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江南
战争催生的发明
◎文/欧阳江南
16世纪,欧州战火迭起。当时,军队中大部分外科医生是由理发师兼任的,医学水平很低,医生也未经过正式训练,因此,治疗措施十分简单粗暴。伤员中受伤最多的是枪弹伤,人们防止感染的办法是取出弹头后,向伤口内施以“解毒剂”,即把烧沸的油倒入伤口,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消毒”,二是用油来封闭伤口。但是,经受这种疗法的伤员,不仅要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且往往伤情加重,有的甚至丧命。
法国医生安布罗斯·巴雷从1536年到1545年间,多次从事战地医疗工作。开始,他也是按照灌沸油的方法来治疗枪伤。一天,从阵地上送来一大批负伤的士兵,可是油却用完了。怎么办呢?他自己动手配制了用蛋黄、松节油等混和而成的消毒剂,代替沸油注入士兵们的伤口。
手术结束后,伤员们安然入睡,巴雷却难以入眠,十分担心伤员的伤口情况。第二天早晨,出乎意料,经他治疗的伤兵的伤情大有好转。巴雷恍然大悟:这次歪打正着的实践证明以前的治疗方法是荒谬的!从此,巴雷带头革除了沸油治疗法,将战地外科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位对西医学发展具有卓越贡献的巴雷医生,被后人誉为“近代外科医学之父”。
1941年7月,法西斯德国以30万重兵封锁了苏联列宁格勒。当时,除了饥饿威胁,人们还面临着一种危险的疾病—坏血病。预防和治疗坏血病,必须要有维生素C,而列宁格勒市近郊生长的针叶树恰好可以作为生产维生素C的原料。因此,列宁格勒市执委会要求全市各果品蔬菜农场,每天向酒厂和维生素工厂提供30吨针叶树枝,以保证这些厂家每天生产出200多万份针叶树浸液。
这些救命的针叶树浸液使列宁格勒这座被封闭的城市没有出现因坏血病而丧生的人。
到了年底,该市军民由于食品中蛋白质不足,又出现了一种可怕的疾病—营养不良症,死亡率很高。可是,在铁桶般被包围着的列宁格勒,到哪里去寻找奶、肉、鱼、蛋等高蛋白食品呢?
还是科学家有办法。他们知道,用锯末制成的酵母中含有大量蛋白质。于是,他们先将锯末用硫酸溶液进行酸性水解,然后用石灰中和,再经过一番处理,就获得了葡萄糖溶液。以这种多次澄清的溶液作为培养基,把由水解获得的酵母因子置于其中,便得到了压缩酵母。这些酵母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B2,蛋白质的含量也达到了50%。用酵母对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试验性治疗,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挽救了数十万患者的生命。
接着,许多市民特别是前线的士兵,由于缺乏雄生素A,患了夜盲症。这种病在军中的蔓延严重影响了战斗任务的完成。面对这种情况,科学家们制定了用野生植物生产罐头的措施,随之夜盲症被征服了。
1948年5月,德军的封锁被粉碎了,但是列宁格勒的军民却永远不会忘记,在那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科学家们所建立的不朽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