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慈善课程建设探究

2015-01-11 05:05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慈善公民

王 晓 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北京 100048)

课程研究

小学慈善课程建设探究

王 晓 丹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北京 100048)

小学慈善课程可给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可持续性的公民教育。以微善爱心社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种慈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灵性、规矩,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在活动开展中,学生们在团队中逐渐建立了信任,并在课程中学会了思考,增强了合作意识。同时,为了慈善课程更好地开展和实施,慈善课程应更接地气,需要文化的滋养,要体现儿童本位思想,与中学、高校建立联系,共同开展慈善公益活动。

慈善教育;慈善课程;社团;儿童本位;慈善文化

慈善是什么?慈善是遇到突发事件如地震等灾害时的爱心活动,还是瞬间激发起的同情心?其实不仅如此,它应该是内化的一种公民习惯——每个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他人的帮扶。而这种公民习惯的养成应该是建立在人与人交往基础上的,是生活化的,是从青少年开始抓起的。对于儿童而言,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公共生活空间,在这样的微型社会生活中去实现对未知世界的认知,建立与他人的联系,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所以,学校自然地成为推动慈善教育的主要渠道,教育也成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如果仅仅依靠品德与社会这一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慈悲之心和善良之举或者通过几次捐赠义卖活动,还是很难深入推进慈善教育的。我们该如何让慈善教育着地,在小学阶段顺利地开展,使慈善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灵呢?本文尝试构建依托慈善文化为载体的中关村第四小学(以下简称四小)的慈善课程。

一、慈善课程建设的缘由

1.学生行为带来的课程

四小慈善课程的开发来源于我们对于学生行为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在群体的校园生活中的行为所反映出的是个体的意识和观念,例如我们在校园里捕捉到的镜头。

镜头一:校园的走廊里有时会出现散落的香蕉皮、酸奶瓶、苹果核,很多学生会视而不见,冷漠地走过。

镜头二:校园里有8个大鱼缸,学生们喜欢在鱼缸里捞水草玩,有的往鱼缸里扔东西,有的把小鱼从一个鱼缸捞到另一个鱼缸。没过多久,鱼缸里的水变得浑浊了,小鱼也都相继死掉了。

镜头三:课堂上用纸,有的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借给别人。

这些真实的情境看似小事,但它折射出的是学生是否富有爱心,是否懂得给予别人关怀与爱,能否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的问题。其实这些都可以归纳到慈善公益的范畴,成为公民教育的聚焦点。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这些行为,用一种带有明确教育目标的培养方式来影响他们。所以,在四小开展慈善课程是必要的。

2.可持续公民教育的需要

慈善课程不是就事论事的应急教育,而是对学生生活观念和道德意识的变革和塑造。我们不仅仅是通过几次活动来激发学生的爱心、热情和责任感,而是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课程的设置拥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清晰的组织方式和多层次的内容,学生在不同阶段可以进行衔接,进而激发潜在的意识,调动他们参与慈善公益的主动性。在四小,忠于祖国,做负责的未来世界公民是我们的培养目标,这恰恰也为慈善课程的开展奠定了长期的发展基础。

二、慈善课程的实施路径

1.慈善课程的目标

(1) 慈善课程的初期目标。慈善课程作为中关村四小儿童本位课程的一个分支,侧重于以慈善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爱心、灵性和公民意识。展开来讲,就是通过慈善课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他们的责任意识。心中有爱,爱祖国、爱社会、爱家人、爱身边的人。只有爱还不够,还要懂得去回馈和回报,付出自己的爱。这是我们初期设定的课程目标。

(2) 慈善课程目标的完善。在慈善课程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通过组建微善爱心社开展慈善公益活动的方式去达成课程的初期目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又碰到了一些未预设的情况,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其实通过这门课程我们还可以带给孩子更多的能力。所以,必须重新思考我们的课程目标并加以完善。在爱心社的组织实施中,学生遵守约定和章程,并按照工作流程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学生逐渐形成了规则意识。微善爱心社的组建、分工、实施、策划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儿童处在正中央,由此培养了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所以,在原有的课程初期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又加入了这样的目标:培养学生懂规矩、自我管理的能力。

2.慈善课程的实施

四小之前开展了如“小包裹,大爱心”“小小慈善家,从这里起航”等慈善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基础上,我们组建了社团——微善爱心社,通过社团的形式来推动慈善课程的深入开展。

