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梁
摘 要: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师从周作人的风格,长期以来,学界对废名文学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禅宗思想与诗化的创作方式,而废名的文学思想的价值不仅仅如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废名文学思想的来源、文学思想的表现、在当代的文学价值三方面论述废名的文学思想。
关键词:废名;文学思想;禅宗;价值
废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思想异类,具有自身独立的人格精神。废名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不同,废名的思想方式呈现“独语”的特征,多是在自己的文学世界中寻求避世的“桃花源”。他一方面是在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融合,在山水田园的牧歌中使自身的美学体验与传统中国社会理想契合,同时面对现代社会的喧嚣与现代文明对传统乡土文化的蚕食,无法避免的陷入精神上的孤寂落寞、信仰上的凋零漂泊、文化上无宗可依的痛苦。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东方与西方之间、信仰与现实之间、文明与蒙昧之间,废名都陷入了一种矛盾的痛苦,那是一种精神撕裂的痛,最后导致了他在文学殿堂上成了谜一样的人物。
一、废名文学思想的来源
对于废名文学思想的来源,研究者大多数以禅宗思想作为解释。虽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发展的长河中,禅宗思想都是一个重要的思想维度。如,许地山、丰子恺、弘一法师李叔同等等。但是要论及与禅宗思想结缘最深的还是要属废名,他的文学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西方经典作品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废名曾翻译过法国象征主义代表诗人波德莱尔的一首散文诗《窗》,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是我们透过开着的窗看见的世界并不如我们看不见的可以幻想的世界真实,窗玻璃后的视觉幻想与自由联想的手法扩大了空间。他对波德莱尔这首诗的翻译在于他对诗中的幻想和梦的肯定在心理上的认同,最后废名将幻想与梦作为其重要的诗歌理论,成就了他的小说具有的别样的浪漫主义。而废名尽管很少提及自己的文学观与法国波德莱尔一类现代派诗人的关系,但在他诗论和创作中表现出来的都是与波德莱尔相似,这种相似更多的反映在精神上。
废名作为现代派中象征主义的大将,并不像戴望舒或徐志摩,他的新诗原则可谓一以贯之,以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为重心,也有一些保尔·瓦莱里的影子。作为周作人弟子,废名以散文体裁来表达诗情的根本立意不难理解,在废名看来,吸收古典文学素养正是理所当然。在正统文学史上,废名声名远远比不上他的同时代人,然而从诗歌成就而言,他却远远超越了大部分同时代人,可惜这一点,却被深深埋在“晦涩”的诗歌风格之下·废名的诗歌创作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象征主义、朦胧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2.中国传统诗人李义山、温庭筠等作品
废名创作的小说《桥》与《莫须有先生传》前后相距了十余载,相对于各自的写作状态,二者的语言风格也迥然有别。《桥》的凝练,能在节制中见出可以说是悭吝文字的习气,而《莫须有先生传》却来得恣意汪洋,卞之琳说废名喜欢魏晋文士风度,人却不会像他们中一些人的狂放,所以就在笔下放肆。同一位作家在先后相随的创作中,文风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已是非常惊讶。
朱光潜说,“《桥》的文字技巧似得力于李义山诗,其突出的特征是‘跳,也就是废名所说的因文生情”。意象的集中与跳跃,想象与幻想的自由表现,正是他遵从内心自在的心理时空观观念,打破线性时间秩序,将过去与将来纳入“现在”的当下中,所出现的意象纷呈。真正存在的既不是过去也不是将来,过去是现在的回忆,将来是现在的期盼,过去与将来都只存在于现在的时空中。废名从李义山、温庭筠一派诗歌中发现的这一想象与幻想的自由表现形式,这是他诗学理论极力推崇的。废名的导师周作人亦以“情生文,文生情”来概括《莫须有先生传》文章的好处。在他看来,李义山诗也是构成《莫须有先生传》的“分子”之一。有趣的是废名也在若干文章、讲义中谈及庾信、杜甫、李商隐诗歌“文生情,情生文”的表现技巧,且颇多妙解 。
3.老庄哲学、禅宗思想
废名禅宗思想由“观心看净”到“无相无念无住”的转变,导致其创作由空灵静寂转向自由洒脱,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从20年代中期受胡适影响开始接触禅宗,废名对《维摩诘经》的喜爱,恐怕是被其“净心”一论所倾倒。说到禅宗,不得不说废名的故乡地域文化和童年经验,在对故乡的淡淡回忆中,塑造一个个鲜明可爱的人物形象,追求纯粹田园之趣,故乡的古藤老树、小桥流水在废名笔下都成为一个个故乡的文化符号,进而有这些文化符号构成废名对于故乡的审美记忆。黄梅的自然环境、人文民俗给废名提供了文学创作的构思背景,黄梅的禅宗思想为废名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思想价值体系,进而参与了废名文学思想中的“地域文化场”的构建,并成为其主体。作为黄梅之子 ,废名与五祖寺结下来不解之缘,年幼时的体弱多病造成了他对五祖寺的精神寄托,孩童时代接触了看龙灯、看会、看放猖等民间文化,都形成了他对宗教的热爱。
