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静文+杨菁
摘要:随着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深化,转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着服务“三农”和加强自身商业可持续性的双重任务,平衡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农商行持久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三农”绩效,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信贷支农 商业可持续
一、引言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问题,特别是资金缺口和融资难题,是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解决农村金融融资难题尤为重要,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我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下发和实施,许多符合条件的县(市)农村信用社纷纷把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改革的方向和出路。截至2013年末,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已经快速增加到443家。
转制后,日益发展壮大的农村商业银行,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农村信贷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肩负“支农”和“商业发展”双重重任的农村商业银行,既不能因为片面强调支农而牺牲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又不能一味提升农商行的经济绩效而改变其支农的本质。这引起许多专家学者对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和商业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的关注。一些学者认为农村商业银行的本质是金融企业,农村信用社自身追求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的三性目标与农业低回报、高风险的行业特征相矛盾,并认为这一矛盾不可调和,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与支农的双重目标难以协调一致。
然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化运作目标与支农目标之间的矛盾是可以统一并协调一致的。冯庆水和孙丽娟(2010)选取安徽省四家不同组织形式的农村信用社2004—2008年的数据,对其进行支农力度和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信社的支农和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的矛盾在实践中是能够得到调和的。沈全峰(2009)认为农村信用社通过改组设立了农村商业银行,仍定位于服务农村,同时还具有商业性,一方面可以发挥在农村市场的经营优势,还能使得农村商业经营领域较宽。冯庆水和孙丽娟(2010)认为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和商业可持续发展双重目标的矛盾在实践上可以实现调和,在农村信用社的实际运行中双重目标也可以得到实现。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与商业可持续的矛盾是否能够调和,农商行能否在实际运行中实现双重任务目标的兼顾,成为了农村金融理论界和实践界的研究重点。因此,本文试图对其农商行信贷支农与商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农商行商业运行的经济与社会绩效
商业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一家金融企业提出的概念,是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石,也是农村商业银行实现信贷支农的前提条件。商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农村商业银行要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经营目标之一,在运营过程中的降低成本、分散控制风险、优化人员管理等。
(一)农村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双提升
截至到2013年末,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贷款质量均得到较快发展。其中,贷款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贷款余额从2005年的946.93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43473.1亿元,增长15.7倍;2012年和2013年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了38.6%和35.7%。从2006年到2013年,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不良贷款率从6.03%下降到1.67%,而且自2011年后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均保持在1.6%—1.8%之间(表1)。不断扩大的贷款规模和不断降低的不良贷款率,表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不断得到加强,其经营效率也得到显著有效的提高。从量和质的角度都反映出该行的发展能力有所提高。
(二)农村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不断加强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为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达到1%以上,表现出较高的盈利能力。以某农商行为例, 2011年至2013年某农商行的资产收益率均大于1%(2010年为1.37%,2011年为1.22%,2013年为1.75%),表现出较高的盈利能力。2012年净利润增长率达到62.4%,显示出较高的盈利水平。
(三)扩大服务“三农”覆盖面,加强支农力度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将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成为农村地区信贷服务的主要力量,不断扩大信贷支农的覆盖面,努力提升支农力度。实践证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实现商业化的转制后并没有抹去其信贷“支农”的本质属性,其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从宏观层面来说,某农商行涉农贷款占年末总贷款余额的比重较高。横向看,2010—2011年,某农商的贷款余额占该地区及金融机构总贷款余额的40%左右;纵向看,某农商行的贷款余额占比逐年升高,2012年达到33.57%(表2)。从微观角度来说,某农商行单笔贷款额度小,贷款总笔数大,扩大“三农”贷款的覆盖面,加强信贷支农服务的广度。截至2013年6月,某农商银行累计发放10万元以下单笔贷款9510笔,占到了贷款总笔数的47.2%(表3)。在资金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商业银行通过降低单笔贷款额度,提高贷款笔数,从而扩大了贷款覆盖面,既满足了农户和小微企业的简单再生产的资金需求,践行了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又有利于农商行分散风险,实现自身财务的可持续发展。
(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资金
目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资金问题,农业发展靠资金,农业设备的购进需要资金,农业技术的革新也要资金。近年来,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不断践行服务“三农”的理念,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大量资金,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010—2012年,某农商行所在地区的农业总产值一直保持着6%的增长率。某农商行的涉农贷款量的增长率却远远超出了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保持在16%—20%的水平,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放的涉农贷款能够有效地满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endprint
