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倾诉和控斥

2015-01-12 16:55王中俊胡美娜刘娉婷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9期
关键词:二妹人性美下层

王中俊?胡美娜?刘娉婷

摘 要:《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的代表作品,其是五四运动爆发之后浪漫主义的产物,作品中充斥着人性美与反叛性的统一的感情,也有无奈与病态的交融,更有世人的冷漠与隔阂的人情。

关键词:郁达夫;主流情感

1924年,年仅29岁的郁达夫已经在中国文坛上崭露头角,在这29年的生命中,他品尝过童年时代的酸涩、孤苦,经历过少年时代的贫寒、困顿,17岁时,赴日留学,异邦生活十载,备受歧视和侮辱,归国后又目睹了社会的混乱衰败,那时“他一度变得悲观、消沉,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又激发了他炽热的爱过热忱,吹然了他心中自尊,反抗之火。”「1」《春风沉醉的晚上》这部作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这篇小说深深扎根于现实,以“五四”精神审视生活,以自我为轴心,着力对五四时期及五四退潮后青年现状和命运进行探索,又采用抒情的浪漫笔触,描写主人翁的青春活力和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以及自我觉醒后的深沉、微妙的精神世界,这篇作品就具有忧郁、感伤而又柔情缠绵的意蕴,具有诱人的魅力。同时,在这篇小说中充满着复杂的情感因素,既有作者的,又有当时深受压迫的工人的,又有当时愤懑、压抑的知识分子的,这种情感是美与丑的有机统一,在冷漠的人情世故中可以找到一丝温暖,使读者在对当时社会的仇视、痛恨中发现一丝希望之光,荡漾心间。

一、陈二妹:人性美与反叛性的统一

陈二妹是作者在作品中成功塑造的一个很典型的形象,在她的身上,我们能找到深受当时黑暗势力压迫的下层人们普遍具有的优秀品质,高贵人格,敢怒敢怨的不屈精神。陈二妹在作品中始终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芒。她是一个做事谨慎而又十分真诚的人,对陌生的“我”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疑虑—信任—再疑虑—重新信任的过程。与同寓的“我”仅间壁之隔,第一次碰面时对“我”漠然无语,对我充满疑惑,十多天的相处相信“我”是一个忠厚的人,坦诚对“我”诉说身世,后来知道“我”经常夜出晨归,疑惧重现她的心头,便真切的担忧“我”走向邪路,规劝“我”改正,但得知“我”是因为神经衰弱症时,又马上坦率的检查自己。陈二妹也是一个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她生活相当贫困,然而当她发现“我”和她生活一样贫困时,便主动买来面包留给“我”充饥。陈二妹虽然出身贫微,但她却像天使般纯洁、崇高。

同时,陈二妹绵中藏针,柔中带刚;敢于正视社会的黑暗,敢于斥责社会的丑恶,敢于宣泄自己的怨恨。在她父亲刚刚去世时,她成了一个孤女,工厂姓李的管理者总想戏弄她,但她敢于向“我”抛露管理者的虚伪、恶丑的嘴脸;17岁的她在一家小烟厂做包烟工,她每天从早到晚,要站在机器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有时还要被迫加班,得到的报酬却十分低微。当她发现“我”抽烟时,便规劝“我”不要吸烟,尤其不要吸她工厂的烟,因为她痛恨那个工厂。尽管陈二妹的这种反抗和报复,对她所在的工厂不会有丝毫损伤,然而这反抗的呼喊,毕竟是发自被压坯着内心深处的,它代表着当时下层工人群众自发反抗斗争的要求和心声。

二、“我”:无奈与病态的交融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有才华,潦倒困顿、感情忧郁,对黑暗的现实有着愤慨,对下层人们的苦难有着深切同情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我”是无奈和病态的结合体,是当时数以万计知识分子的典型。世事混乱,物价疯涨,“我”不得不三次迁家,像一只流浪狗一样四处奔波,愤世嫉俗中流露出一种由衷的无奈;夜晚偷偷邮递,逃避现实,不敢正视自己的处境,唯恐别人说三道四,“我”自尊中的自负占据了上风;得到稿酬的“我”欣喜若狂,忘乎所以,沉浸于涅磐幻境,过马路时差点被无轨电车撞倒,面对司机痛骂自己“黄狗”,而哈哈大笑,觉得别有一番情致和韵味,甘愿接受这一称谓;在“我”和陈二妹的长相处中,对她产生淡淡的爱慕,但自己的理智告诉自己担负不起爱她的责任和义务,被迫无奈的放弃。

通过“我”的描写,深刻而形象地描绘出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闷。“这种苦闷既来自经济、物质方面,又有心里上、精神上产生的一种生活的愤懑,对命运的诅咒,对现实的反抗。”「2」“我”是当时所有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他们处在挣扎与混沌中,茫然与不知所措中,无奈地在社会的夹缝中病态的活着。

三、世人:冷漠与隔阂的人情

在郁达夫的这篇小说中,浓缩着社会的各色人物,既有像“我”、陈二妹主要人物的描绘,又有一点而过或借别人之口而勾勒的像裁缝,无名人士,五十多岁的房主,工厂姓李的管理者,邮寄员,电车司机,衣铺店员等。通过后者的人物塑造,真实的再现了当时世人冷酷姿态与人情的淡漠。“我”前两次住处的地方,作者点到凶恶的裁缝,“我”受到种种逼迫不得不搬家,突出表现弱肉强食,秩序混乱的世态;作者通过房主弯腰老人的描写,指出他独来独往,晚上自己喝点小酒,有事无事在床上瞎骂,突出当时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电车司机怒骂过马路的“我”,而后疾驰而去,享受嘲骂别人的快感;“我”买衣服时,店员的无端嘲弄,伤刺“我”的贫微,嬉笑“我”无钱莫买,丑态昭然若揭……

各行其是,互不关心好像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潮流,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强者欺凌弱者,富者鄙视穷者,贫苦的人们在冷眼中度日子,而且贫困的人之间也存在互轻的社会之风。

这篇作品中充溢着作者对贫困受压迫工人和苦闷、忧烦的知识分子的深刻同情,同时,深刻揭露和批判造成他们这种现状的原因—严重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的黑暗的社会现实。作者在作品中对贫困工人同情的同时,也注重歌颂下层劳动人们善良、美好的可贵品质,在对知识分子同情的同时,也注重描写他们的青春活力和“失意中掺杂着自我发现,迷沌中又包含着朦胧的觉醒。”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作者较早描写工人的好作品,也是我国现代文学中最早表现工人生活的作品之一。作者受到当时革命形势的影响,已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因此,他的目光也开始从先前较多地注视知识分子狭小的圈子,转移到更广大的劳动人民。在作品中,他开始有意识地表现下层劳动者,描绘他们的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由于它无论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较高的成就,因此历来被认为是“五四”优秀短篇小说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第225页.

[2]《精读郁达夫》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7  序第6页.

[3]《中国现代文学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第225页.

作者简介:王中俊(1987-12),男,河南郸城,南昌工学院,讲师, 陕西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胡美娜(1988-12),女,江西南昌,南昌工学院,讲师,2013年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刘娉婷(1988-8),女,江西鹰潭,南昌工学院,讲师, 2013级硕士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二妹人性美下层
半街香
二 妹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二妹和她的空寨子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一类多个下层的双层规划问题
积雪
陕西横山罗圪台村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温暖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