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科学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2015-01-12 03:07鲍海君游和远杨丽霞
中国土地科学 2015年7期
关键词:土地学科科学

彭 毅,鲍海君,耿 槟,游和远,韩 璐,杨丽霞

(1.浙江财经大学城乡规划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2.浙江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浙江 杭州310018)

土地科学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彭 毅1,鲍海君1,耿 槟2,游和远1,韩 璐2,杨丽霞1

(1.浙江财经大学城乡规划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310018;2.浙江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浙江 杭州310018)

研究目的:梳理土地科学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夯实土地科学学科发展基础。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研究结果:土地科学学科在中国从隐性学科逐步发展为显性学科,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土地科学学科与社会经济各行业的关系经历了从边缘到核心的过程,土地科学学科对农林牧渔、房地产等行业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也与信息技术、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相互支持,还需要教育等行业对其支持。研究结论:土地科学学科的发展对宏观管理、国家战略的实施起着重大的作用。构建统一的土地科学学科,完善学科体系有利于充分实现其社会功能。

土地科学;学科发展;社会经济

1 从“隐学”到“显学”:土地科学学科在中国的兴起及发展

作为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土地科学学科的出现,是人类提高土地生产力的内生需要和结果,其演进过程也是人类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的过程和必然结果[1]。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对土地利用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扩展,平衡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关系与土地权籍制度的矛盾成为国家与社会的重要任务[1-2]。对于人地矛盾不严重的国家,这三者的矛盾常通过相关行业的规范化解,因此土地科学处于“隐学”的状态。在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建立前期均能通过有效的法律与制度,规范土地权籍,改善土地生产关系,进而提升土地生产力,较好地解决人地矛盾,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而在朝代末期,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常常难以平衡,在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背景下,常由对内或对外的战争完成朝代的更迭,进而重新划分原有的土地权籍,更新土地生产关系,再改善土地生产力,为新朝代的发展奠定基础。虽然彼时并无土地科学学科这一明确概念,但土地科学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处于“半显学”的状态。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工业,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积累农业剩余价值,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进而建立起较为全面的工业体系,较为迅速地在世界强国之中立足。改革开放之初,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为了释放被束缚的土地生产关系,通过农村、城市的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提升土地生产力,进而开启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随着改革开放推进以及人民物质需求的日益增长,人地矛盾显得尤其尖锐。特别是21世纪中期以来,人口增长、粮食不足、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成为举世瞩目的5大问题。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3]。土地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演变而不断向纵深发展,它不仅涉及土地的自然组成、结构和功能演化过程,也涉及经济、技术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且与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变化和区域发展(PRED)问题密切联系[4]。为平衡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关系与土地权籍制度的矛盾,解决建设发展、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等各种矛盾,土地科学学科在过去30多年的时间里,以一种“显学”的形式在中国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起来,成为中国领先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学科。区别于国外的“隐学”状态,中国的土地科学学科与中国的国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重点论述中国土地科学学科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2 从“边缘”到“核心”:土地科学学科与社会经济各行各业的关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 4754-2011)于1984年首次发布,分别于1994年、2002年和2011年进行了修订。该标准由国家统计局起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于2011年11月1日实施。该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4级。该标准共划分20个门类,分别是: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G.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H.住宿和餐饮业;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和社会工作;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T.国际组织。

在目前行业分类中的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均与土地科学存在一定的联系,其关系如图1和附表所示。

2.1 土地科学学科支持相关行业发展

土地科学学科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前沿,对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图1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与相关行业发展关系图Fig.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cipline of land science and relevant industries in China

(1)农、林、牧、渔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为政首,农为邦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①着力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N] . 陕西日报,2015 - 03 - 02.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等5大类,这5大类行业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的最为基础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完善,使得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产品分配权都发生了变化,使用权与收入权则为承租人独有,调动了农民经营积极性,提升了农业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科学学科始终关注农业用地的使用效率,积极推进农、林、牧、渔业发展。一是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明晰土地权利,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开展土地资源调查,摸清农、林、牧、渔业用地数量,为农业用地的产业布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三是通过田水路林村的土地整治实践,提高了农业用地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科技应用和机械化水平。四是研究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了农、林、牧、渔业持续增产。