(五)农商行信贷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
赵继鸿(2010)利用1997—2008年的农业贷款和农民人均收入数据,构建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即中国农民收入增长与农业贷款投放量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协整关系,农业贷款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原因。这个论点在本文调研的样本农村商业银行近几年的发展和当地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中得到论证。山东某农商行2010—2012年间,涉农贷款量稳步增加,从2010年的7107百万增加到2012年的9169百万,平均年度涉农贷款增长率达到13%;与此同时,某农商行所在地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10年的10587元增长到2012年的14837元,平均年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为18%。显然,某农商行的涉农贷款的增长有贡献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反过来,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一方面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民的偿贷能力水平,另一方面促进当地农村的消费和储蓄能力,从而增加了某农商行的可贷资金规模,从而形成了金融机构信贷支农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农民增收反哺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发展的良好循环模式(图1)。
三、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商业银行出现信贷“脱农”现象
走上商业化道路后的农村商业作为一家金融企业不能再采用原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模式和目标,而是将商业化目标纳入其经营目标中,转变为商业化经营与政策性信贷扶持相结合的模式。这样一来,商业可持续的发展要求难免会降低农村商业银行对农村金融的服务力度,使得一些资本流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商业的服务深度和广度就受到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支农力度。农村商业银行既然走在商业化的发展道路,就必须考虑经营成本和收益,金融企业的逐利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农村商业银行的信贷支农效果,农村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农”现象。
某农商行的“脱农”现象具体体现在贷款客户向农户偏离,农户贷款客户不断减少。2010—2012年,某农商银行的农户贷款客户数由1.59万户减少至1.18万户,小微企业客户虽由523户增加至558户,但增幅并不大。在金融机构商业化的发展道路上,某农商行为了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使得其在贷款客户的选择上逐渐有偏离农户的趋势,向大中客户集中(表4)。
(二)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深度逐年弱化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服务“三农”的深度主要指的是银行向农村低收入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发放贷款,提供金融服务的情况。由于农村低收入和底层群体的生活生计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和家庭作坊生产,其资金需求额度较低,一般在5万元一下。因此,衡量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深度的指标选取农村商业银行当年累计发放的贷款中,额度在5万元(含5万元)以下的贷款数量在中贷款笔数中的占比。某农商行2010年到2012年发放的涉农贷款中,5万元以下贷款笔数从2010年的7309笔下降到2012年的3634笔;5万元贷款笔数的占比从2010年的47.23%下降到2012年的29.89%。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转商后,逐渐偏离了农村中的贫困地区,其信贷支农深度有所弱化,甚至没有很好地触及到农村中最贫困、最需求资金的地区。
(三)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农贷款降低整体资产质量
增加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注入,加大对农户和小微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是农村商业银行实现信贷支农政策性目标的主要措施。但农村商业银行发放的涉农贷款在为农村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却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束缚,信贷支农贷款的发放降低了农商行整体的资产质量。某农商行的逾期贷款笔数中,农户贷款占绝大比重;虽然,农户逾期贷款笔数从2011年的876笔减少到2013年的638笔,但农户逾期贷款笔数所占的总逾期贷款笔数的比重没有下降,反而从2011年的93.1%上升到2013年的94.8%(表5)。
(四)涉农贷款利率较高,贷款方式单一
农村经济发展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贷款的高风险和低收益特点,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为了加强风险控制和提高盈利水平,不得不降低涉农贷款的发放量,提高涉农贷款的利率。据调研,某农商行提供的房产抵押贷款的利率为6.76%,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为7.8%;于此相对比,农户贷款和贷款证贷款的利率为11.1%,林权抵押和船舶抵押的贷款利率也达到11.1%,比我国一年期的基准贷款利率6.31%上浮了近5个百分点。高利率无疑又加剧了农户的贷款压力,即便获得了贷款,也加大了无力偿还贷款的可能性。由于农村低收入农户大多无房产等固定资产,多靠家庭作坊和小规模农业生产来维持生计,因此,无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加剧了农户获得贷款的难度。再加上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涉农贷款方式单一,多为抵押贷款,其他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普及度低甚至很少被农村商业银行利用。这无疑对农户贷款来说是雪上加霜的事,因此,降低农户贷款利率,创新农户贷款担保方式迫在眉睫。
四、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信改商”体制的转变不但对于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有着正向的积极效果,而且完成转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没有改变其信贷支农的本质,对于农村居民的增收、社会就业的增加和小微企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作为金融企业的农商行,其商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逐利性在客观上对信贷支农的绩效产生一定的削弱作用,并存在一定程度的“脱农”现象。反过来,农村经济的弱质性使得涉农贷款的发放拉低了整体资产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化发展的脚步。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明确市场定位,加强信贷支农力度
