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笑敏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篮球教研室,北京 100191)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校内文化学习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球员为例
霍笑敏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篮球教研室,北京 100191)
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不仅对大学生球员的竞技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对球员平时在校的文化课学习也非常重视。然而,参加联赛的大学生球员由于平时训练任务重,加之联赛赛制要求主客场参赛等原因,加重了大学生球员平时的文化课学习压力。为促进球员在校内接受文化教育现状的改善,提高球员文化学习质量,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从球员入学前知识储备、联赛赛制和训练、文化课学习补救措施等方面入手,对球员文化教育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结论:1)球员入学前文化储备较低是影响球员大学文化课学习的主观因素;2)繁重的训练和比赛任务,以及缺乏有效的补课机制是影响球员文化课学习的客观因素。建议:1)应着力改善球员入学前的知识储备状况,或者保证入学后总的学习时间;2)建立健全球员补课机制;3)发挥教练员的作用,挖掘运动员的主体积极性,督促球员重视文化课学习。
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校内文化学习;补课机制;影响因素
随着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水平的提高和我国职业篮球市场的日趋成熟,篮球运动的被关注度大大提升。作为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在我国大学校园内也开展得如火如荼,2004年10月诞生的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CUBS)迄今为止已走过了10个春秋,在发展高校篮球运动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真正起到了衔接“大学生篮球运动”和“职业篮球运动”的桥梁作用[1]。例如,北京队的张庆鹏、解立彬及辽宁队的杨鸣等,都曾经是CUBS的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联赛初步实现了创办之初的愿景。但对于联赛而言,运动员在校文化教育相对薄弱的问题却一直未得到有效地解决,更难以得到本质性的改善。因此,如何在校内对大学生运动员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运动员”的角色,就成为了联赛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1 研究对象以CUBS运动员的校内文化学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任务和内容的需要,从“运动员校内文化教育”和“高校运动员文化学习”等层面着手,于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并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联赛创办至今(2005-2014年)的相关研究文献及学位论文共115篇,了解了不同学者对运动员在校文化学习的研究观点,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就CUBS运动员完成文化课教育的现状等问题,走访北京体育大学男篮教练员毕仲春、东北师范大学教练员周殿学、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工作人员王建等9位相关人士,了解了他们对运动员接受校内文化教育现状的看法,包括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和框架。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内容,设计了关于CUBS参赛运动员校内文化学习的调查问卷,经过专家的效度检验和对参赛运动员的信度检验后,利用2014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赛区对共11支主、客场球队发放问卷114份,回收问卷99份,问卷回收率为86.8%,其中有效问卷94份,有效问卷率为94.9%,问卷调查结果为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1.2.3.1 问卷的效度检验 在问卷发放之前,为了保证所设计问卷的效度,以直接拜访的方式请15位专家(表1)对问卷的初稿进行审核,并根据专家意见对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修改,获得了15位专家的认可(表2~表4)。从专家反馈的结果来看,认为问卷内容设计完善的专家占到86.6%,认为基本完善的专家占到6.7%,这2类所占比例共计93.3%,可见问卷总体设计比较完善,具有较高的效度。
表1 咨询专家统计
表2 专家对问卷设计的总体评价统计
表3 专家对问卷内容设计的总体评价统计
表4 专家对问卷结构设计的总体评价统计
1.2.3.2 问卷的信度检验 采用再测法检验问卷的信度,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选取特定的对象对问卷进行试测,检查问卷表述的方式、项目、内容能否被受试者理解。问卷调查主要采取不计名的方式进行,为研究提供事实依据。问卷试发放2次后,求得问卷的肯德尔系数r=0.93,说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符合研究条件。
1.2.4 数理统计法 根据体育统计学的原理,将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资料输入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处理。
