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景区急诊病例疾病谱调查

2015-01-12 11:25左国平李红霞冯碧刚喇旭
中国医药导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九寨沟县疾病谱九寨沟

左国平 李红霞 冯碧刚 喇旭

1.四川省九寨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九寨沟623400;2.四川省九寨沟县人民医院眼科,四川九寨沟623400

九寨沟景区急诊病例疾病谱调查

左国平1李红霞2冯碧刚1喇旭1

1.四川省九寨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九寨沟623400;2.四川省九寨沟县人民医院眼科,四川九寨沟623400

目的探讨九寨沟景区急诊患者疾病谱流行病学特点,提高九寨沟景区急诊患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13年1~12月四川省九寨沟县人民医院14 196例急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前急诊病种排序在前4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原反应、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比例最高,达60.44%;呼吸系统疾病、高原反应、损伤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高原反应、损伤、心脑血管疾病以60岁以上人群为主。结论在类似九寨沟这种高寒景区,老年旅游者需要特别重视对呼吸系统疾病、高原反应、损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疾病谱;流行病学;专业培训;健康宣传

当今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世界各地前往九寨沟观光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每年中外游客超过300万人次,在九寨沟景区发生疾病及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行景区内疾病谱分析研究,对九寨沟景区急诊患者疾病急救工作有指导意义。有报道显示,很多急诊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患者的等待时间与处置时间较长,影响了救治效果[1]。本研究调查分析了九寨沟县人民医院急诊患者疾病谱特点,以期为加强急诊资源的合理应用,提高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综合急救水平,及时采取相关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九寨沟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急诊患者,均来自九寨沟景区。对患者进行登记,统计相同诊断病例数,按人数排序,其中,疾病排序前4位共计14 196例患者。

1.2 方法

自行设计急诊患者门诊登记表,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常住地、就诊时间、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医生签名,并组织相关专家对登记表进行论证及修改。对急诊医生进行培训,统一登记流程和内容。对来自九寨沟景区的急诊患者按相同诊断分类登记,按照登记表项目要求记录,采用Epidata 3.1建立调查数据库,平行双录入核查,整理性别、年龄、病种等数据,进行疾病谱分析研究。

2 结果

2.1 急诊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

按疾病系统分类诊断,急诊就诊疾病排序前4的患者共14 196例次,其中,男性占48.57%(6894/14 196),女性占51.43%(7302/14196);发病年龄≤20岁占13.91%(1974/14 196),>20~40岁占25.61%(3636/14 196),>40~60岁占26.63%(3780/14 196),>60岁33.85%(4806/ 14 196),随着年龄的增长急诊患病比例逐渐增高,>60岁急诊患者比例最高,约占急诊患者的1/3。见表1。

表1 急诊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情况[n(%)]

2.2 不同性别患者急诊病种构成情况

按疾病系统分类诊断,急诊就诊人数排序前4位的病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高原反应、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呼吸系统疾病患病比例最高,占60.44%(8580/14 196),高原反应为14.58%(2070/14 196),损伤为13.65%(1938/14 196),心脑血管疾病为11.33%(1608/14 196)。呼吸系统疾病、高原反应、损伤发生率女性患者高于男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女性患者明显低于男性。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患者急诊病种构成情况[n(%)]

2.3 不同年龄患者急诊病种构成情况

在>60岁患者中高原反应、损伤、心脑血管疾病所占比例分别为36.81%,37.15%,68.66%,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其患病比例超过同类患者的一半以上。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患者急诊病种构成情况[n(%)]

3 讨论

世界各地前往九寨沟观光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每年超过300万人次,发生各种疾病与损伤的可能性大。如何提高九寨沟地区急诊救治水平,开展好医疗急救工作,对九寨沟县急诊医疗服务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急救医疗是患者救治的关键阶段,急救时间及急救能力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及转归。准确、合理、快速地实施急救,对挽救患者生命、减少伤残率、提高救治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3]。本研究通过对九寨沟景区急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急诊主要疾病谱和疾病特点,为急诊救治和医学干预提供依据。

在疾病谱调查中,九寨沟景区急诊人数排序前4位的疾病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原反应、损伤、心脑血管疾病。可能与景区地理环境差、气候多变相对寒冷、温差变化大、海拔高、空气中含氧比例相对低等有关。通过对九寨沟景区疾病谱的调查分析发现,游客易患上述疾病及损伤,该疾病谱特征与平原地区疾病谱特征不一致[4],九寨沟景区疾病谱具有其特殊性。

九寨沟景区疾病谱排序中,呼吸系统疾病占第1位,共8580例次,占60.44%。呼吸系统疾病是九寨沟景区的常见疾病,因此,来九寨沟景区旅游应注意保暖,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遇到寒冷季节,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游客尤其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发病[5]。

