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节奏意识的培养

2015-01-12 17:40高鸣
大学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

高鸣

[摘 要]我国教育业在进入新世纪后迅猛发展,师范类高校中的艺术教育也疾速发展着。高校中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是一门关于人体动作艺术的课程,以学生自身为载体,用独有的肢体语汇表达思想感情。在舞蹈课堂教学中,节奏训练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意识,为其综合的舞蹈表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师范类高校音乐专业舞蹈教学中的课堂形式、节奏训练内容以及授课方法,对学生进行节奏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舞蹈教学 节奏意识 肢体语汇

[中图分类号] J7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131-02

师范类高校为与时代快速发展的进程相接轨,开始注重培养综合素质教育体制下的应用型人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将舞蹈课程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不只是帮助学生塑造优美的形体,更重要的是为音乐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提供多种思维模式以及艺术层面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在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基础课程内容中包含对学生节奏意识的训练,强调学生在感受肢体语汇运动中对音乐的自我感知意识。教学内容中的节奏意识训练是根据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自身情况定制的教学方案,是充分共享当下学校中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等教学模式的举措,让高校中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可以在多方面、多领域进行长足探索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中舞蹈课程的节奏意识培养正逐步确立其重要位置,对大多数师范类高校的音乐教育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目前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节奏意识的教学现状

(一)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节奏意识训练的基础情况

在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舞蹈课堂中,把节奏意识训练加入学科建设的计划,可以促使舞蹈教学重视对学生节奏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对舞蹈节奏的感知意识提升至自知自觉的状态,这是当今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的重要思路之一。舞蹈课堂中节奏意识的培养,是通过训练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能力和对节奏的表现意识,把已知节奏认知渗透至声乐、器乐乃至相关学科的领域之中。目前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堂上,对节奏意识教学以及对舞蹈节奏意识的教学设计上仍需要加以强化,提高学生的主体节奏意识,大胆的渗透至学生节奏感知这一无形的思维里。

针对师范类高校学校的舞蹈教师来说,在舞蹈课堂上针对节奏意识的舞蹈组合的编排,可以大胆加入多种节奏形式,比如除进行经典舞蹈教学视频或者典型舞蹈剧目的赏析外,还可以在课堂中欣赏当下流行的各种类舞蹈,选择其中适于学生分析与模仿的节奏型,同时充分给予学生模仿、消化甚至二度创作的空间,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前提下,真正了解节奏意识的重要性,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掌握多种节奏形式,最后将那些鲜活、生动的节奏律动运用至各舞蹈组合的训练中。这种基于学生兴趣上的教学内容安排,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生成,大力激发学生对节奏意识的感知力,发挥节奏意识在舞蹈组合中的推动作用。同时,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节奏教学离不开对节奏意识的感知,而节奏意识正是舞蹈教学中最基础的部分,所以尽早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良好的舞蹈节奏意识,对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表现能力以及艺术层面的自身修养都大有裨益。这就是为什么会把舞蹈教学中节奏意识看得如此重要,并把节奏意识列为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舞蹈课程重要内容之一的原因。

(二)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节奏意识教学的特点和特征

对于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堂中的学生来说,良好的节奏意识主要体现在:丰富的想象力、准确的节奏感和把握节奏意识规律这三个方面。其中,良好的节奏意识作为舞蹈艺术中肢体语汇对音乐感知的具化行为,可以更好的唤起学生对音乐节奏以及对肢体语汇发展过程的联想和幻化认识。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舞姿组合、身韵组合、步伐组合等多种类舞蹈组合的学习、实践,逐步训练学生拥有良好的节奏意识,这是对其动作肢体的表现语汇进行再加工创作的前提。舞蹈组合中的节奏意识与乐曲里的节奏一样,永远没有止境,永远都在捕捉新形象,创造新高度的过程中。舞蹈课堂中,节奏意识的训练是在学生有一定节奏认知的基础上去感受音乐和舞蹈中不同节奏的色彩变化与没有具化形象的旋律特征,同时也培养学生用具有一定节奏规律的肢体语汇来较正确的表达音乐中主题思想的能力。节奏意识是学生发散性思维最开始的动感来源,作为教师要充分挖掘、引导学生这种最原始的想象,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感受节奏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意识也是解决舞蹈教学的动作规律和舞蹈教育实践的基础。同时,舞蹈课堂中的节奏意识是表现舞蹈动律和角色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节奏意识不是固有的规律,因而要通过多种类舞蹈组合的训练,用示范、模仿、二度创作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树立较强的节奏意识。