过去举国体制下的竞技篮球训练专注于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的培养,忽视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造成运动员退役之后无法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能够获得新的就业机会[2]。而CUBS正是想要在继续发展篮球运动,为高水平联赛提供后备人才的前提下,让运动员在高校的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进而促进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充分发挥自身价值。运动成绩的提高,不能单纯依靠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体能和机能,挖掘运动员的思想和智慧也是重要的促进手段[3]。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应变能力与文化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也因此成为发展运动水平的先决条件之一。
90%以上的大学生运动员认为影响自己在校内学习的原因是前期文化储备太低,以至于在上了大学以后学习吃力;有过半数的运动员认为,平时训练占用了较多的时间,是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的又一主要原因;缺课后没有相关补课机制产生的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认为其对校内学习会产生影响的大学生运动员占到41.5%(表5)。2.1 运动员入学前文化储备较低在受测的94名运动员当中,有45人是国家1级或1级以上运动员,占全体受测运动员的47.9%(表6)。其中,包括2名国际级健将。其他52.1%的运动员是2级运动员。由此可以看出,CUBS运动员的选材起点相对比较高。分析原因,一定程度上是由于CUBS选拔运动员时会向青年队队员敞开大门,选择面较宽、起点较高。此外,受访群体中有40人参加CUBS之前曾是专业队队员,占到受测运动员的42.6%,与所占比例达到57.4%的非专业运动员的比例接近1∶1 (图1)。这说明CUBS参赛高校对于专业队队员的吸纳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比例,这也进一步提高了CUBS的竞技水平和联赛质量。
表5 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影响因因素统计
表6 CUBS运动员运动等级情况统计
图1 CUBS运动员中专业运动员比例统计
具体分析来看,尽管运动员竞技水平是联赛质量的保证,但是,如何将这些高水平的运动员吸收转化成为大学生运动员,却一直都是高校面临的棘手问题。《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办法》规定:“对体育专项测试合格,高考成绩达到要求的考生,省级招办应根据其所填报志愿向招生院校提供电子档案。招生院校须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简章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4]。也就是说,招生学校不再有先进入预科班、1年后正式入学这种形式。过去招收运动员入学的主要载体之一—预科班已经不复存在,这样使得高校不得不更加注重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忽略其文化教育水平,这也使得“运动成绩第1、文化成绩第2”的理念凸显出来。在预科班政策取消之前,运动员入校前要先进入预科班学习,学制为5年,进入预科班学习的运动员,一般第1年集中补习中学阶段主要课程,第2年根据队员的学习成绩和运动成绩编入本科1年级学习,除了训练之外一切由所在系管理。但当预科班政策取消之后,运动员一进校就分到相对固定的系别内,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这样的学制安排学习时间短,加上运动员的文化基础较弱,队员要跟上进度并完成所学本科专业计划,就必须抓紧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导致运动时间、运动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其结果是运动成绩上不去,学习计划也难以完成。即便有的队员会努力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训练中,也会因时间和精力不够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运动员入学时的文化储备情况不容乐观,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运动员在校内文化课学习“吃不了”的现状。
2.2 赛制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影响CUBS是国内首个采取主客场制的大学生体育赛事,而以往国家最高级别的球类比赛才采用此种赛制。之所以如此,主要目的之一是拉长赛季,增加比赛场次,通过多场次的比赛提高运动员的实战能力,益于各球队运动水平的提高[5]。但是,如同1枚硬币的2个面一样,CUBS季后赛采取主客场制也有一定的弊端,在赶赴客场比赛的时候,球队往往需要提前1d到达主场比赛学校,进行休整以准备第2d的比赛,并且由于比赛一般在星期6和星期日举行,这样一来运动员们会耽误星期5的文化课程学习,路途远的球队甚至星期4的课都没法正常上,运动员耽误课程的现象较为严重。在对运动员的调查中可以看到这一点,认为赴客场参加比赛对学习有影响的占59.6%,关系不大的占25.5%,只有14.9%的运动员认为训练对学习没有影响(见表7),这说明对大多数运动员而言,赴客场比赛对学习是有影响的。
2.3 训练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是其训练刻苦程度的体现之一。运动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先有量的积累,再有质的飞跃。运动训练的实践证明,运动成绩的提高不仅需要时间作保证,还需要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运动员大运动量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必然要消耗他们大量的能量,并使机体产生疲劳。所以,大运动量的训练就会导致运动员学习时间和精力上的不足。调查结果显示(表8),运动员们认为训练对学习有影响的占63.8%,认为关系不大的占20.2%,只有16.0%的运动员认为训练对学习没有影响。整体来看,认为学习受到训练影响的运动员已经超过了3/4,由此表明训练已经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