1927年张作霖解散北大,周作人被辞退,废名忿然退学,这时他生活的艰辛,他不得不从“观心看净”的梦中醒来直面现实人生,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他陷入了矛盾的痛苦中,在结束了学生生涯后,迫于生活的无奈,在任讲师期间,他开始大量的阅读中国古典文学,《论语》、《老子》、《庄子》都成为他寻找思想扩大认识的依据,再加上这一时期他更加潜心学佛,“转入神秘不可解的一路去了”,这一切,促使了废名思想上的新的变化。
二、废名文学思想的体现
废名文学思想的价值观集中的体现在融道、儒、释为一炉的所谓“道”,但这个“道”经由学理的逻辑论证,而是源于日常经验的有感而发。他的文学体现也是多方面的,其核心是禅宗思想的体现。
1.废名文学中的乡土情结
废名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于乡土小说的创作,他曾表示自己非常钟情于这一类小说的创作,这一点其实跟鲁迅还是颇有相似的。废名在点评鲁迅乡土小说的同时,也直接表达自己对于乡土小说的审美价值取向。废名对乡土文化想象的重构可以分为对现实苦难的排斥与对现实世界的超越,面对着黑暗的现实时,传统文人都移情山水,选择一种诗意的栖息方式,用虚幻的审美世界来对抗现实的苦难。endprint
我们看废一系列描写乡土的作品,在其中体验的正是文学传统中“寄情山水”的文人心态与审美观照,他笔下的故乡与陶渊明的故乡仅有一江之隔,在郁郁葱葱之中并无一丝现代文明侵凌的栖息,古老、宁静、平和,在其中充满了理想化的色彩。但是,这样的乡土想象只能存在于作家的想象之中,失去了历史背景与现实概念的乡土想象也注定又是一个文学中的“桃花源”。废名对沈从文的影响很大,沈从文曾说废名的作品是充满了一切农村静寂的美,差不多每篇都可以看得到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农民。在这里,沈从文展示出与废名相似的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观念,同样认为古朴自然的乡村旧诗美的存在,而以伦理本位价值观念为文化核心的乡土社会是现代文明不断入侵过程中的最后一方净土。
2.废名文学中的文体变迁
废名以文体独特著称。周作人曾注意到废名创作实践对于现代文学文体变迁的意义。废名自认为自己是诗人,“躲起来写小说乃像古代陶渊明、李商隐写诗”。当时文学批评者也将废名的创作文体归结为是中国文学传统中的诗化传统的延续,尤以周作人一语道破“废名君是诗人”之后,废名在创作实践中所表现出的意境之美、自然之美等一系列的形式表现,均为学界概括为废名的诗化创作,且已成为学界共识。废名早年诗化小说表现废名追求的是一种理想,一种完美,而后来废名却在平凡的世界里找到了精神的家园,于是又热衷于建立一种小说新模式:散文化小说。
废名如诗的语言构建了现代文学史中独具意味的审美实践,其中“文字禅”是他自己对自己作品语言的评价。例如在《桥》中,有人觉得他创作的晦涩散漫,更类似于无主题结构,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其语言构成与语言形式就会发现,这组组接踵而至的“因情生文”的意境建构,正是作家精心建构的“文字禅”形式。废名小说中充斥着庄禅文化的 意 趣 。同时,小说中美好的不似真实的人物塑造也体现了废名禅宗思想的人生观,即“爱不求报的乐观人生、苦乐随缘的达观人生、弃绝凡尘的诗化人生,”这三种境界也正是废名追求的人生理想。
3.废名文学中的新诗理论
废名的文学价值观不仅其对审美价值、文体变革等单纯文学变革与新文学构建,更是中国文学传统、文化传统在现代冲击下所做应激反应的重要表现。对废名新诗理论尤其是审美维度的认识应放置于传统文人人格在近代转型的分化的角度加以宏观的认识。诗情与诗质是废名新诗理论的要点,他认为新诗之所以为新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感情为新,充沛的情感、质朴的表达都能形成新诗的诗质。废名从诗歌本质认识出发,在自身知识结构和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凭借,在与传统诗歌进行横向比对和关照的基础上提出“新诗要有别于旧诗而成立,一定要这个内容是诗的,其文字是散文的。旧诗的内容是散文的,其文字是诗的。”废名新诗理论的背后是传统文人心态对审美、自由、人文主义精神等普世价值理念的追求,同时,这种审美追求所确立的诗歌规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具有某种程度的“乌托邦”意味。也可以说废名的新诗理论只是以废名个人的独特审美视角、价值视角审视着变迁的现实世界,以超越的立场实现着自身对于文化的批判。
三、废名文学思想的当代价值
废名文学思想的变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在中国新文学、新文化的构建过程中,由于西方文化传统的整体横向移植与中国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使文化理想与文化现实、文学理想与文学实践之间产生了种种错位。而废名文学思想的价值恰恰是在内涵上突破狭隘的文化激进主义,注入传统思想因子。毫无疑问,如果我们在今天的文学研究、文化实践中上述两者进行全面的审视,将其定位于合理的历史坐标,必能以一种更为开放的文化价值体系来接纳不同的价值信仰、政治意识与文化理论,从而能够使现当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化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支点。
参考文献: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陈振国.冯文炳研究资料[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
[3]吴晓东.镜花水月的世界——废名《桥》的诗学研读[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4]陈建军,冯思纯.废名讲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