(2)采矿业。采矿业通过开采和采伐等手段,获取固体(如煤)、液体(如原油)或气体(如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管理矿产资源的国家,从西周开始,到商鞅变法“专山泽,兴盐铁”,采矿业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矿业用地作为衔接土地管理和矿产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有效利用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土地、矿产资源的利用程度。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完善,短期采矿用地方式改革等制度的推行,矿业用地的使用权、经营权得以确认,调动了社会经营积极性,提升了矿业土地的利用效率,促进了采矿业的繁荣发展[5]。

土地科学学科积极关注采矿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是推行节约集约利用,优化采矿工艺设计、工业广场选址、选矿厂选址以及矿山生产服务用地等,通过标准化或定额控制实现矿业用地的可持续利用。二是统筹矿区土地利用,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整合保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矿区居民搬迁安置、矿区失地农民再就业以及矿业生产,提高矿业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制造业。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土地科学学科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政策引导。一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明晰工业用地使用权,并通过低廉的工业用地出让金,吸引大量外资进入,促进制造业的发展。二是通过区域分化和内部结构定向的土地供给制度影响制造业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以支撑制造业的空间合理布局和内部结构转型。

(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业是将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水能、海洋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经发电设施转换成电能,再通过输电、变电与配电系统供给用户作为能源的行业。燃气业指利用煤炭、油、燃气等能源生产或外购燃气,进行输配、销售,以及对燃气输配及使用进行维修和管理的行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包括向居民家庭以及企业供应自来水,处置污水污泥及净化后的再利用,以及海水淡化处理。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生产与生活提供重要的能源与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土地科学学科关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用地效率与效益,积极推进其可持续性发展。一是探索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水土流失,为区域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二是在使土地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实现优化配置,实现最优综合效益,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5)建筑业。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行业。建筑业供应了各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以及各物质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生产的手段,是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土地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土地科学学科的良好发展必将支撑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一是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明晰土地使用权,奠定了建筑物确权的基础,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产权保证。二是通过区域分化和内部结构定向的土地供给制度,调节建筑业空间合理布局和内部结构转型(基础设施、居民建筑、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的结构调整)。三是探索新型建筑业发展的制度保障。例如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开发,地下建筑物确权登记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通过研究地下空间土地权利设置以及土地管理方法,可以为建立地下建筑物产权制度奠定基础,对保障地下空间合理开发、提高地下空间利用效率、维护城市规划建设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指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方式从事货物、旅客运输的行业。仓储业是为他人存储、保管货物的行业,是现代化大生产和国际、国内商品货物流转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邮政业是提供信件、印刷品、包裹、汇兑等邮政业务的行业,是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之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特别是在现代经济中,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土地供给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土地科学学科对提高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地的使用效率,提升资源承载能力,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土地科学学科的商圈理论、土地价值理论和最小差别理论,土地适宜性评价等理论和方法,为交通运输线路选择、邮政设施布局、仓储选址,以及相应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7)住宿和餐饮业。住宿业指有偿为顾客提供临时住宿的服务行业。餐饮业是指在一定场所,烹饪、调制食物,并供顾客食用的行业。住宿和餐饮业是国民经济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科学学科为住宿与餐饮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一是通过土地区位理论为住宿和餐饮业的选址提供决策依据。二是通过用途管制与土地利用规划(区划)等方式引导产业布局与发展。三是通过土地价格、产权等管理,为住宿和餐饮业提供稳定的经营环境与预期。四是使住宿和餐饮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实现优化配置,实现最优综合效益,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8)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以土地和建筑物为经营对象,是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集多种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

土地科学与房地产发展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土地资源既是房地产业的生产要素,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需求还会不断增加。土地科学学科通过用途管制、土地利用优化、商圈理论、土地价值理论和最小差别理论,土地适宜性评价等理论和方法引导房地产业布局与发展,实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2 土地科学学科与相关行业协同发展互为支撑

土地科学学科与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可持续发展互为支撑。

(1)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指提供医疗、慈善、救助、福利、护理、帮助等社会活动的行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通过提供服务、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对社会运行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土地科学通过用途管制、土地价值理论和最小差别理论,土地适宜性评价等理论和方法为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优化。而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特别是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有助于解决土地科学学科中诸如失地农民安置、拆迁冲突疏解、失地农民市民化等具有前沿性、迫切性、实践性的问题[6-8]。

(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提供信息制作、传输、接收,以及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设备嵌入软件等服务的行业。该行业的发展在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①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习近平懂了,你懂了吗?[EB/OL] .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618/c385475-27176083.html, 2015 - 06 - 18.