(1) 微善爱心社的目标。在慈善课程总目标的指导下,微善爱心社制定了培养目标(如图1)。

(2) 微善爱心社的组织架构。微善爱心社是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的,成员均为学生。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通过自荐或推荐的方式进行分工。其中社长1名,副社长2名,下设4个工作小组,分别是创意小组、执行小组、财务小组和宣传小组(图2)。微善爱心社的成员自主选择公益活动项目,撰写策划方案,通过协商,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四小的第一个微善爱心社为繁星微善社,它由12名学生组成,成员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这期间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公益活动——厕纸使用调查。

图1 微善爱心社的培养目标

图2 微善爱心社的组织架构

三、慈善课程实施的效果和思考

1.实施效果

(1) 在团队中建立信任。学生在以团队形式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很认真,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地请教同伴,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和团队精神投入工作。没有人推卸责任,没有人遇到困难就退缩,而是相互扶持。同伴之间也很少出现争吵,学生能够用商量的方式,互相听取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学生之间逐渐建立起了信任。

(2) 在课程中学会思考。学生工作的自主性很强,在明确分工之后,各自在做自己的事情,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各个小组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整体活动是割裂开的,他们不知道其他小组的进展情况。社长和副社长要跟进其负责小组的工作,掌握和熟悉每个小组的工作进展、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而实际上作为一项活动,每一个分工和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这里也体现了一种责任意识,每个人的工作进展都服务于整体活动,都影响着其他小组的工作进程。作为一个团队,要彼此清楚各组的工作进展,增强彼此的合作意识。

基于此,学生们提出,怎样才能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呢?可以建立例会制度,于是每周五课间召开微善爱心社会议。因为例会制度的形成,学生们建立了很好的团队工作氛围。学生们在慈善课程中学会了独立思考,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关于慈善课程的思考

(1) 慈善课程要接地气。对于慈善内涵的思考,让我们转变了观念,慈善是一种行动,不只是有钱人才能做的。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慈善的含义,我们同样也可以做慈善。特别是对于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去寻找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做。如从捡一张废纸、从帮助身边的小朋友做起。这样的体验,学生更容易接受,印象也会更深刻。在学校,通过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慈善教育,在慈善公益活动中达成目标。“人人都可以做慈善”的慈善文化要浸润到每个人心中,慈善要从小事做起,让慈善成为如同呼吸一样自然的生活习惯。

(2) 慈善课程需要文化的滋养。慈善课程的培养不是简单地依靠独立的活动,而是需要以慈善文化为载体。现代慈善文化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延伸。我们的课程在推进的过程中要关注文化环境的建立。文化环境像是一片沃土,学生的公民意识是一粒慈善的种子。有了慈善文化的滋养,公民教育才能更深入人心,这也是我们推进慈善课程的根基。有了文化背景,慈善教育才会有血有肉,慈善课程才会丰满。例如,在今后的课程开发中,逐步加入文化的内容,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读书、收听讲座等形式融入其中,让每一个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滋养。

(3) 慈善课程体现儿童本位思想。慈善课程体现的是儿童本位思想。这样的课程和组织形式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机会。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可见,微善爱心社让学生不是被动地做慈善,而是能够从儿童的视角和思维发展阶段出发,用他们擅长的方式去推进课程,从而达成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会给予一些指导和启发性的讨论,但最终决定权还在团队的成员手中。课程在推进过程中,教师不是袖手旁观,而是在以微善爱心社为组织形式的学习方式中与学生们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从而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观的形成和建构。我们的慈善课程让学生成为圆心。

(4) 慈善课程的延伸。慈善课程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基础上的。人的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能力发展逐步提高,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对于自我的认识高度分化。[1]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事物的判断的内在标准不同。如果能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之间建立联系、共同学习,对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们的慈善课程还局限于同龄的学生中,将来可以考虑与中学进行沟通,与高校建立联系,同中学生、大学生共同开展慈善公益活动。

[1] 陈理宣.未成年人价值观形成的基本规律及教育措施[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5):103-106.

[责任编辑:黄晓娜]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10.005

2015-03-16

王晓丹(1982-),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小学一级教师。

G622.3

A

1002-1477(2015)10-0015-03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慈善公民
公益活动证书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论公民美育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慈善之路
慈善义卖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