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晓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是一名公司老板对人才发自内心的呼唤,只因现如今,招人似乎比“相亲”还难——发出的招聘广告,回应的寥寥无几,而互联网经济的崛起,更加剧了人才争夺的白热化。
人才招聘中,对高端人才的获取最为耗时耗力,这其中包括中高层管理人才、资深专业人才、新技术专业人才。这些人已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在现就职单位的待遇较为丰厚,对职业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高薪对他们已不是最大的诱惑。他们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精神上的满足。因而,跳槽意愿较低,即使离职,也有猎头排队“守候”,圈内好友也会帮忙引荐,想通过传统渠道招聘到他们可谓“可遇不可求”。于是乎,不少公司老板亲自出面寻访人才,甚至直接跑到候选人办公楼下咖啡厅与其谈理想、讲规划、论价值观,或者邀请几名高管轮番上阵,只差“三顾茅庐”跪求人才了,直到把候选人拉上“贼船”。这套“动作”,IT圈内的雷军、周鸿祎都曾做过。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招聘真如“相亲”——自身条件差,怎么相都没人愿意跟你;自身条件优越,中意的人自会慕名而来。高端人才对公司的文化氛围有很准确的判断能力,一旦发现公司环境不适宜自身发展,就会立即寻找下家。公司经常遇到的情况是,费尽周折打听到了满意的人才,提供了丰厚薪资,对方就是不愿来;即使招聘到位,还未过试用期,对方却主动提出离职,最后仍是白忙活一场。这种亏不少公司都吃过,也让许多招聘经理深感郁闷。其实,问题并不出在招聘经理身上,而是公司的魅力不够。所谓“公司魅力”,就是对人才的吸引力,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平台够不够“给力”,而打造有吸引力的平台是一个系统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招聘经理就能解决的,需要公司在方方面面进行优化,提升自身魅力值。
高端人才年龄大多在三四十岁,正处在职业的黄金年龄段。财富和精神上的多年积累令他们纵横职场、意气风发。他们是朋友眼中的青年才俊、HR眼中的“香饽饽”。那么,怎样才能吸引他们加入我们公司呢?与其整天苦恼关键岗位缺少高水平人才,把希望寄托于猎头,靠老板放低身段去挖人,不如好好琢磨下这些青年才俊想要什么,看重什么,再有针对性地“筑巢引凤”。仔细斟酌一下自己所在的公司是否有能力叫响这样的求贤宣言——
来吧,青年才俊——
不用再担心虽然调薪能够跑赢CPI,却仍被老同事落在后面了!
你敢付出汗水,我愿以“薪”相待。我们参考行业薪酬水平,制定了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建立了多层级阶梯式的薪酬体系,每年不少于两次的调薪机会决不让“雷锋”吃亏,为你提供可预期的调薪空间,让你在同学面前谈起收入不尴尬,在家人面前提起调薪有期待。
此外,公司采用弹性福利制度,旅游、外出培训、亲子教育、健康体检、购物卡等福利任君选择,充分考
虑员工的心理感受,并由专人亲自考察,确保各项福利的含金量和使用体验。工作越出色,可选福利越多,让福利真正投你所好,并与家人一起分享工作回报。
来吧,青年才俊——
不用担心学不到新东西,没有成长空间了!
我们每半月举办一次的学习交流会,让部门同仁分享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实践成果,让你的专业知识更贴近实务;每月一次的嘉宾讲堂,邀请行业达人分享成功经验和行业动态,开拓你的知识面;每季度一次的内训课程,聘请专业讲师系统讲解理论知识,启迪思维,让你的专业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当个人成长时,晋升通道将时刻为你开启。从技术到产品、销售、职能和管理,无论你身在哪个序列,都有相应的任职资格评价标准推进评估,一旦达标即可晋升到更高职级。每一级的晋升标准都是公开透明的,让你看得见、摸得着、有奔头,方向感十足。
来吧,青年才俊——
不用担心工作变得枯燥乏味,找不到参与感、缺乏成就感了!
在这里,我们倡导“员工第一,领导第二”。执行任务的是一线员工,而领导就是任务的仆人,他会帮你协调各项资源,助你完成工作任务。有人说,“成就了领导才能成就自己”,我们却说,“成就了员工才是好领导”。我们的理念是:“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负责的领导。”我们将“帮助下属成功”作为上级领导的首要使命,要求上级领导把辅导和培养员工当成第一要务,员工在工作中是否获得了成长,是否有所成就,是考量上级领导胜任力的重要标准。
同时,我们通过战略地图将公司战略分解为各个关键成功要素,再落实到具体职位的日常工作中,让你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与公司战略紧密关联、方向一致,通过定期的回顾总结个人的战略贡献,对贡献突出者公开奖励,让你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收获。
来吧,青年才俊——
不用担心工作氛围不好,跨部门沟通效率不高了!
在工业社会中,消极的工作氛围会导致工人破坏生产工具、劳动效率降低等情况发生。而对于高端人才来说,我们深知工作氛围是影响其工作效率的最直接因素,我们希望用报酬换来你的卓越贡献,而不仅仅是高出勤率。因此,我们提倡部门和上下级之间的紧密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构建垂直、高效的沟通氛围,确保跨部门协作与上传下达的流畅运行。我们痛恨官僚主义,所有工作都以任务和目标为导向,致力于消除影响任务达成的一切干扰因素,在协作中尊重每个人表达看法的权力,员工之间只有分工不同,而不会因为职务级别而影响其做出正确判断。
我们提倡心平气和、就事论事的沟通方式:能当即解决的问题当即解决,开会尽量开小会、开短会。当然,在辩论时即使“拍桌子”,散会后依然不会影响今后的正常交流。由于在联系紧密的各部门考核指标中设定了共享指标,让员工可以一荣俱荣,因此使沟通氛围充满正能量。不仅如此,公司不提倡加班,工作尽量在上班时间完成,上级领导会每天跟进工作进度,配合绩效考核,淘汰那些长期拖沓的员工。
来吧,青年才俊——
不用担心自己公司不是BAT,不是五百强,跟朋友谈起公司找不到优越感了!
我们虽不是国内名企,没有阿里巴巴的资金规模,缺少百度的技术实力,比不上腾讯的用户数量,但我们的定位是成为细分行业的小巨人,成为所在领域的三甲。中小规模的公司有其独特的优势,即老板会在日常工作中关心每一名员工的成长,逢年过节亲自发红包给员工,甚至到优秀员工家中拜访,这是大公司难以做到的。我们注重公司商誉和社会形象,在商业合作中坚守诚信,互惠互利,避免出现负面新闻,鼓励员工参与社会团体活动,树立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企业形象;在宣传推广上采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与员工、用户积极互动,使公司在当地和本行业内建立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让员工为在公司中任职感到自豪,在朋友家人面前提起公司时感到骄傲。
有人会说,公司与公司之间规模、业务、文化千差万别,怎能一概而论。你所在公司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已然拥有了诸多竞争优势,但与笔者所讲的各个方面仍有不少差距,纵观天下,也少有如此这般理想状态的公司。其实,理想何尝不是目标,短期内可能很难达到,但至少有了努力的方向。如果你真心想为公司里多寻几位“牛人”,就赶紧行动吧! 责编/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