土地科学积极支撑信息产业的发展。一是通过用途管制与土地利用规划(区划)等方式引导信息产业布局与发展。二是土地科学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更大的市场机会。三是土地科学学科的“数字国土”目标进一步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强化应用牵引,积极培育市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信息产业对土地科学学科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一是通过信息产业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土地信息,为土地科学中土地资源调查、制图、土地统计、土地资源分析及评价等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二是通过信息产业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促进土地资源电子政务的全面建设。

(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是对水利、自然环境以及公共设施进行管理的行业。该行业的公共服务性质决定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土地科学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土地科学的发展需要水利、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来推动。水利建设和土地利用问题关乎农业的发展,影响着广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水利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都需要土地科学来支撑。如水利管理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保护、整治的支持,特别是当前的土地整治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

2.3 土地科学学科的发展需要相关行业支持

土地科学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依赖于教育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支持。

(1)教育业。教育业指由专人开展教育活动的行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关系着民族兴旺、人民福祉与国家未来。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对土地科学的学科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高等土地教育的发展,需要研究当前的形势和未来土地科技人才的新要求,从而调整已有高等土地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加强教材建设、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设新专业,使所培养的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及身体素质等方面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土地事业的需要。

(2)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行业。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产业。科技服务业对土地科学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包括4类:一是提供土地资源现状、潜在用途、土地利用限制、土地市场、交通、环境以及其他土地经济信息的信息科学和技术。二是评价土地资源潜力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评价科学和技术。三是在土地利用实践中的实际应用的应用科学和技术。四是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过程中的支持技术和基础设施。从中国具体情况来讲,科技服务业对土地科学的支撑,就是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紧密结合土地管理实际,用科学的理论、手段和方法,对土地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不仅对传统行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而且对新兴行业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引导,并与信息产业等新兴行业紧密结合,以夯实学科发展的现实、技术与理论基础。相对应,土地科学学科与社会经济各行业的关系经历了从边缘到核心支持的过程。

3 结论与讨论

3.1 从“要素保障”到“地根调控”:土地科学学科对宏观管理的含义

随着土地科学学科与社会经济各行业的支持关系从边缘走向核心,土地科学学科对宏观管理也逐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土地科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直起着要素保障的作用。从历史上看,土地革命、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试点、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坚守耕地红线、土地督察、土地调查、土地规划、金土工程、国土资源管理“一张图”、土地整理复垦、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贯穿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全过程。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的每一次成功实践,无不与土地科学紧密相连,土地科学始终起着重要的要素保障[9-11]。

自改革开放以来,土地改革激活了社会经济发展,而在城镇化发展时期出现的土地财政等现象,更是突出了土地科学对宏观经济的重大影响。因此在对房地产及相关产业的宏观调控上,中国逐渐从银根调控转变为地根调控。制定建设用地标准,相关土地出让金、税费等优惠政策,调整房地产业的发展节奏。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产业用地标准的制定,引导高新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不动产统一登记等方式,为房地产税费改革,摆脱租金型土地财政的依赖,甚至解决腐败等社会问题,奠定基础[12-13]。

土地制度与管理的相关改革,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各行业,影响着“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管理目标的实现。鉴于土地科学对宏观管理的重要支撑作用,更有必要明确土地科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3.2 从“粮食安全”到“民族复兴”:土地科学学科与国家战略的实施

土地科学学科对国家战略实施同样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就是推动改革开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有力途径。而在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的经济特区,对如何改革土地利用制度,明晰土地权籍、释放土地生产关系、提升土地生产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总结并提出有益的理论与方法,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14-15]。

为应对国际社会“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国家提出了确保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并明确了守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政策[16-18]。土地科学学科紧贴这一现实需求,一方面,通过农地整理等方式,提升土地生产力;另一方面,探索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双挂钩等方式来维持耕地数量,以保证粮食安全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进入21世纪,国家通过自贸区,以及“一带一路”等新兴战略来深化改革开放。与此战略相适应,土地科学学科为自贸区,“一带一路”的规划、选址、建设、产业引导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促进相关战略的推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这些新兴战略的推行,也对土地科学学科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议题,如边境土地利用、国际水土资源冲突协调、虚拟土地贸易。为了保证国家战略的实施,土地科学学科有必要健全发展,以对各项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系统的有力支撑。

