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校园管理对策与常见教学模式探讨

2015-01-10 07:49何晓丽
科技视界 2015年34期
关键词:校园数字化信息化

何晓丽

(海原县第二中学,宁夏 海原 755299)

中小学信息化校园建设是一个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从管理维护到功能开发,都是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经费投入。因此,如何保证信息化校园高水准运作,成为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共同关心的话题。从目前反映出的诸多问题看,最突出的是校园网上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严重匮乏,数字化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信息化校园发展的主要瓶颈。

1 信息化校园

所谓信息化校园,就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校园平台。它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支撑,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充分共享为手段,以培养善于获取、加工、处理和利用信息与知识的学生为主要目标,以校园成为整个社会知识、信息的创新与传播中枢为主要社会效应。网络化是指将学校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通过校园网连接起来,从而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并借助于互联网,使校园的教育教学资源与社会信息资源实现高度整合,形成完全开放、超越时空,集知识中枢、管理服务、学习科研于一体的校园平台。不难看出,教育信息化不仅符合时代的要求,也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2 信息化校园数字化资源匮乏的原因

从学校的发展轨迹维度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小学校园具有不可替代性。按高科技应用需要高情感平衡的理性思考,中小学校将在校园文化和形态上实现新的发展,甚至还要承载更多的功能与任务。因此,在中小学构建信息化校园是目前一个最优的选择,它是让校园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最可行、最经济的方式;它因信息更为畅通流动,而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信息资源,开拓校园发展的更广阔空间。而另一方面,即使远程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将最终逐步取代学校校园,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信息平台效率低下,从目前反映出的诸多问题看,最突出的是校园网上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严重匮乏,数字化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信息化校园发展的主要瓶颈。究其原因有三点。

2.1 学校可供利用的知识、信息的开发与积累处于无序状态,开发只限于个别人(掌握初步技术,仅此而已),由于信息平台不能提供分类数据库,信息积累十分有限,同时由于标准不统一,所开发的信息仅仅为开发者个体使用,而不能为大家所共享。

2.2 经费投入不足,造成外界开发的大量数字化信息不能及时充实到位,内部信息开发因政策倾斜不够,不能及时成为校内共享资源。

2.3 信息平台上充实了大量包装性信息(大部分是为了宣传所做的一次性开发),实用信息相对封闭,信息的开发基本是为教师的教服务的传播媒体,便于学生学的可供选择信息媒体几乎很少出现。

与此同时,观念上的落后,运作机制上的僵化,使校园网络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效用,例如信息以校长为中心,设备(计算机)集中于机房,学校信息环境封闭,不希望外界介入等。这严重阻碍了学校校园网的发展。网络不是调控手段,而应成为校园个体信息共享与交互的平台。惟有这样,才能真正凸现校园网络的平等、民主、开放的真正含义。信息终端设备要为全体师生员工学习、工作服务,使信息平台成为师生们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与情感交流的工具。资源的整合意味着优势的整合,拓展学校与社区信息交流与沟通的渠道、整合社区优质资源将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

3 信息化管理方式具体措施

要以信息化管理方式取代传统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方式有很大不同,它是将信息的生产、获取、加工、传播、服务等作为组织的主要工作之一,而不是将信息作为管理惟一要素,管理机构的一个主要职能是提供数字化信息,逐步减少控制、监督。对此,学校目前的管理对策是,网络内容实用化、技术使用平民化、教师培训标准化。

3.1 充分装备和利用先进的信息设备,如计算机设备、通讯设备、网络设备

基于互联网上的MIS 广泛使用,通过这个系统在组织内部可以方便地实现信息共享、协作作业以及网络处理和计算,领导决策、公文处理、信息查询、上下信息传递等都可在这个系统上进行,而且与外部信息环境结合紧密,

3.2 使管理信息的内容数字化完善化

将教育教学各类信息生成和整理出来,使各类信息规范化、数字化。学校管理部门是信息资源的主要拥有者,也应是主要提供者。为此,各类教育教学信息不再是属于某一部门所有,管理部门应该向社会各界、学校师生员工提供完备的数据库和光盘检索系统、互联网虚拟系统等信息服务。作为信息服务的前提,要做好各类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

3.3 使信息人才递增化

各类信息人才要大大增加,尤其是既懂计算机操作、联机检索、上网查询等信息技术,又懂得教育管理的人才更加重要。因为只有这种人才既知道需要收集什么信息,又知道如何进行信息的加工处理,可以通过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来推动教师信息能力的提高。

4 现代信息手段常见教学模式

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

4.1 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

这是目前中小学课堂上采用最多的一种。它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引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通过一定的媒体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这里的媒体既包含教师言传身教,也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和各种现代化视听媒体。学生接受来自于教师、计算机传递的教学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转换为知识。同时,学生向教师传递各种反馈信息,便于教师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进度,控制教学过程。

4.2 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个别化教学模式

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学校、家中、社会上任何地方,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印刷教材、视听媒体、图书馆、互联网上的各种学习信息进行学习。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只是通过编制各种教材,给学生答疑,间接地辅导学生。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步调由学生自己安排和解决。

4.3 计算机支持合作学习模式

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们可突破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进行同伴互教、小组讨论、小组练习、小组课题等合作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模式主要是建立在计算机协同工作的技术基础上。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通过安排教学计划、实施网上教学,批改学生作业,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来指导学生,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的权利。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要求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推广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的信息化校园建设。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性发展的机遇。然而,在当今社会里,教育面临着急剧变革的社会挑战,中小学必须主动地、自觉地掌握适应新的教育要求的能力。尽管每所学校基础不同,条件不同,但都面临同样的信息化挑战。说到底,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与成效归根结蒂依存于学校内部的自我变革能力,即校长的意识和对变革的积极态度,学校内部的变革实施能力,师生员工对外部、内部环境的敏感性与适应性以及校园文化面向未来的创造力。

猜你喜欢
校园数字化信息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