疾病谱排序第2位的是高原反应性疾病,共2070例次,占14.58%,是游客在高海拔高寒地区比较常见的疾病。高海拔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平原地区相对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游客对高原环境适应能力不足,氧气的有效吸入达不到人体需氧要求,使人体发生缺氧。从高原反应发生情况来看,以60岁以上人群为主,其患病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这与旅途劳累及该人群多患有慢性心肺疾病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有一定关系。加之,发病之前部分游客有过在高海拔地区停留的经历,已经存在相对缺氧的状况,在受凉、劳累、疲乏促进下更容易发生高原反应性疾病。部分游客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发生高原反应性疾病后,没有及时发现和准确识别,还有部分高原反应患者未及时就诊或就诊的医疗场所选择不恰当,错过了最佳的疾病治疗期。出现高原反应后,原有疾患可能因此而加重,出现严重的肺水肿、脑水肿,部分患者可能危及生命。针对高原反应性疾病应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游客自身的防范,如患有严重贫血、肺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切勿盲目进入高原。如果从未进过高原,进入高原前,应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向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咨询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在生活习惯上也应该注意,少吸烟,少饮酒,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于劳累,充分休息[7]。如存在基础疾病,应治愈后再进入高原[8-9],同时准备好氧气和防治急性高原病的药物。了解高原反应知识,对疾病危害要有足够认识,加强防范,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就地休息吸氧;症状不能缓解时,及时规范就医。二是,医护人员应规范诊疗,接诊后,迅速进行综合处理,充分给氧、积极纠正缺氧,常规氧疗难以奏效时,应采取机械通气的呼吸支持手段[6]。同时,要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认真全面体检,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到心中有数,正确采取干预措施。三是,涉旅部门对游客广泛进行高原性疾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宣传。

从调查结果可知,损伤发生率也较高,共1938例次,占13.65%。游客发生骨折等损伤后,由于现场人员缺乏规范的急救知识,就诊的大部分骨折患者,未采取骨折部位的固定或固定不规范,部分病例发生了副损伤[10]。提示对景区参与急救人员进行骨折固定方面的培训十分必要。

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在疾病谱中排第4位,患者以60岁以上游客为主,占68.66%。老年游客易患此类疾病可能与不能迅速适应气候条件改变、空气中含氧比例降低及时区改变有关。另外,在身体方面承受长途劳顿,促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11]。九寨沟景区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由于景区缺乏救治条件,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失去生命,还有部分患者来院就诊时,病情已经相当危急,影响愈后。提示在医疗保障方面,60岁以上游客来九寨沟景区,要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加强基础疾病的监测,提醒游客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注意调整时差。对从事景区工作的人员,特别是驾导人员,应加强心脑血管疾病保健急救知识宣传,掌握处理突发心脑血管病的应急措施,侧重点应放在心脑血管病的识别上,使其能准确快速地识别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时积极施救,正确上转,能够识别呼吸心跳停止,学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现场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技术,清楚实施急救技术的时间窗口,牢记前8 min是抢救的黄金时间[12]。

临床实践证明,心跳停止4 min内进行心肺复苏技术,并于8 min内进行高级生命支持,患者的生存率可高达43%[13-14]。掌握心肺复苏知识,在4 min内实施心肺复苏,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通常4 min内进行心肺复苏有32%的患者能抢救成功,4 min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7%的患者能抢救成功[15-17]。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对生命的关爱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应对心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导致的呼吸心跳停止的突发事件中,需要现场第一时间行心肺复苏以挽救生命,参与现场救护的第一人能否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技术,对抢救呼吸心跳停止患者的生命十分重要。我国目前接受心肺复苏普及培训的对象主要为医务人员,城市居民对徒手心肺复苏了解率为3%,而美国约有25%的人受过专项培训[18-20],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笔者了解到在九寨沟景区只对九寨沟景区应急抢险人员进行过心肺复苏技术的非专业培训,其他人员没有这方面的培训,更缺乏其他方面的急救知识,这就导致了呼吸心跳停止患者在九寨沟景区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可能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机,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对心肺复苏技术培训还需县政府有关部门和景区工作人员长期共同努力,有质量保障的培训应逐级普及,因为心肺复苏的成功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希望通过该方面的提高改善九寨沟景区急救人员的整体素质。另外,旅游部门应对有心肺疾病的游客提供一些必须的急救知识,加强自身的预防与保健,同时提醒他们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及早就医,以免错过最佳的救治时机。