表7 赛制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影响
表8 训练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影响
2.4 针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补救措施对运动员的影响针对运动员们文化学习时间少、任务重的情况,各高校也建立了一系列的相应保障措施。在调查中发现,对于运动员们因参加训练或者比赛延误的课程学习,学校主要采取了免修部分课程、降低成绩及格线、奖励学分等措施(表9)。
表9 学校针对校内文化教育不足的补救措施
分析可知,学校降低了对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要求,表面来看似乎是对联赛运动员完成学业起到了帮助作用,但学生在学校里的首要任务是学习,CUBS的运动员首先应当是一名大学生,其次才是一名运动员,学校不应当为了在联赛中取得名次,就允许文化成绩不达标的学生参加比赛。这实际上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了高校对运动员管理的欠合理性,长此以往会造成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和参加比赛之间的恶性循环,导致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进一步加重。对此,建议有关部门能够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统一标准并贯彻实施。
在运动队的管理过程中,学训矛盾一直都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缓和学习与训练、比赛之间的矛盾方面,运动员自己补课占到了近半数,达到了46.8%,只有9.6%的运动员表示有专人为他们补课,而不补课的运动员比例达到23.4%(表10),这也表明当前学校对运动员的补课并没有推出有效的措施,重视程度也不够,这很可能会造成运动员由于训练和外出比赛所耽误课程的逐渐积累,进而可能导致运动员厌恶学习甚至放弃学习。
表10 运动员补课方式统计
3.1 做好运动员入校的前期工作针对运动员入校的前期工作,CUBS应进一步依靠教育部门,发挥好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中国篮球协会的积极作用,通过制定各种配套措施完善运动员入校的标准,设置好运动员入校的“门槛”,并逐步实现对参加联赛的高校球队的指导、协调、监督职能。此外,高校设置预科班,实际上有利于高校对运动员“宽进严出”政策的实施,运动员通过1年的预科班学习,可以提前适应高校的学习与生活,同时还能在正式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对所欠缺的相关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对入学后学校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并最终将每一名运动员培养成合乎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有用之才有很大的益处,避免了高校招收运动员的“宽进宽出”。
3.2 完善青年队队员在校就读制度基于预科班取消和运动员上大学之前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学校可根据运动员半训半读的特点适当延长学制。参考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做法,不允许把学生当作获胜的工具,必须保证运动员的学业[6]。运动员可以较普通学生完成较少的学分,但是必须达到最低文化分数线才有参赛资格。对毕业时未修满学分的运动员可再延续1~3年,使他们能在大学继续学习直至修满学分正常毕业。而且,为了确保运动员不因为训练、比赛荒废学业,美国大学普遍实行补课制度,每一个大学生运动员均有一个补课教师,这些教师有的是高年级的学生,有的则是运动员的同班同学。由针对CUBS运动员的调查可知,这一点往往是被参赛高校所忽视的,运动员们普遍反映由于客场比赛耽误的课程没有补课,只能靠自己的能力补习,这样,运动员们一场场比赛打下来,背负的“知识债”也就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上这也成为他们放弃学习的原因之一。此外,丰富运动员在高校内所能选择的专业,让运动员在进入高校学习之前,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选择适合自己能力以及文化水平的专业,也是兼顾运动员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的举措。与此同时,运动员们因为在自己选择的专业进行学习,也能更为充分地发挥学习主动性,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3.3 训练中强化运动员主体性,提高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动力CUBS现行的训练过程几乎完全服从于教练员的安排,命令式的方式使他们的积极思维在训练中得不到发挥,自我意识得不到体现,这就影响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其实,训练的过程也是运动员体现文化教育成果的过程,教练员如果重视并让运动员参与训练计划的制定,了解训练方法的理论基础,就会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技战术,配合教练员进行控制训练,指导自我训练,领悟训练中的规律,对运动后的放松恢复及竞争意识培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影响。运动员发挥主体性是他们接受良好系统文化教育的体现,反过来说,运动员在训练中主体性的发挥也能形成他们愿意进一步接受学校文化教育的内驱力。
3.4 发挥教练员的督促作用,促进运动员完成文化课学习教练员是球队的领袖,教练员的主要职责不是要去教运动员应该怎样做,而是要提醒和督促队员去做他们本来已经知道的且应该做的事情,并形成习惯。就球队的实际情况而言,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教练员的执教过程除了体现教练员自身较高的专业水准之外,还要关心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及心理成长,既不同于普通的师生关系,又有别于学生的家长。优秀的教练员在和运动员长期的相处过程中,能够逐步在运动员心目中树立起“严厉又不失慈爱、鞭策又不乏爱护”的形象。
