用的投放,促进经济增长。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已取得较好成效,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由于信息采集困难,外出务工人员人数庞大,政策宣传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信用体系建设仍在起步探索阶段。做好以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能有效破解农户贷款难题、推动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实现各涉农金融机构对农户信用基础数据库的信息共享,对于解决农民贷款难题,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我们选取连云港市作为调研对象,深入了解目前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为未来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建议,为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思路。
二、连云港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2013年以来人民银行连云港中心支行狠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以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示范户创建的工作基础上,中心支行继续完善组织领导、系统平台、政策扶持和文化传播四大机制,强化信息采集、信用评价和系统建设,加大评价结果运用、融资扶持和政策创新。在点上,以赣榆县为例,将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为抓手,发挥信用示范户引领作用;在面上,不断扩大农户信息采集面,推动“江苏省农户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信用信息系统”功能应用,建立健全适合农户及农村经济主体特点的信用评价体系,逐步形成评定机制健全、政策扶持到位、金融支持得力、信用激励显著、示范效应明显的工作格局。
(一)连云港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1加强宣传发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发动,营造信息采集工作良好氛围。2013年5月28日,连云港市东海县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就信息采集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同时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作用,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黑板报、标语、发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户信息采集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农民朋友认识到这是一项惠民工程,进而自觉主动采集信息。中国人民银行赣榆支行主要以“六个一”做到宣传广覆盖、广动员。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社会动员优势、发挥基层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的专业优势、调动农村金融机构点多面广、接近农村青年的优势,积极开展编印一本小册子、发放一封公开信、开一部咨询电话、建一支“农村青年信用体系建设志愿者”服务队、打造一个网络宣传平台、举办一期“亮出你的信用来”广场咨询等“六个一”宣传活动。近年共印制《赣榆县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宣传手册》2万余份;发放《致广大农村青年的一封信》3万余份;累计接听咨询电话1000余人次;组织300名基层团干部、大学生村官和涉农金融机构信贷骨干建立18支志愿者队伍开展政策宣传,接受咨询8000余人次。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连云港市东海县、灌云县分别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政府常务副县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指明了各部门的工作方向,并于2013年年初成立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将农户信息采集工作纳入对各乡镇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各级部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为下一步扎实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连云港市赣榆县成立了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团县委、县人行等17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与融资扶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县18个镇也分别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各行政村也相应成立了工作组织。在全县初步形成了县、镇、村三级工作组织,强化工作合力。
三是完善电子数据库系统及信息采集表信息采集。2013年5月,根据农户经济特点,经过多次讨论和调研,东海县完成了农户家庭信用信息表设计,信息表共设计110个项目,其中必填项目38个,涵盖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收支情况、资产负债情况、参保情况、担保情况等信息。电子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可以全面反映农户信用状况的指标体系,系统的建立符合农户特征的信用评价方法,实现对优秀农户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筛选推荐,为实施农户融资培育计划提供数据支持。为了保证农户信息采集履盖会最大化,按照统计局农户统计数目向各乡镇下发纸质信息采集表,设计涵盖农户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收支情况、资产负债情况、参保情况、担保情况等信息的采集表,由县政府统一印刷,按照统计局统计口径给各乡镇下发采集任务。
赣榆县为加强农村青年信用信息的采集和长效管理,促进农村青年信用信息评价结果的推介和运用,专门制定了《赣榆县信用信息管理暂行办法》、《赣榆县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评定暂行办法》。2010年对全县69000户农村青年中的30000户建立了纸质信用档案,建档面43%。到2013年9月末,与农商行“阳光信贷数据库系统”相结合,共录入“江苏省农户及农村合作组织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数据32000户,并及时对信用信息数据库的信用信息进行更新,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评定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510户。
2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创建工作水平
赣榆县人行在推动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中,牢牢把握农村青年信用创建这个核心,通过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及融资扶持,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整体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
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牵涉范围广,工作难度大,要想开展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效,不论是创建模式,还是方法、手段,都需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实践。为此,赣榆县人行全力打造以农村青年为主体、征信为核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依托、示范基地为平台、信贷扶持创新为手段的“农村青年+农村个人征信、经济合作组织、创建示范基地、信贷扶持创新”的“1+4”创建工作新模式。