3.3 从“弱群体”到“强群体”:土地科学学科的学理基础与社会功能

尽管土地科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土地科学学科出现较迟,甚至在世界上还处于“隐学”状态,学科的话语体系尚未完善,对土地问题的基础性研究不够扎实,在土地经济与制度领域的研究不如经济学,使得人们对土地学科重要性认识不够,因而成为“弱势知识群体”。然而土地科学对土地问题的解决具有直接性和即时性,它的社会功能比较明显,因此在直接问题的解决上成为“强势知识群体”。

土地科学学科培养的各类别、各层次的高素质、精专业的土地资源管理人才,活跃在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舞台,成为服务于土地资源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管理的中坚力量。土地科学涉及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从调查到管理、从建设到经营、从资源到资产。土地学科培养出不同领域的人才可延伸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内,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有效地解决土地问题,充分实现土地科学学科的社会功能,需要夯实学理基础以及建设优质的人才队伍。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学科体系,使得分散在公共管理、农林经济学等领域下的土地科学学科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学科、强学科。

3.4 从“分散”到“融合”:社会功能视域下的土地科学学科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发展,对土地管理深化改革要求越来越高,土地管理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土地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未来需要构建中国的土地战略,从制度上,严格保护现有耕地,保证粮食安全;从产权上,明晰城乡土地产权,减少社会矛盾与冲突;从经济上,统一城乡土地市场,厉行节约集约用地;从资源上,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从信息技术上,实行实时高精度土地动态监测,科学评价土地,合理规划利用土地[19-20]。这些土地战略与管理的推行,关系到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分散的、单一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已无法支撑土地行业的发展与战略的推行,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为此需要加快融合现有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立独立的、完善的土地科学学科,提出明确的理论体系,有机地协调与统一现有土地管理在制度、经济、资源、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升华土地管理实践,夯实土地科学学科发展的基础[1,21-22]。在融合的土地科学学科之下,培养土地制度、经济、资源、工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素质、精专业的土地科学人才,以更好地解决日益复杂的土地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

[1] 冯广京.土地科学学科独立性研究——兼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思路与框架[J]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1):20 - 33.

[2] 王万茂.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历史与未来[J]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15 - 19.

[3] 陆红生,韩桐魁.关于土地科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土地科学,2002,16(4):10 - 13.

[4] 叶艳妹,吴次芳.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结构及其技术支持体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2,16(5):4 - 9.

[5] 郑美珍. 改革矿山用地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N] . 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 - 06 - 26.

[6] 鲍海君,吴次芳. 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 . 管理世界,2002,(10):37 - 43.

[7] 鲍海君. 城乡征地增值收益分配:农民的反应与均衡路径[J] .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7):32 - 36.

[8] 吴次芳,鲍海君. 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安置途径探索[J] . 中国土地,2003,(4):13 - 15.

[9] 丰雷,魏丽,蒋妍. 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 . 中国土地科学,2008,22(12):4 - 10.

[10] 谭淑豪,汪浩.土地要素部门间流动对农业环境的影响[J]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99 - 105.

[11] 毛振强,左玉强. 土地投入对中国二三产业发展贡献的定量研究[J] . 中国土地科学,2007,21(3):59 - 63.

[12] 黄贤金. 土地调控的制度掣肘与改革[J] . 人民论坛,2014,(9):25 - 27.

[13] 郭其友,陈婧. 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J] . 当代经济研究,2007,(5):44 - 47.

[14] 曹立平. 深圳特特区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J] . 特区经济,1987,(4):24 - 25.

[15] 杨圣明,廖康玉,韦韵琅. 深圳经济特区土地市场考察报告[J] . 中国物价,1989,(4):27 - 33.

[16] 彭毅,吴宇哲.基于风险分析的缙云县耕地需求量预测研究[J] . 中国土地科学,2009,23(7):49 - 54.

[17] 柯新利,孟芬,马才学. 基于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 . 资源科学,2014,36(8):1572 - 1578.