通过九寨沟景区游客疾病谱调查,对急诊医疗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①制订学科发展规划,加强急诊学科建设,设计好急诊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急救人才,针对景区常见疾病,有专门的人才储备。②重视急诊医师的能力培养,有计划地进行急救技能及应变能力培训,提高应对能力。急诊医师能够做到快速询问病史,迅速查体,综合分析,正确判断,及时采取有效综合措施。同时,借助急诊急救演练,不断强化急诊医学知识,训练急诊医学思维,提高对急诊疾病敏锐的洞察力。③针对以上病种建立规范的诊治流程,设立急诊绿色通道。④急诊医护人员要熟悉高原反应、损伤、心脑血管疾病等伤病诊疗操作规范,掌握氧疗、固定、包扎、搬运、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⑤注重急诊专业的团队建设,合理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避免出现急诊医生年龄偏高、人员偏少、人员不固定、专科经验缺乏的局面。⑥为九寨沟卫生部门提供急诊体系建设的科学依据,引导九寨沟县急诊急救体系建设,做好县域内急诊专科设置规划,合理配置急救网点、重点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急救人员,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急诊患者的诊治水平。计划好急救设施的储备,提高景区急救点、辖区内医院急救能力,加强与110、119的协作,使之形成完整的急救网络系统,真正做到正确、及时、合理、有效的救治伤员,提高综合救治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忠宁,孙明伟.急诊患者等候时间与处置时间现状调查与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27(3):267-270.

[2]徐少文,张茂,干建新,等.关于严重创伤救治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华创伤杂志,2011,2(1):4-7.

[3]何忠杰.白金10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观念与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杂志,2004,24(10):745-746.

[4]宋萍.基层医院内科住院病人疾病谱分析[J].医药前沿,2013,(8):105.

[5]许树耘,何庆,万智,等.四川省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人力资源配置及回归模型建立[J].四川医学,2003,24(10):994.

[6]Ji YR,Kim HS,Park JK.Instillation of normal saline before suc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J].Yonsei Medicine,2001,43(5):607-612.

[7]王树楼,王徽.重度创伤1568例急诊救治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5):656-657.

[8]徐少文,赵小刚,张茂,等.严重创伤救治若干新进展[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1,20(5):456-458.

[9]王宏秋,韩跃辉.7909例急诊抢救室患者疾病谱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56.

[10]王亮,杨彦亭,郭前进,等.骨盆骨折的外科处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6):152-153.

[11]顾彬.创伤评分法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3(5):1671-1672.

[12]Artorius D,Le Manach Y,David JS,et al.Mechanism,Glasgow Coma Scale,Age,and Arterial Pressure(MGAP):A new simple prehospital triage score to predictmortality in trauma patients[J].Critcal Care Medicine,2010,38(3):831-837.

[13]何忠杰,马俊勋.把握战创伤急救的时效性[J].世界危急重病杂志,2004,3(5):1444.

[14]张素丽.急诊病人分类调查与急诊资源配置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04,5(6):35.

[15]余立群.AIS-ISS创伤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交接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7):117-118.

[16]刘承军,房泽国,阮军,等.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1998,6(2):41.

[17]姚伟俊.二级医院急诊出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34-136.

[18]陈艳玲,胡怀岭,黄春艳,等.标准心肺复苏技术对院外心脏性猝死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4):168-169.

[19]马洪坤,刘宏,魏长良.现代急诊管理学[M].济南:黄河出版社,1997:195.

[20]洪海斌,庄炯宇,蔡家骥,等.心肺复苏机在急诊CPR中对PetCO2、有创动脉舒张压的影响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0):51-52,72.

Investigation of disease spectrum of emergency patients in Jiuzhaigou scenic area

ZUO Guoping1LI Hongxia2FENG Bigang1LA Xu1
1.Department of Emergency,People's Hospital of Jiuzhaigou County,Sichuan Province,Jiuzhaigou623400,China; 2.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People's Hospital of Jiuzhaigou County,Sichuan Province,Jiuzhaigou6234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sease spectrum of emergency patients in Jiuzhaigou scenic area,in order to enhanc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mergency patients.MethodsData of 14 196 emergency patients in People's Hospital of Jiuzhaigou Count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3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Disease of respiratory system,altitude stress,injury,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 ranked the top four among pre-hospital emergency diseases,while 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of respiratory system was the highest, which was 60.44%.The incidence of disease of respiratory system,altitude stress,injury in femal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male,and incidence of 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 was lower than male.Altitude stress,injury,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 were priority to patients aged over 60.ConclusionOlder tourist need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prevention of disease of respiratory system,altitude stress,injury,disease of heart head blood-vessel in Jiuzaigou scenic area of alpine scenic spot.

Disease spectrum;Epidemiology;Professional training;Health promotion

R441

A

1673-7210(2015)02(a)-0133-04

2014-10-31本文编辑:程铭)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编号130552)。

猜你喜欢
九寨沟县疾病谱九寨沟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基于NDVI九寨沟地震前后植被覆盖变化与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2016—2018年上海市奉贤区院前急救疾病谱特征及动态变化
己亥秋日九寨沟采风得句
九寨沟县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联动机制研究
赴九寨沟道上(外四首)
题九寨沟(外五首)
震后九寨沟纵览(外四首)
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患者的疾病谱探析
基层社区院前急救疾病谱7814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