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王文明
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我国是乙肝的高流行地区,江苏省昆山市的乙肝病毒感染及慢性乙肝患病率也不容乐观。为了解昆山市外来务工人员对乙型肝炎相关防治的认知和行为,为制定有效防治乙肝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在城区及乡镇各抽取了1家企业的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调查。
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昆山市城区及乡镇中分别抽取1个企业,再在抽中的这2家企业内随机抽取外来务工人员作为调查的对象。本次共调查外来务工人员220人,年龄在16~39岁。
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所在地区、家庭人均年收入等)、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接种史、是否全程接种)、乙肝防治知识的认知情况及相关态度行为。在被调查者知情同意后,由调查者对其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
问卷审核后编号汇总,用Epidata 3.2软件设计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通过逻辑检查后,运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
本次调查220人,共有151人有乙肝疫苗接种史,接种率为68.64%。全程接种者118人,全程接种率为78.15%。城市工人的接种率为63.8%,乡镇工人为76.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及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乙肝疫苗接种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体而言,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其中“日常生活工作接触会传播HBV”的答对率最低,为58.3%,对“打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答对率最高为81.4%。除不同年龄段外来务工人员对本次调查的7个乙肝防治相关的问题答对率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类型如性别、文化程度、地区及家庭人均年收入这几个特征上均有1个问题的答对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昆山市不同类型外来务工人员乙肝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n(%)
外来务工人员中乙肝危险行为相对较多,年龄在16~39岁,此阶段为性活跃期,女性与他人共用餐具的概率高于男性(χ2=10.51,P<0.01),文化程度高的人群在发生性行为时使用避孕套的概率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 (χ2=4.93,P<0.05)。见表2。
表2 昆山市不同类型劳务工乙肝防治的相关行为 n(%)
外来务工人员获得乙肝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栏(18.61%)、电视(17.74%)、网络(15.51%)及书籍(12.78%),此外还有报刊(10.05%)、医生(9.18%)、朋友(8.19%)和广播(7.94%)。
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经济收入相对较低,其生活条件差,卫生意识普遍薄弱,总体受教育程度不高,获得传染病防治方面的信息和服务较少,是乙肝等各类传染病流行的重点人群[1]。
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控制乙肝发生的最科学、经济和有效的手段[2-4]。自1987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昆山市加强了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2010年为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2011年落实了15岁以上户籍人口的乙肝补种工作,2013年起该工作逐渐惠及流动人口。本研究中外来务工人员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8.64%,高于江苏省外来务工人员 HBV接种率59.8%的平均水平[5]。
本次对昆山市220名外来务工人员的乙肝防治相关知识知晓及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对乙肝的认知状况不容乐观。对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知晓率较欠缺,尤其对日常生活工作接触是否会传播HBV的答对率最低,为58.3%,可见外来务工人员在接受防病知识时仍存在误区,部分外来务工人员认为日常工作生活接触可能会被传染。同时,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区及不同家庭人均年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在认知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些差异。外来务工人员乙肝危险行为相对较多,因为这一人群正值青壮年,是社会重要的生产力,其社会活动范围以及性行为也相对活跃。性传播作为乙肝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研究对象在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概率较低,均在50%左右,文化程度高的外来务工人员使用率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人群。由此提示我们,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加强重点内容(如乙肝的传播途径)的健康教育,使外来务工人员能正确全面地掌握乙肝防治知识[6-7]。
目前,外来务工人员获得乙肝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宣传栏、电视、网络和书籍,提示我们应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特点,制定对应的更利于外来务工人员接受的宣传和教育方式[8-9],如在厂区及宿舍区设健康宣传栏、在员工食堂滚动播放电视宣传片、发放相关健康知识书籍等方式,使外来务工人员在工作生活的同时掌握专业的、正确的健康防病知识,同时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这一整体医学观的模式出发,在多个层面上采取措施,促使人们形成预防乙肝的整体医学观[10],从而更好的做到预防和保护。
[1] 胥加耕,梅志锋.盐城市盐都区外来务工人员 HIV、梅毒、HCV和HBV感染状况调查[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182-3185.
[2] 刘崇柏.病毒性肝炎——威胁人类的杀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73.
[3] 陈晓红.湖南省衡东县某高中部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3):448-449.
[4] 郭丽红.健康人群乙肝肝炎防治教育对策探讨[J].职业与健康,2005,22(7):532.
[5] 高倩,吴建茹,陈勇,等.江苏省外来务工人员乙肝疫苗接种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11):1565-1567.
[6] 李燕妮,廖碧霞,许燕边.社区流动人口乙肝病毒感染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6(2):260-261.
[7] 周建红,顾谢君,林勤.秀洲区326名外来人员 HB-sAg及抗-HBs检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1):18-20.
[8] 任玉岭.关注“乙肝人群”,促进社会稳定[J].科学决策月刊,2007,(3):22-23.
[9] 杨荣兴,钟平,李戈怡.深圳市外来工乙肝表面抗原的调查及对策探讨[J].中国热带医学,2007,7(5):851-852.
[10] 高晓晖,杜玉开.从整体医学观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模式及干预措施[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