[18] 封志明,李香莲. 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J]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3):1 - 5.

[19] 叶剑平. 建立城市化加速期新型土地战略已刻不容缓[J] . 中国城市报道,2004,(4):13.

[20] 周天勇. 城市化加速下的中国土地战略[J] . 中国土地,2004,(Z1):33 - 35.

[21] 朱道林,谢保鹏. 论土地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J] .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3):22 - 32.

[22] 林坚,刘文.土地科学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的思考[J] . 中国土地科学,2015,29(4):4 - 10.

附表1 中国土地科学学科与相关行业发展关系一览表APP.1 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land science and relevant industries in China

行业门类土地科学与行业关系房地产业相互关系:土地科学支持房地产业发展。作用机制:土地资源既是房地产业的生产要素,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需求将还会不断增加。土地科学学科通过用途管制、土地利用优化、商圈理论、土地价值理论和最小差别理论,土地适宜性评价等理论和方法引导房地产业布局与发展,实现房地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卫生和社会工作相互关系:土地科学与卫生和社会工作互为支撑。作用机制:土地科学通过用途管制、土地价值理论和最小差别理论,土地适宜性评价等理论和方法为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优化。而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特别是社会工作的发展,也有助于解决土地科学学科中诸如失地农民安置、拆迁冲突疏解、失地农民市民化等具有前沿性、迫切性、实践性的问题。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互关系:土地科学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为支撑。作用机制:土地科学积极支撑信息产业的发展。一是通过用途管制与土地利用规划(区划)等方式引导信息产业布局与发展。二是土地科学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更大的市场机会。三是土地科学学科的“数字国土”目标进一步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强化应用牵引,积极培育市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信息产业对土地科学学科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一是通过信息产业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土地信息,为土地科学中土地资源调查、制图、土地统计、土地资源分析及评价等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二是通过信息产业实现大范围的资源共享,促进土地资源电子政务的全面建设。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相互关系:土地科学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互为支撑。作用机制:土地科学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土地科学的发展需要水利、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来推动。水利建设和土地利用问题关乎农业的发展,影响着广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水利管理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都需要土地科学来支撑。如水利管理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科学利用、保护、整治的支持,特别是当前的土地整治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教育相互关系:教育行业支持土地科学学科发展。作用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对土地科学的学科建设有着直接的影响。高等土地教育的发展,需要研究当前的形势和未来土地科技人才的新要求,从而调整已有高等土地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加强教材建设、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增设新专业,使所培养的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及身体素质等方面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土地事业的需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相互关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支持土地科学学科发展。作用机制:科技服务业对土地科学提供技术支撑,主要包括四类:一是提供土地资源现状、潜在用途、土地利用限制、土地市场和交通、环境、其他土地经济信息的信息科学和技术;二是评价土地资源潜力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评价科学和技术;三是在土地利用实践中的实际应用的应用科学和技术;四是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过程中的支持技术和基础设施。

(本文责编:陈美景)

The Rise of Land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Relevant Industries in China

PENG Yi1, BAO Hai-jun1, GENG Bin2, YOU He-yuan1, HAN Lu2, YANG Li-xia1
(1. School of Urban-rural Plann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2. Institute of Real Estat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the rise of land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relevant industries in China, and to further provide a solid basis for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f land science.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mparative studies have been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discipline of land science has been gradually changed from an implicit discipline to a dominant one,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relevant industries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ipline of land science and relevant industries gradually convert from the peripheral relationship to the core one. Land science greatly supports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agriculture and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Land science also has a mutual support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ublic facility management. In addition, land science also needs the supports from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education.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of land science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national macro management and strategies implementation. Improvement on the discipline of land science can fully realize its social functions.

land scienc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social economy

F301.2

A

1001-8158(2015)07-0017-10

10.13708/j.cnki.cn11-2640.2015.07.003

2015-06-20

2015-07-01

彭毅(1984-),男,四川武胜人,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可持续性利用。E-mail: pengyihz@gmail.com

鲍海君(1977-),男,浙江台州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政策。E-mail: baohaijun@zufe.edu.cn

猜你喜欢
土地学科科学
【学科新书导览】
我爱这土地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超学科”来啦
科学拔牙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分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