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批判与共同体重建

2015-01-09 13:07刘奎
读书 2014年2期
关键词:威廉斯田园诗资本主义

刘奎

对于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这位重要的文化批评学者,中国学界并不陌生,他的诸多理论著述,如《文化与社会》、《关键词》、《漫长的革命》等早已译介,并在思想文化界引起过不俗反响。最近译介的《乡村与城市》也是威廉斯重要的理论著作,在该书中威廉斯从分析文学中的乡村与城市出发,对英国近现代以来由资本所主导的文化观和社会经济结构进行了系统批判,揭示出了资本主义所面临的危机并试图寻求解决之道;而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威廉斯在这本书中更多地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这使他关注的问题从文学层面深入到了经济、社会层面,批判了根深蒂固的关于乡村与城市的文化传统,并进而追问其社会基础,尤其是他对感觉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这一理论中介的引入,不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而且还将文学研究、文化批评与社会经济批判结合了起来。

威廉斯的问题意识及其理论方法上的穿透性,首先体现在他对田园诗传统的祛魅过程中。田园诗是各民族古老的文学传统,威廉斯对英国的田园诗传统进行了再历史化,他发现十七、十八世纪的田园诗在传统的面貌下其实掩藏着某些不同于古典田园诗的风格和内容,此时的田园诗往往将乡村描绘成了伊甸园的景观,而乡村现实的贫苦和矛盾、艰辛的劳动者等都被排除在外,而真正的田园诗传统是并不回避这些问题的,可见此时的田园诗传统是对传统的选择性继承。威廉斯对传统这一问题的洞见,可以说与霍布斯·鲍曼所说的“传统的发明”异曲同工:传统所呈现的面貌,其实是基于当下社会需要的一种再创造。

威廉斯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所谓的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尤其是要追问文化形态的社会条件。新的田园诗将乡村乌托邦化,从而将真实的生产屏蔽在读者的视野之外,更为关键的是,它生产出了这样一种假象:维持乡村生活的劳动主要是由自然力量完成的,劳动者是产品的分享者。这就遮蔽了乡村的真实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也改写了真实的历史,这正是作者所要质问的。

由此,威廉斯将文学形式层面的问题追溯到作者的历史意识及时代的情感结构,并进而落实到社会经济等基础层面。但一般从社会经济层面所得出的原因是,随着十六、十七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封建社会趋于解体,田园诗对乡村的风景化是对即将逝去的封建社会的赞美,是对昔日贵族生活的惋惜和留恋。这解释了为何作者忽略了乡村的贫穷和劳工的艰辛的问题,但在威廉斯看来这并非历史真相,真实的原因是农业资本主义发展。对农业资本主义这一社会根源的揭示,倒转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现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认识。

一般的历史叙述都将资本主义的兴起作为瓦解封建社会的原因,因而大多将这两种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对立起来描述,但从农业资本主义的角度来看则并非这么简单。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之间有着极密切的连续性,新兴资产阶级就是地主的另一重身份,他们利用土地和贸易双重牟利,所以,关于圈地运动是瓦解封建制的历史事件这个叙述也并不真实。“整体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封建秩序衰落的故事,而是有关蓬勃发展——而且经常是残酷地蓬勃发展——的故事。”(《乡村与城市》,56页,下引此书只标注页码)可见,威廉斯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期也做出了一些修正。

在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田园诗,其所起的作用就是将这个过程神秘化,其后果则是:“在这些世纪中,如果光看主导阶层的财富的话,这就是一个有关发展和成就的故事,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却是一种形式的统治代替另一种形式的统治:神秘化的封建秩序被另一种神秘化的农业资本主义秩序所取代。”(56页)因而此时的田园诗既是对封建社会的美化,也是对农业资本主义的神秘化。威廉斯通过这种层层剥茧的分析,从而对现代英国诗歌与小说中所确立的乡村形象进行了批判,揭露了资本在现代进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由资本及其社会关系所塑造的虚假意识形态,这并不只是关涉乡村,与城市也密切相关。

如果说田园诗传统是基于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形成的文化传统,那么城乡二元观的形成,则是资本这一因素所导致的另一种虚假意识。在威廉斯看来,正如历史没有断裂一样,城乡也并非是对立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勾连。城市的建立最初是功能性的,它为周边乡村服务,也以乡村为食,但随着贸易和对外征服作用的增强,城市开始具有自生性,从而看起来似乎是自我供养,尤其是现代市场、代理、金融等业务的发展,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面貌也越来越复杂,在人们的观念中也逐渐形成了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与保守、静止的乡村相对,是进步与发展的城市;与和谐、宁静的乡村相对,则是纷乱、喧嚣的城市,城市与乡村互为他者而确立了自身的形象。关于城乡的这种描述,无论是对于历史研究者还是文化批评者来说,都是一种潜在的认知和价值判断模式,但威廉斯追问的是这个模式的历史性和有效性。

针对乡村与城镇对立的文化传统,值得追问的是在关键的经济交易中,到底谁来自乡村这一根本问题。在威廉斯看来,雇农和佃农因为沉重的生活压力,被束缚在田地里,因此,“只有地主和他那拥有继承权的儿子,地主的妻子和她那满怀期待的女儿来城里处理他们必要的事务”(76页)。也就是说地主利用土地的产出在城市投资,而得到的利润则作为进一步掠夺的资本;与此同时,他们往往根据其在都市的遭遇和观感,塑造着城市与乡村的不同形象,这逐渐成为社会的价值尺度和道德标准。因此,对城乡对立的强调,反而掩盖了真实的社会矛盾。