农村商业银行由农信社转制而来,其支农、服务“三农”的本质和宗旨并未改变,反而更多了一层商业化发展的要求。因此,对于农商行来讲,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明确市场定位,即立足地方经济,服务“三农”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农商行应继续加大农村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做到广度和深度的双提升,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endprint
(二)拓展业务空间,创新支农金融产品
创新贷款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林权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船舶抵押、农村集体流转土地抵押、经营权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多种产品体系,创新贷款证贷款、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农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信用证打包贷款、大联保体贷款等多种特色信贷产品。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打造特色农村金融品牌,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
(三)关注农业发展,了解农户融资需求
当前,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将工作中心集中在风险管理上,多关注于放贷前的审批和贷后的追踪,忽视了对当地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做不到“知农”就无法更好地服务“三农”。此外,农民对信贷的需求发生了不少变化:一是惧贷心理逐渐消失。过去农民普遍存在“借的起还不起”的怕贷心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农民愿意贷款,对资金的需求呈现高积极性。二是季节性贷款消失,贷款额度增大。农户贷款呈“反季节”特征,一年四季都有资金需求,并且贷款额度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关注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及优势,信贷人员深入了解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支农”具体方案,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协调处理政策性与商业性关系,促进实现共赢
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将支持“三农”与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基于笔者对样本农商行服务“三农”绩效和经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扶持“三农”的关系。一方面,农商行应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补偿和优惠政策,从而在“三农”业务实现盈利,进而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商行可以因地制宜,分区管理,尝试“一行两制”的做法。在农商行总行统一领导下,各级农商行可搭建两个平台:一是以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城市金融平台,以发展城市金融为主;二是以非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这样可以形成主城区和非主城区的优势互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农商行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继鸿.中国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ECM模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5):67-79
[2]冯庆水,孙丽娟.农村信用社双重改革目标冲突性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0(3)
[3]盛煜.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比较与评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J].金融发展研究.2012(4)
[4]温铁军.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与政策性支农的关系[J].农村金融研究2007(1)
[5]周脉伏.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6]陆磊.农信社的改革模式需要改革[J].金融信息参考.2004(3)
[7]何广文,孙兴远.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评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
[8]张兵,曹阳.商业可持续、支农力度与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基于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9]褚保金,张耀龙,郝彬.农村农村信用社扶贫小额贷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5)
[10]沈全峰.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终极目标[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史静文,1988年生,河北邢台人,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微型金融。杨菁,1976年生,河南安阳人,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型金融,商业银行)endprint
(二)拓展业务空间,创新支农金融产品
创新贷款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林权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船舶抵押、农村集体流转土地抵押、经营权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多种产品体系,创新贷款证贷款、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农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信用证打包贷款、大联保体贷款等多种特色信贷产品。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打造特色农村金融品牌,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
(三)关注农业发展,了解农户融资需求
当前,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将工作中心集中在风险管理上,多关注于放贷前的审批和贷后的追踪,忽视了对当地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做不到“知农”就无法更好地服务“三农”。此外,农民对信贷的需求发生了不少变化:一是惧贷心理逐渐消失。过去农民普遍存在“借的起还不起”的怕贷心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农民愿意贷款,对资金的需求呈现高积极性。二是季节性贷款消失,贷款额度增大。农户贷款呈“反季节”特征,一年四季都有资金需求,并且贷款额度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关注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及优势,信贷人员深入了解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支农”具体方案,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协调处理政策性与商业性关系,促进实现共赢
