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莫
企,举踵也。从人,止声。——《说文》
高企,中性词,源出于广东话,乃香港人创作。“企”为“踮脚而站”,“高企”则指持续停留在较高的位置,且有再升高的可能之意。油价高企、房价高企、股票高企常见之于媒体报端。当然,“高企”亦是大部分企业的追求,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开创的事业百年不坠、高企不落的,难在知易行难罢了。
我们常谈企业,谓之“踮脚而望,企之成业”。从字形上分析,企业之“企”,亦意境宛然:上“人”下“止”,无人不成“企”,无“止”人不立。企业没有人不成,当以人为本;人之立足在“止”,行当其所行,止当乎所止,如此,有根有据,企方当存。
大智知止,小智惟谋
“止”,象形,上而不得,倚木为休。隋·文中子曾留有《止学》一卷,道尽“止”字之妙:大智知止,小智惟谋。智有穷而道无尽哉。若言文中子,或少有人了解,但提其门下弟子,大家想必了然:魏征、李靖、房玄龄。他们的成功基石,自离不开恩师教导。近代,曾国藩亦对其推崇备至,有人采访李嘉诚“人生成功秘诀为何”,言:“知利之止,知欲之止,为知人生之成局!”
拥有大智慧的人知道适可而止,小聪明的人才会不停地谋划。深思其中蕴含的企业管理智慧,不禁令人叹服。五星电器创始人汪建国、凡客创始人陈年都说过类似的话,“企业只会撑死,不会饿死”。一家伟大企业的陨落更可能是被太多机会晃花了眼睛,什么都想做,拼命要扩张,结果“撑死”了,而不是机会太少,被“饿死”的。精益求精,学会放弃,或许这才是企业走向真正强大和成功的标志。如果说华为也做房地产,万科也去做互联网、网游等,很可能就没有了今天的华为与万科。
在商言商,做大做强企业自无可厚非,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本就是商道的本质。但是,企业如果没有学会克制自身的野心,克制住自身盲目扩张的惯性,所承受的打击或可致命。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增15万家民营企业,但每年也有十万多家企业破产倒闭。在国内,企业创业起步阶段一般偏重经营、轻视管理。结果,许多创业型企业好不过3年,活不过5年。失败消亡的企业,很多时候是死于创业者的野心,在“做大做强”的口号中迷失方向,因为天不怕地不怕,只知进不知退,结果“贪多嚼不烂”,扩张中涌现出的管理问题、资金链问题等让企业瞬间崩溃。
正如《大学》中所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企业的管理者在于方向的把控,当“上而不得”时,何妨倚木暂歇?一时的止步是为了未来更好地前进。在中国南方有一家标杆企业——德胜(苏州)洋楼。公司成立于1992年,专门从事美式木制别墅建造,年销售额4-5亿元,员工不到1000人。目前,它占据了国
内木结构别墅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其始终固守本分,决不贪大求全,随便扩展业务。尽管国内房价“涨”声不断,但10多年来,德胜对客户的报价一直是每平方米4950元,纹丝不动。
笔者曾与德胜董事长聂圣哲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为什么不迅速扩张、做大,然后上市呢?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谁说一定要上市?我们只要做强,做精,不想做大。我们要做瑞士名表那样的企业。”
“即使不想做大,也要尽可能多地盈利。你们一直不涨价,福利又这么好,难道不考虑利润?”
“你错了。在德胜,没有副总裁之类的高管,只有一个销售员,没有营销费用,管理成本很低。至于福利,那都是花小钱办‘收买人心’的大事。而且我们一直在进行技术革新,压低成本。”
这是一家“知足”“知止”的企业,他们的领导者很有大智慧,在现今中国的环境中十分鲜见。老子《道德经》有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有了这样的心态,德胜较之于那些急着要做大、引资、上市的企业要优雅从容许多。它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快乐地运转着,不慌不忙,诚实做事,琢磨着人性和管理的互动,自然成就了一家卓越的企业。
确实,即使在美国,上市公司也只是特例,更普遍的企业形态是中小企业,固守本分,自得其乐。海洋生态圈中有庞大的鲨鱼,也有很多快乐的小鱼。生存于市场生态圈中,何不做一条乐在其中、体魄强健的小鱼?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人”,象形,双脚着地,重心在中。《道德经》中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意即人总是踮着脚是站不长久的,迈的步子太大是走不远的。如果硬要捧一盏“鸡汤”的话,这跟我们今天常说的“欲速则不达”很像。踮起脚尖或许一时能看得很远,但没有脚踏实地,终究重心不稳;迈开大步或许一时走得很快,但失之于急躁,势必难以持久。今天,在跨越式发展的中国,我们似乎处处可以闻到这种浮躁的气味。
豆芽菜是一种生长速度极快的植物,一夜之间便能长六七厘米,且外表看起来壮硕饱满。然而众所周知,在快速生长的同时,豆芽菜的质地却非常脆弱,稍遇外力便会折断。而“职场豆芽菜”,就是那些升迁过快而能力并没有随之提升的职场人之代名词。
陈晓是一名英语系的大学毕业生,之前在小网站做文案,后来觉得小网站没有大前途,就通过网上招聘来到一家大型网络技术公司。恰逢这家公司海外事业部缺乏英文专业人才,于是陈晓成功入职。几个月后,陈晓从客服被提升为市场助理,又被培养为策划专员,几乎每个月他都有进步。慢慢地,陈晓自认为能力提高了,便向公司要求提高待遇,老板同意给其薪酬一个季度一调。对此安排,公司人力资源部并不同意,但老板赏识他,觉得应该重点培养。可是最近一次,双方产生了分歧。陈晓觉得自己可以胜任副经理来带领团队,并要求提高待遇,老板开始不愿意,但经过他几次的申请,老板给他一个试用的机会,并设定了绩效考核指标,达到指标就加奖金。结果,指标未完成,团队还发生了内讧,老板惟有收回他的“人”和“权”。可陈晓已经难以恢复过去的心态,始终觉得是技术组和商务组的问题,失利跟他无关,最后以离职告终。
据中华英才网的调查,一部分“豆芽菜们”本身并不具备相应岗位的能力,只是迫于公司快速发展的要求与行业内资深人才的缺乏,才被推到了前线。另有一部分“豆芽菜们”职业目标并不明确、过于急功近利,一味地追求晋升或频繁跳槽,而忽略了练好自身的基本功。就像故事中的陈晓一样,不懂得“止”步,走得太快,失去了重心。
职场人如何避免类似问题,我们亦可从《论语》中找到答案。子夏问政于孔子,如何才能当好地方官?孔子反复告诫:“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对于个人来说,重要的是意识到自己的实际状态,把握个人发展的节奏。在一阵突飞猛进的冲刺后,你可能需要调整速度慢跑一阵,并补充营养和水分。而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在给予个人快速提升的同时,不要忘记针对个人不同的情况配套相应的培训和辅导。
“人困乃正,明顺乃奇。以正化奇,止为枢也。”企业也罢,个人也罢,相信,如果能够把握住“适度”与“降速”的“止”法,自能“高企不落”。
责编/齐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