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英
摘 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改变教师以往是知识的搬运工的角色,教师要变成导演,学生成为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的演员,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让学生以学习为“乐”。
关键字:创新;动手;乐学;主人
无论是什么阶段的老师、什么科目的老师,都要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教育家都有过很精彩的论述。古代的《学记》中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意识。我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下面我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为例,来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的认识。
一、课堂教学理念要创新
课堂教学理念创新就要改变过去老师教,学生被教的局面。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要发扬教学民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讲《孔雀东南飞》时,有同学对刘兰芝改嫁提出异议。有同学问道“古代不是一直在宣扬一女不嫁二夫的思想吗?为什么她还能再嫁?这不是不守妇道吗?”这个问题一提出全班哗然。有的同学说这是作者不深入生活,随意编造的;有的同学说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刘兰芝的优秀,反衬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是服务主题的需要;还有的说刘兰芝就是因为不守妇道才被休……同学们都各抒己见,随意发挥。我没有对他们的意见作出任何的评价,而是及时的反问了一句,“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久了,我希望我能和大家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今晚我们都回去查阅资料,明天交流。”第二天上课铃声还没有响,学生就迫不及待的交流起来,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代父从军的木兰、《镜花缘》中参加科举考试的“花仙子”、武则天、《烈女传》、《红楼梦》等都被学生拿出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学生明白封建制度是怎样一步步禁锢女子的思想、扼杀她们的天性。课堂上有女同学发出“我真幸运我生活在现在社会”的感慨。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创新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心智应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教学内容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封闭的、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局限于教师的知识视野;教学效果不满足于课本和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向老师挑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尤其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提倡学生向课本挑战,鼓励学生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提倡学生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否定权威的结论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享受学习带来的愉悦。
二、课堂教学模式要创新
由于认识和习惯原因,加上应试教育的深厚影响,课堂教学始终保持着一成不变的模式,难以突破框框,其结构、环节、程序固定不变,教师充满个性的教学风格难以形成。其实,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针对不同的课程、教材,不同的教育阶段、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模式。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不可能脱离我国现实的课堂教学现状。在学习《六国论》时,我打破以往讲解文言文的模式。先给学生布置作业,对历史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同学课下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上课时派一个代表介绍战国时期,北宋时期相关的历史背景;对地理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同学绘制一份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图;对政治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同学发扬集体合作精神,在课后写一份《六国论》和《过秦论》比较论文。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学习历史和学习地理的同学的作业都完成得很好,因为有他们翔实的资料做基础,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就容易多了,学习政治的同学也不甘落后,完成的论文也很漂亮。课后学生纷纷过来说,“老师,我们喜欢做这样的作业,比较容易。”反思这堂课,如果在课前我让学生预习,给他们布置一样的作业,学生可能就会敷衍了事。针对他们学习科目的不同特点,完成不同的作业,他们感到新奇,在不甘落后的心理驱使下完成的作业当然就很好了。
三、课堂教学评价要创新
一般的课堂教学评价总是着眼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教材重难点的处理、教学环节的安排、板书和作业的设计等等。这种评价只关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表现,尚未关注到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因此是偏面的。必须纠正这种偏差,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作为评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评价,这位老师的教学思路很严谨,教学功底也很扎实,但是就是课堂不够活跃。我觉得这活跃不能仅指课堂气氛的活跃,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其实看一节课上得是否好应该由学生来评价,学生受到触动和感悟是最关键的。所以作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围绕学生的需要来设计教学。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先给学生一些相关的文章,如《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那遥远的清平湾》等,在阅读了这些相关的文章的基础上,学生读《我与地坛》就很有感觉。特别是读到文章的第二部分,我让学生静默十分钟,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自己与母亲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此时课堂安静极了,有些感情丰富的女同学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十分钟过去了,学生们还沉浸在沉思之中,我让几个同学结合实际谈谈读这篇文章的体会,一个男同学失声痛哭地告诉我说“老师,我很早就失去了妈妈,如果我妈妈还活到现在,我肯定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妈妈。”周末我让学生围绕这个话题写篇周记,有几个同学的周记现在想起还是记忆犹新。反思我这节课,我讲的话很少,学生的话也不多,但是我知道每个同学的思维都是很活跃的,史铁生与母亲之间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他们,我觉得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创新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教师在课堂实践过程中不应该受到某种束缚,由于教学时空、教学情境的不同,以及教学对象和教学风格的差异,所展现的课堂过程也必然是不相同的,因而,每一位教师对教学的设计必须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解决课堂的内部动力问题,这样才能够使课堂教学富有创意,常中出新,形成教育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徐匡迪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
[2]辛扬 《课堂创新》.
[3]苏萍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