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将支持“三农”与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基于笔者对样本农商行服务“三农”绩效和经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扶持“三农”的关系。一方面,农商行应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补偿和优惠政策,从而在“三农”业务实现盈利,进而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商行可以因地制宜,分区管理,尝试“一行两制”的做法。在农商行总行统一领导下,各级农商行可搭建两个平台:一是以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城市金融平台,以发展城市金融为主;二是以非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这样可以形成主城区和非主城区的优势互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农商行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继鸿.中国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ECM模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5):67-79
[2]冯庆水,孙丽娟.农村信用社双重改革目标冲突性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0(3)
[3]盛煜.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比较与评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J].金融发展研究.2012(4)
[4]温铁军.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与政策性支农的关系[J].农村金融研究2007(1)
[5]周脉伏.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6]陆磊.农信社的改革模式需要改革[J].金融信息参考.2004(3)
[7]何广文,孙兴远.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评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
[8]张兵,曹阳.商业可持续、支农力度与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基于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9]褚保金,张耀龙,郝彬.农村农村信用社扶贫小额贷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5)
[10]沈全峰.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终极目标[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史静文,1988年生,河北邢台人,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微型金融。杨菁,1976年生,河南安阳人,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型金融,商业银行)endprint
(二)拓展业务空间,创新支农金融产品
创新贷款方式,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林权抵押、海域使用权抵押、船舶抵押、农村集体流转土地抵押、经营权抵押等多种担保方式。创新金融产品,建立多种产品体系,创新贷款证贷款、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农户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信用证打包贷款、大联保体贷款等多种特色信贷产品。拓展业务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打造特色农村金融品牌,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
(三)关注农业发展,了解农户融资需求
当前,大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将工作中心集中在风险管理上,多关注于放贷前的审批和贷后的追踪,忽视了对当地农村经济及农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做不到“知农”就无法更好地服务“三农”。此外,农民对信贷的需求发生了不少变化:一是惧贷心理逐渐消失。过去农民普遍存在“借的起还不起”的怕贷心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农民愿意贷款,对资金的需求呈现高积极性。二是季节性贷款消失,贷款额度增大。农户贷款呈“反季节”特征,一年四季都有资金需求,并且贷款额度也在不断增大。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关注当地农业发展特色及优势,信贷人员深入了解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设计“支农”具体方案,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协调处理政策性与商业性关系,促进实现共赢
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将支持“三农”与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基于笔者对样本农商行服务“三农”绩效和经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农村商业银行能够处理好可持续发展与扶持“三农”的关系。一方面,农商行应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各项补偿和优惠政策,从而在“三农”业务实现盈利,进而实现商业上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农商行可以因地制宜,分区管理,尝试“一行两制”的做法。在农商行总行统一领导下,各级农商行可搭建两个平台:一是以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城市金融平台,以发展城市金融为主;二是以非主城区农商行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平台,以服务“三农”为主。这样可以形成主城区和非主城区的优势互补,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农商行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继鸿.中国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ECM模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0(5):67-79
[2]冯庆水,孙丽娟.农村信用社双重改革目标冲突性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0(3)
[3]盛煜.我国农村商业银行运营效率比较与评价——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J].金融发展研究.2012(4)
[4]温铁军.农村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与政策性支农的关系[J].农村金融研究2007(1)
[5]周脉伏.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与创新[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6]陆磊.农信社的改革模式需要改革[J].金融信息参考.2004(3)
[7]何广文,孙兴远.农村信用社制度创新模式评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10)
[8]张兵,曹阳.商业可持续、支农力度与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基于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6)
[9]褚保金,张耀龙,郝彬.农村农村信用社扶贫小额贷款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5)
[10]沈全峰.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终极目标[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史静文,1988年生,河北邢台人,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微型金融。杨菁,1976年生,河南安阳人,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型金融,商业银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