如何理解威廉斯的这一看法呢?事实上,他并不否认城乡之间的矛盾,他反对的是观看这一矛盾的方式。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城市对乡村构成了剥削,这一剥削是通过资本实现的,城市无疑是受益者;而文学是如何呈现这一面向的呢?对于城市进步主义者来说,城市生产力的提高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前景;悲观论者则持批判论调,从而将都市描述为“黑暗之城”,这是我们在小说中常见的关于城市的意象。但进步主义者忽视的是城市内部的矛盾,这也是资本主义所真正面临的危机,即资本在带来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极大提高的同时,产品的分配却极为不均,收益集中于少数资产者手中,从而形成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同时,城市化对原有共同体的破坏、现代分工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等问题,则进一步导致了现代人“主体的退缩”,资本所带来的这些后果正是城市进步论者所漠视的;而悲观论者大多也是基于一种文学想象,不仅忽视了城市里的新生力量,如工人,也无法真正领悟这种新生力量,反而将其作为城市的疾病。无论是哪种城市形象,其实都没有揭露资本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也没有看到城市对乡村的掠夺,反而将乡村描述为一个乐园,从而使得乡村这个苦难之地看起来更为优越一样。威廉斯所做的就是要打破这个幻象,使人们看到,乡村和城市的发展状况,以及文学对二者之间的表述,都是由资本所决定的。endprint

通过对文学中乡村与城市形象和观念的社会分析,消解了既有的关于乡村与城市的文化模式与认知方式的合法性,揭示了资本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真实历史面向,并对资本主义所面临的危机进行了警示。然而,威廉斯也试图从文化传统和文学表述中发现新生的力量,作为建构新的历史远景的资源,这主要体现在如何重建共同体这个问题上。对共同体的追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也是人们寻求身份归属的情感需要。

从历史发展来看,面对农业资本主义对乡村共同体的破坏,是敏感的浪漫主义者最早对此进行了补救,他们确立了现代人的内面,并发现了风景(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风景正是社群和阶级取得认同的方式(温迪·J.达比:《风景与认同》)。但威廉斯则认为,浪漫主义者对风景的观看往往是消费性的,他更关注浪漫主义者“绿色的语言”及这种语言的创造性。浪漫主义者从大自然获得了对抗社会分裂的资源:自然首先意味着一种调节原则,它预示着人类能够对其进行重新设计和控制,其次自然是一种创造原则,从它的创造能力,人们能获得关于同情心的本性,而同情心正是维系共同体的纽带。与诗人对相对抽象的创造性的强调不同,小说家描绘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共同体模式,这是简·奥斯汀笔下的“可知的社群”。可知的社群是以乡村共同体为原型,由于人们面对面接触,其社会关系的实质也很容易判断,因而是一个完整而又显得真实的社群,这种意象在乔治·艾略特等小说家那里得到进一步的发扬。

无论是绿色的语言还是可知的社群,其重构共同体的背景资源其实都是乡村,但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出现了新的可能,这就是由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所开创的话语共同体,威廉斯对话语共同体的强调可能受到了巴赫金的影响,即,将《尤利西斯》放在西方传统独白体小说谱系中,考察其内部交替出现的多重声音:既有个人的也有公众的,还包括城市的声音,这意味着都市经验转化成了一种独特的集体意识,而意识流的语言形式正是集体意识的社会症状,由此,一种新的共同体也呼之欲出:“在那些强烈的主体之间,并且通过它们,一个形而上的或心理的‘共同体被假定了出来,而且就其特性来说这个‘共同体是普适的——哪怕仅仅是在抽象的结构上。”(338页)将都市经验上升为一种新的集体意识,威廉斯为都市形象注入了新的元素,从而改变了现代都市的“黑暗”形象,同时也开创了重建共同体的全新设想。

但威廉斯对于文化层面的这些尝试又多少抱着怀疑的态度,他认为浪漫主义的绿色语言难免有逃避社会现实的嫌疑,而“可知的社群”则带有小说家道德姿态的印迹,这种道德姿态正是由统治者的教育所确立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威廉斯自身思想的某些转变,由于受到阿诺德(M.Arnold)和利维斯(F.R.Leavis)较深的影响,他早期主要还是试图寻找某种伟大的文化传统,如在《文化与社会:一七八零——一九五零》中,他的共同体设想还是对阿诺德以文化替代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同时他对马克思的文化观也做了较多的批判,重点强调了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但在《乡村与城市》中,他却表现出了对文化这一方式的怀疑,他此时的观点更接近阿尔都塞,从生产条件的再生产的角度,强调意识形态所发挥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意识形态不仅具有虚假性,而且需要历史化的批判。威廉斯对文化传统的批判正是从这个角度切入,并最终追溯到了经济基础的层面,而他对文化建构共同体能力的怀疑,既显示在他对绿色语言与可知社群的质疑,也从他对其他新生力量的强调显示出来。如他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看到了新的集体精神的生成,同时,他也注意到了集体意识所带来的后果,除了融合的一面外,还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但他不仅没有回避这些冲突,反而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他认为这种否定的力量可能转化为积极的行动,因而具有革命性,如工人运动,这样威廉斯的共同体设想就不再是停留于文化领域的理论设想,而具有了社会实践性。

威廉斯这种将文学研究、文化批判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视野和方法,对于我们重新思考中国现代问题有较多的启发:这不仅在于他对乡村与城市的思考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当代的城镇化问题和资本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威廉斯对认知视角的强调,以及他对英国文化传统的再历史化批评,有助于我们对现代这一知识和文化装置的再反思。

(《乡村与城市》,〔英〕雷蒙·威廉斯著,韩子满等译,商务印书馆二零一三年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威廉斯田园诗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田园诗
雷蒙·威廉斯“文化革命”观发微
田园诗,走向细微处
妈妈的红沙发
田园诗苑
浅谈田园诗的创新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重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