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士良创制黄连温胆汤类方6种

2015-01-09 05:13:29翟金海花海兵
江苏中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温胆竹茹温胆汤

翟金海 花海兵 袁 保

(江阴市中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袁士良创制黄连温胆汤类方6种

翟金海 花海兵 袁 保

(江阴市中医院,江苏江阴214400)

袁士良主任中医师常以“清化立论”指导临床,尤其善用黄连温胆汤,制定了多首类方,如:加味温胆汤、柴芩清胆汤、温胆安神汤、温胆衍宗汤、温胆地黄汤、温胆降压汤等,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收效良好。

黄连温胆汤 治疗应用 名医经验

袁士良主任中医师是江苏省名中医,工作所在地江苏省江阴地区,是澄江医派的发源地,袁师是澄江医派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在其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点,常以“清化立论”指导临床[1],尤其善用黄连温胆汤,业内有“袁温胆”之称,制定了多首类方,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收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1 加味温胆汤

方药组成:黄连3g,陈皮6g,茯苓15g,制半夏10g,炒枳壳10g,姜竹茹6g,丹参15g,制黄精10g,生山楂30g,决明子30g,干荷叶10g,益母草15g。

该方主要用来治疗脂肪肝和高脂血症。袁师认为此类患者大都过食肥甘,痰浊内生,蕴而化热,化火伤阴,或阻滞气机,血蕴不畅,痰瘀互结。症见:乏力,头晕,口干,口苦,舌苔黄厚腻、质红或偏暗,脉滑。该方以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为主,加上制黄精、生山楂、决明子、干荷叶降血脂;丹参、益母草活血清热,袁师特别指出益母草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血脂和血压的作用,是该方的主药之一。该方也体现了袁师的主要学术思想[2]。

2 柴芩清胆汤

方药组成:炒柴胡10g,炒黄芩10g,黄连3g,陈皮6g,茯苓15g,制半夏10g,炒枳壳10g,姜竹茹6g,生甘草3g。

该方主要用于治疗属少阳湿热证之肝胆及脾胃疾病、眩晕症等多种疾病。全方由小柴胡汤去人参、生姜、大枣合黄连温胆汤而成,因痰热内盛,暂不宜人参之壅补。痰热阻于中焦,复加肝经郁火不解,症见:乏力,眩晕,耳鸣,心烦不寐,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质红,脉弦滑。该方以黄连温胆汤清化中焦痰热,以小柴胡汤清解肝经郁热,痰热化,郁火解,则诸症可解。临证应权衡痰热与肝经郁火的轻重主次,或加夏枯草、栀子、丹皮、白芍增强清肝火之力,或加香附、郁金、合欢花增强解郁安神之力,或加浙贝母、瓜蒌、苍术、姜厚朴增强清化痰湿之力。

3 温胆安神汤

方药组成:川连3g,姜半夏6g,姜竹茹6g,炒枳壳 10g,茯苓 15g,生甘草 3g,炒酸枣仁 30g,知母10g,川芎6g,珍珠母30g,磁石20g,合欢花15g,紫丹参15g。

该方主要用于治疗痰热阴虚型不寐,该证型是江阴地区失眠患者的主要证型。袁师认为江阴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水平较高,过食肥甘厚味,酿生痰热;工作压力大,情志不畅,肝气郁结,上炎扰心。痰热、肝火易于耗伤阴血。经常熬夜,失眠后夜间睡眠时间减少,加重了人体阴液的损伤。该方以黄连温胆汤清化痰热,酸枣仁汤养血调肝清热,再加珍珠母、磁石重镇安神,合欢花解郁安神,紫丹参清心安神,凉血活血,还可以防治痰热阻滞导致的瘀血兼夹证。具体运用中,还要分清痰热、阴虚的轻重,或清化痰热为主,伍以补养阴血,重镇安神;或以养心安神为主,佐以清化痰热。该方组方合理,为治疗江阴地区不寐患者的效方。

4 温胆衍宗汤

方药组成:川连3g,姜半夏6g,姜竹茹6g,炒枳壳10g,茯苓15g,生甘草3g,炒苍术10g,丹参15g,车前子15g,菟丝子15g,枸杞子10g,覆盆子10g,五味子10g。

