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
我说过,往事如在暗夜中提着灯笼行走,移动着一个又一个光圈,沿途看见你能看见的,感受你看不见的。
俄国出生的美籍小说家纳博科夫说得比我好:人生如一道短暂的光缝,介于两片黑暗的永恒之间。他说的两片黑暗,一片指出生以前,一片是死亡以后,境界非常阔大。
奥地利的作家茨威格说得更好,一生中记得住的日子比平常的日子亮度更强。写回忆录的人使这一连串互相隔离的闪光互相接近,形成大块光域,与芸芸众生共享,像兴奋的沐浴者共享闪亮的海水。我从来没有梦想过这个与众生共享的场景,也只有世界级的大文豪才当之无愧。
我仔细回味这些话。芸芸众生,有些人似乎从来没有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发现亮点,他的背景一片漆黑,他似乎浑浑噩噩地活过来、活下去,他似乎也有他自己的幸福,但是你跟这样的人从来不能分享什么、共享什么,你不能进入他的世界,他也不能进入你的世界。这样的人不写回忆录,多半也不读别人的回忆录。
另外有一些人,他能够回顾那个时间的黑渊,看见许多闪烁不定的萤火,很远,很渺茫。他不知道把这些光点放大,因之,他自己和我们都无法进入。你很难听到他讲自己的故事,或者他所有的故事都庸俗乏味,使你怀疑他怎么值得那样活过来,我们当然也不愿意跟着他的回忆走进去。这样的人即使写回忆录,也没有暗夜独行在荒野中望见篝火的那种张力。
如此这般,能够写回忆录的人就少了,能够写出可读性很强的回忆录,就更少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应该勇敢地投入,填补空隙。这时候你会发现写回忆录也许不难,只要注意跟那些人不同就好了。
我的四卷回忆录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简体字本,正赶上中国大陆的读书人重视历史和思想的著述,很受注意,前后有多家媒体访问我,逼问出一些新的思考、新的表述。然后,大陆上的文友推荐几种外国作家的回忆录给我看,我发现许多地方心同理同,论修辞还是人家好。
奥地利大作家茨威格说,他写回忆录具备最优越的条件:“那剧烈的地震三次摧毁了我的家园生活,使我和过去脱离了任何关系,戏剧性的激烈动荡把我抛入一片空虚。……恰恰是流离失所的人才会获得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自由。我成了时代的编年史上最大胜利的见证人。”
最近《世界日报》副刊以“幸运”为题征文,我思索我的幸运是什么。我想,我的“幸运”第一是离开家乡,没有让饥荒、传染病、偏激思想毁了我。第二是离开中国大陆,没有让“镇反”、“文革”毁了我。第三是离开台湾,没有让忧郁症、精神分裂毁了我。我很悲哀地发现,我的幸运居然是失去一切。那么我的生存意义安在?那就是,我得到茨威格所说的自由,充任时代的见证人。
我在我的回忆录第三卷《关山夺路》的后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再表白一次,我不能说跟别人一样的话。当年作家说话,常跟毛先生不一样,常跟蒋先生不一样,我们的同行因此付出多少代价!大家衣带渐宽终不悔。到了今天,朝代也改了,人也老了,儿女也变成外国人了,为什么还要做学舌的鹦鹉?为名?为利?为情?为义?还是因为不争气?”