二、关于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中节奏意识的教学内容设计

(一)舞蹈课堂中关于节奏意识的教学方法

高校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中,节奏意识教学是舞蹈基础训练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节奏意识,使学生的动作在协调性上拥有良好的律动意识。同时,根据学生自身优势进行不同节奏的分组练习,可以使学生在有自信起舞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加其协调性和表现能力。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舞蹈组合中多种节奏的强化训练是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学生通过了解节奏型,掌握节奏带来的基本运动规律,对舞蹈的组合及背景音乐有一个完整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节奏意识基础。因此,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可以通过各种不同舞蹈组合的训练方法,来引导学生展现综合性艺术素养。

(二)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通向教学成功之路的奠基石是良好的教学方法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力。舞蹈课堂中节奏意识方面的教学内容,必须在教材中提炼具有代表性节奏的训练,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总结少许经验与大家分享。首先,引导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节奏或是音乐中的节奏。然后,在学生掌握动作基本节奏的基础上,增加舞蹈动律练习,从而使学生具备由节奏意识主导舞蹈动作的协调能力。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从舞蹈条件上来说,与舞蹈专业学生拥有自小的童子功完全不同,但她们的文化素养以及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能力,是培养他们舞蹈节奏意识的最佳切入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声乐、视唱练耳、乐理、钢琴等课程方面的学习,具有较好的音乐节奏敏感性和感知能力,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舞蹈节奏的认知能力。从音乐的节奏型和动作的律动着手,引导学生演绎舞蹈小组合乃至完整剧目,使学生的肢体动作与思想感知都溶入音乐中,从而培养良好的节奏意识。

(三)主要教学内容的选择

首先,有效的舞蹈形体训练是培养学生节奏感的基础。在高校音乐教育的实践中,通过对学生各类基础性舞蹈动作的训练,可以让学生保持良好的体态、舒展的身姿和高雅的气质,在身体上保持整体上的协调性和柔韧性,这是学生能够适应舞蹈节奏的重要基础,所以舞蹈课程上不可轻视形体训练。其次,学生舞蹈节奏意识的培养,还需要建立在学生对舞蹈音乐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因为音乐是调节舞蹈节奏的“指挥棒”,舞蹈动作本身就是舞蹈节奏和舞蹈音乐的有效结合与统一,所以高校音乐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于舞蹈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明确舞蹈音乐中的“节拍”。再次,音乐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舞蹈审美能力的提升,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对于舞蹈意识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舞蹈意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舞蹈节奏的感知,对其舞蹈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是非常有利的。

三、总结

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课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节奏意识教学是有必要的,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意识对学生的后续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节奏意识是舞蹈肢体语汇表现的基础,这要求舞蹈教师应通过具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意识,因材施教,积极调动学生自身节奏意识的能动性,使学生在音乐中准确的把握节奏,将音乐感知能力转化为优美、协调的舞蹈肢体语汇。注重节奏意识的培养是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舞蹈的重要内容,节奏意识这一概念,关乎于学生肢体表现的能力与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多元化、全方位地感知艺术的魅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兵.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11(11):110-111.

[2] 曾晓翔.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内容构成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

[3] 邓婷.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4):77.

[4] 白莹.节奏训练在普通高校音乐教学实施中的价值与意义探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5] 戴铮.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组合编创方法
高校舞蹈教学创新性实践探究
微课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中的运用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创新
浅议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戏剧传播方式
浅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浅析“屈伸动律”在朝鲜族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