该方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壅于中上,肾阳亏于下焦的病证。痰热蕴结日久,痰饮为阴邪,易于耗伤人体阳气,又热邪壅于中上,不能下降,则下元阳气不能化生,形成阳虚夹痰热证。“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温补肾中阳气,不仅有利于补益耗伤的阳气,而且有利于痰饮之邪的清化。袁师指出江阴地区气候湿热,温补阳气不宜采用肾气丸等温燥补剂,五子衍宗丸温而不燥,阴阳平补,补泻兼施,尤其适用于痰湿之体兼有阳气不足之证候。该方多用于治疗肥胖症患者,痰湿之体,蕴而化热,非黄连温胆汤之清化不可,五子衍宗补火生土,土旺则痰湿自化,此为治本之法。药理研究显示菟丝子、枸杞子、车前子、丹参、苍术皆有较好的减肥作用。该方还可以用于治疗阳痿属于痰热证之患者。袁师指出临证所见阳痿患者,痰湿之体较多,应重视清化痰热法的运用,同时配以解郁理气,补益肾精,令痰热清,络脉通,肾元复,则性功能自然恢复。如仅仅温补肾阳,而不重视痰热、瘀血、气郁等实邪的清除,疗效一般不够理想。

5 温胆地黄汤

方药组成:川连3g,姜半夏6g,姜竹茹6g,炒枳壳10g,茯苓15g,生甘草3g,生地15g,山萸肉12g,淮山药15g,泽泻10g,丹皮10g。

该方主要用于治疗痰热伤阴证。痰湿蕴而化热,易于耗伤阴液,形成痰热阴虚证。症见:乏力,眩晕,耳鸣,心烦不寐,午后烘火,面色潮红,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质干红,有裂纹,脉弦细滑。可用于治疗不寐、肥胖等多种疾病。具体治疗一般先清化痰热之邪实,再养阴为主兼化痰热,痰热化,则专于滋阴降火。

6 温胆降压汤

方药组成:川连3g,姜半夏6g,姜竹茹6g,炒枳壳10g,茯苓15g,生甘草3g,天麻10g,川牛膝15g,夏枯草15g,珍珠母30g。

该方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内蕴所致的高血压。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的病因众多,其中过食肥甘、嗜酒或本为痰湿之体等可致血压升高,痰湿上扰清窍头晕头重,头昏迷蒙甚则泛呕痰涎诸症。清化痰热,可使血脉通畅,再配伍平肝清肝之品,疗效较好。

7 典型病例

王某,女,43岁。2013年6月12日诊。

患者不寐3月余。失眠梦多,烦躁,汗多,以上半身为主,不易入睡,睡后易醒,纳可,小便黄赤,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滑。辨为痰热内扰证。治以清化痰热,养心安神。予以温胆安神汤。处方:

川连3g,姜半夏6g,姜竹茹6g,炒枳壳10g,茯苓15g,生甘草3g,炒酸枣仁30g,知母10g,川芎6g,珍珠母30g,磁石20g,合欢花15g,紫丹参15g。7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诉服药后睡眠质量显著好转,口苦不显,多汗出好转,但感面红烘火,性情急躁,午后明显,舌苔薄黄微腻、舌红而干,脉细弦小滑。辨证属阴虚火旺,兼夹痰热。治以滋阴降火,兼化痰热。方以温胆地黄汤加减。处方:

川连3g,姜半夏6g,姜竹茹6g,炒枳壳10g,茯苓15g,生甘草3g,知母10g,炒黄柏10g,生地15g,山萸肉12g,淮山药15g,泽泻10g,丹皮10g,夏枯草15g,珍珠母30g。10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患者基本可以安睡,唯口干、面色潮红尚存。以六味地黄丸善后。

按:江阴地区,地处东南,气候温热,为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水平较高,久食肥甘,内生痰湿,蕴而化热,灼伤阴液,阴虚则火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所愿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心肝火旺,灼伤阴液。初以清化痰热,养心安神,兼以养阴,镇心安神。后痰热渐清,阴虚火旺兼显,治以滋阴降火,兼化痰热。再以养阴固本善后。因辨证精确,治法得当,故收效迅速。

[1] 花海兵,向培,夏秋钰,等.袁士良清化立论诊疗经验述要.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6):122

[2] 花海兵,向培,夏秋钰.袁士良中医临床诊疗经验撷菁.江苏中医药,2013,45(4):18

R289.5

A

1672-397X(2015)01-0060-02

翟金海(1981-),男,医学博士,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脾胃病。

花海兵,850190469@qq.com

2014-05-29

编辑:傅如海

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1)80号];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09)69号]

猜你喜欢
温胆竹茹温胆汤
经典名方橘皮竹茹汤历史文献考证与分析*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基层中医药(2022年1期)2022-07-22 07:21:54
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气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痰火扰心型)的临床观察
以《中国药典》为引考证竹茹止血功能
经典名方温胆汤的研究进展
单兆伟运用温胆汤经验
温胆汤在现代医学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The Mechanism of Regulating Leptin Resistance in Obesity and the In fluence of Adjusting Methylation of OB-R,POMC Gene Promoter of Wendan Decoction (温胆汤)
总裁出场自带水军
桃之夭夭B(2018年3期)2018-04-21 07: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