在此模式下,赣榆县人行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力抓创建主体,调动农村青年参与创建的积极性。“重数量又重质量,更重典型带动”。通过对评定的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在财政、信贷政策上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发挥其典型带动作用,使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成为农村青年中的“金字招牌”,在全县农村出现了人人想当信用示范户,个个争当信用示范户的良好态势。截止目前,赣榆县43%的农村青年建立了信用档案。二是把握创建核心,发挥征信在融资扶持中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江苏省农户及农村合作组织信用信息系统”的作用,通过农户及农村合作组织信用信息系统数据的应用及税务、工商、公安等相关部门实际认定,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机制,按照经济状况及信用情况,评定不同等级的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涉农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的信贷政策制定对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的信贷扶持政策,分别给予不同的增加授信额度、增加贷款期限、减少贷款利息、减少贷款审批时间等优惠政策,有效发挥信用在农村青年融资扶持中的导向作用。三是借助创建依托,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助推作用。为更好的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扶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鼓励和引导农村创业青年加入经济合作组织,改变创业青年单打独斗难以抵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状况,增强创业青年抗风险能力,帮助农村青年更好地实现创业目标。四是搭建创建平台,发挥创建基地实验展示作用。借助地方政府规划建立、重点建设的有地方经济特色的农业经济园区平台,积极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基地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与人民银行推动创建工作互利共赢,另一方面有利于人民银行更好的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取得政府更多政策支持。五是创新扶持手段,助推农村青年创业展业。充分发挥人民银行窗口指导作用,通过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出台《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信贷管理办法》,创新、开发更多适应农村经济特点、农村青年需求的信贷品种,实现金融机构既能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经营收益,又能满足农村青年信贷需求、实现创业展业理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格局。
3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支持,构建信用体系正向激励机制。
一是对农信社和村镇银行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对县域农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此举为连云港市农商行增加农村金融资金供给32亿元,这将进一步助推连云港市“三农”发展和县域经济发展。目前连云港市共有两家农村商业银行,分别是赣榆农商行和灌云农商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这两家农商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的17%下调到15%,将增加农村金融资金供给32亿元用于我市“三农”发展。二是创新支农再贷款管理机制。对农村信用社运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实行封闭运行,独立管理,不纳入存贷比监管指标考核。采取“支农再贷款+信用户”、“支农再贷款+政府担保基金+弱势群体”两种信贷模式,引导农信社加大对信用户和城乡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三是加强信贷“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原则,对信用村、信用户和下岗失业人员及妇女创业、灾后重建等民生工程给予贷款资金安排优先、手续简化、利率下浮、信用额度提高等优惠措施。
(二)初步成效
目前,连云港市一市四县农村地区全部农户数918500户,其中户主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青年农户364300户,占比40%。全市已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有865126户,占全部总户数的942%,已建立信用档案的青年农户319519户,占全部青年农户8771%。2013年,全市涉农金融机构累计对3466万户已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发放了8844亿元的贷款,户均255万元,现有贷款余额6593亿元,占全市本地贷款8%;其中对有信用档案的15928户青年农户发放贷款1688亿元,余额1517亿,户均余额1056万元,是平均水平的4倍,金融支农效果明显。
自农村青年信用示范创建试点工作开展的两年来,连云港市已评定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2385户,对其中的1905户累计发放发放了564亿元,户均2958万元,较好地发挥了信用青年的示范效应,起到了不断增强农户信用意识,改善农村地区信用环境的效果。2012年,东海、赣榆两县又分别被评为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和金融生态达标县。至此,连云港市实现了金融生态县全覆盖。
赣榆县作为省、市各时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地区以来,在人民银总分行、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不断实践和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农村青年+农村个人征信、经济合作组织、创建示范基地、信贷扶持创新”的“1+4”创建工作新模式,在支持农村青年增强信用意识、赢得信贷扶持、创业展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分别得到了人民银行上级行以及各级团委的肯定,参加了团中央、人民银行总行团委会议交流,相关做法被《金融时报》报道。主要成果有:一是农村信用环境得到改善。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在赣榆县农村地区产生了强烈的示范和引领效应,营造了“诚信光荣、诚信受益”的良好氛围。申请加入信用示范户、靠信用获得创业资金的农村青年不断增加,“诚信创业、诚信做人”已成为赣榆县农村青年的自觉行动。截止2013年10月末,赣榆县69000户农村青年中,已建立农村青年信用档案30000户,评定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510户。二是金融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农村青年信用信息档案的建立为各涉农金融机构信贷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涉农金融机构均结合本系统的信贷政策按照“一增两减”的原则,专门制定对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的信贷扶持政策,建立了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信贷绿色通道。三是农村青年贷款难的问题得到缓解,“1+4”创建模式深入人心。截止10月末,共对全县已建立农村青年信用档案的3万户中的8863户累计发放贷款1368亿元,贷款余额94亿元,无不良贷款发生。带动了泥鳅养殖、肉鹅养殖、海产品深加工、尼龙颗粒加工等20余个特色产业发展成长。同时,对获得“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称号的农村青年,在表彰和宣传的同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和涉农金融机构推介,并颁发荣誉证书,作为信用示范户申请贷款的“特殊身份证”。