CUBS在培养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方面已经初见成效,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由于运动员入校前文化储备较低的问题,造成运动员在校内学习吃力,这也成为影响运动员在高校内完成文化课学习任务的主观因素;而各参赛高校目前针对联赛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补救措施相对粗线条化,缺乏保障运动员文化课学习质量的相关制度,加之CUBS特殊的主客场赛制和平时的训练任务较重,学校大都采取降低运动员文化学习合格标准的方式来“缓解矛盾”,不利于形成运动员接受校内文化教育的良性循环。对此,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篮球项目人才,保障联赛的有序发展,建议今后能够采取与“预科班”类似的形式对大学生运动员在入学前的知识储备状况进行改善;或是改革、制订适合大学生运动员的学制,并建立健全运动员补课机制,为提高运动员后续的文化课学习质量提供保障,打消运动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应发挥教练员的作用,充分挖掘运动员的主体积极性,督促运动员重视文化课学习,进一步提高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积极主动性。
[1] 杜放,陈浩,张守伟.大学生篮球赛事资源现状与优化路径的研究——以CUBS、CUBA联赛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1(2):16-20.
[2] 王朝军,曹原,孟成,等.我国大学生顶级篮球赛赛事文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6):518-521.
[3] 陈均,杨铁黎,李训锦.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发展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3):103-105.
[4] 教育部.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办 法[EB/OL].http://gaokao.chsi.com.cn/gkxx/ gspydy/200912/20091217/57968508.html,2014-12-23. [5] 郭晓琴,程其练,赵建秀,等.中美两国高校“体教结合”的对比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7(1):58-60.
[6] 佟长明.对中美两国高校篮球联赛球队建设等若干问题的对比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9:17.
Infuence Factor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f Campus Study of University Basketball Player—Taking Players of CUBS as Examples
HUO Xiao-min
(Basketbal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100191,China)
China University Basketball Super League (CUBS) not only requires better competitive ability of university player, but also emphasizes campus study. However, due to ordinary hard training and homeaway competition format, university basketball player shoulders heavy study pressure. In order to accelerate improvement of campus study of player, advance study quality,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specialist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starting from knowledge reserve before admission, league competition format and training, academic remedial measure, this thesis analyses infuence factor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 to academic education of player. Research conclusion: 1) Low academic reserve before admission is subjective factor influencing university academic study of player. 2) Heavy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lack of effective mechanism of making up of missing lesson are objective factors. Suggestion: 1) Taking appropriate measure to improve academic reserve before admission, or to guarantee overall study time after admission. 2) Establishing mechanism of making up of missing lesson for all players. 3) Exerting coach’s role in encouraging study enthusiasm and supervising academic study of player.
CUBS; campus academic study; mechanism of making up of mission lesson; infuence factor
G812.5
A
1004 - 7662(2015 )03- 0024- 05
2015-02-26
霍笑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