苏俄的大作家爱伦堡说:只有在完全太平的年代才宜于缅怀过去。完全太平?黄河清?文王兴?我等不及了,我只能投入透支的太平,幻觉的太平,高利贷租来的太平。茨威格说:“我正在绝望中写我的回忆录。”我不知道他的绝望是什么,我只知道,只有“一切放下”才是你写回忆录的时候。你放弃了以前那些效忠的对象,最后对芸芸众生效忠,为他们做时代的见证人。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我想这就是“绝望”的定义。
茨威格和爱伦堡的感受,居然也是我的感受,令人惊异。他们表达的方式又令我羡慕。
“这是晚霞,还是朝霞?自然界这种光线的混合持续不久,半小时或一小时。但历史并不这样匆促。我在双重光线的结合中长大,并在其中度过一生。”这是他的人生,也是我的人生,到了我的口中笔下:“对日抗战时期,我曾经在日本军队的占领区生活,也在抗战的大后方生活。内战时期,我参加国军,看见国民党的巅峰状态,也看见共产党的全面胜利,我做过俘虏,进过解放区。抗战时期,我受国民党的战时教育,受专制思想的洗礼,后来到台湾,在时代潮流冲刷之下,我又在民主自由的思想里解构,经过大寒大热,大破大立。这些年,咱们中国一再分成两半,日本军一半,抗日军一半;国民党一半,共产党一半;专制思想一半,自由思想一半;传统一半,西化一半;农业社会一半,商业社会一半:由这一半到那一半,或者由那一半到这一半。有人只看见一半,我亲眼看见两半,我的经历很完整,我想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教我做个见证。”
那几位世界知名的作家也都以见证人自许:“在历史的长途上布满了峡谷和深渊,因而人们需要那能把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衔接起来的桥梁,即使是一些脆弱的小桥也好。”我在响应访问的时候多说了几句:“大陆上的读者见过大场面,读过大文章,他们的见闻阅历大大地超过我。可是那些年,我觉得他们怎么好像装在一艘很大的潜水艇里,深入海底,自给自足,与外界隔绝。一旦这艘潜艇浮出水面,外面的一只海鸥,一叶浮萍,都值得他看,都应该有人指给他看。我和他们活在同一时间,另一空间,一旦能够交通,但愿互诉衷肠。我并没有什么奇迹,什么秘密,但是,我司空见惯的,他们也许惊叹诧异,我理所当然的,他们也许不可思议,我百思不解的,他们也许早已成竹在胸了。这是两个世界叠合过程中必经的阶段,我的书可以有一点小小的贡献。”
爱伦堡在他的回忆录里说,契诃夫死后才十年,那些认识他的人就在争论他的眼睛到底是什么颜色,是褐色的、灰色的还是天蓝色的。爱伦堡捕捉了无数小掌故,使他的回忆录趣味盎然,我也采用相似的写法。说到回忆录的真实性,我承认“所见异词,所闻异词,所传闻异词”。但是我也说有主观上的真实,有客观上的真实,也许客观的真实就是无数主观真实之总和。
当然,我们不能说,契诃夫的眼睛的颜色是褐色、灰色、天蓝色的总和。但是可以有另外一种情形:一个中国人,他的眼睛是白的,但是有人看见他的眼睛是黄的,那时他得了黄疸病,有人看见他的眼睛是红的,那时他刚刚哭过。所以说,这个中国人的眼睛曾经是红的,曾经是黄的,经常是白的。这就是客观的真实。我写回忆录,只要我所受如此,所想如此,所行所识如此,我就不辞讥笑,不顾怀疑,不避质问,不怕人微言轻,勇敢地提出来,希望有补那客观的真实于万一。
我又说:我写人生三书,回忆录四卷,暗中面对与我年龄梯次不同的人,与我生活环境不同的人,与我历史经验不同的人,我心中一直跟这些人对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牢笼,都想敲响高墙让隔墙的耳朵听见,我已知道你们的经验,让我说出我的经验,我已说出我的看法,请问你的看法?我一直觉得你是为了我活着,我也在为你活着,有一天互通有无,补对方之不足,相同固然互相安慰,相异也可以互相补充。
五十年代,我还是一个文艺小青年的时候,指导我写作的张道藩先生一再叮咛,“文章是别人的好”,他的意思是劝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文章。张道藩、罗家伦、余纪忠,这几位先进大贤,都曾经在我的文稿上留下他们的手泽。后来我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加以延伸,它不但是我写作的态度,也是我阅读的态度。现在,回忆录在三联书店出版,得到许多文字因缘,我又深深地回味了这句话,看来像是俏皮话,其实也有严肃的含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