三、由连云港市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根据此次调研,我们发现零散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的农村信用体系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农村的信用体系的建设应摆在首位,相对于城市的信用体系还相差甚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保障体系的缺失
对于征信中存在的一系列失信行为的惩治,合理地维护信用秩序,最重要的是靠法律的保障,这对于信用体系的整体建设尤为重要。我国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保障方面,主要表现为立法不够健全。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于农村征信的法律法规,有些政策的实施无法做到有法可依。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农村一些企业逃避债务,又得不到一定的惩罚,这就产生信用缺失的道德风险。
(二)信用体系建设载体单一
现阶段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农村商业银行的小额贷款,无法进行全面地收集农户的征信信息,对于农户的征信状况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就承载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这样单薄的力量势必会影响到征信的能动性。
(三)信息化水平较低
目前,农村金融的发展整体信息化水平较低,不具备一定较为专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没有开发出相应的设备软件。在整个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没有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无法实施信息的共享与备份,不便于整个体系建设全面有效的进展。
(四)农户整体征信意识较差
根据我们对200名农户的抽样调查,农户对征信的认识程度较低,42%的农户不知道何为征信。由于农户的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无法对征信进行有效地认知,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征信的宣传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的征信工作。
四、加快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一)建立健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
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保障,因此首要目标是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监管法律体系,避免惩处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时无法可依的尴尬现状。通过社会信用体系配套法制建设,对企业、个人失信行为进行明晰界定,同时明确监管责任,确保信用执法过程的公平公正。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建议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信用管理法》,并以此为基础修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建立全国统一的征信系统和信用信息使用法律保障机制。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政务诚信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建议国家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培育信用文化和信用道德。
(二) 以创建金融安全区为载体 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通过创建金融安全区这一有效形式,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社会监督等多种手段,从制约经济金融发展的重大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困扰银行与农民经营发展中的信用关系重建问题,将有力地促进银行与农民信用的好转,也为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金融部门要始终确立支持和服务一方经济的责任意识,主动寻求金融与经济的有效对接,为农民的生产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只有将支持经济发展作为创建金融安全区的最终目标,才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才能够真正赢得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才能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金融安全区的创建活动。农民要将信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始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掌握有关经济、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增强践约的责任意识。坚持诚信经营,以诚信的态度赢得客户的信赖,以良好的信誉与银行建立笃守信用、真诚合作的新型银农关系。
(三) 建立社会联合征信系统 受益于大数据平台
信用体系的建设应以大数据的思维进行信息搜集和整合,我们应该积极地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起专业化的资信信息机构和组织系统,为交易农户和个人提供信息服务。积极引进计算机、统计型人才,做好农村信用体系数据的维护和分析。在实现行业内、地区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国范围的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四)落实征信政策 加大农村征信宣传力度
从长远角度讲,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中,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是整个信用体系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人民银行以及地方政府应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激发农户的积极性,让每个农户对整个征信建设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我们应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围绕争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国试验区,进一步加强农户信用信息征集应用,扩大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规模,探索建立科学的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的信用评定体系,积极开展支农融资扶持创新,推动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阎亚军我国新型农村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 马雯婧,牛霞我国农户征信建设研究综述[J]征信,2013,02:30-33
[3] 程杨春江苏省农村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
[4] 李俊峰论我国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与完善[J]中国农业会计,2012,06:8-9
[5] 杨小玲,陶可转型时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J]征信,2012,03: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