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治疗老年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2015-01-09 00:13余晓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1期
关键词:麦布辛伐他汀脂蛋白

余晓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28

血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由于临床对老年人调脂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对药物安全性的担心,导致血脂异常患者未能进行有效治疗或长期治疗。老年患者由于多病共存、合并使用多种药物,过度担心他汀类药物的肝肾毒性,因此在门诊工作中尝试使用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来治疗老年血脂异常,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以及对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血脂异常老年患者15例,男3例,女12例,年龄60~80岁,平均(70.7±6.11)岁。入选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清总胆固醇(TC)≥6.22mmol/L、血清三酰甘油(TG)≥2.26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4mmol/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肾脏疾病引起的血脂代谢异常除外。这15例患者中11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2例合并心绞痛、2例合并2型糖尿病。血脂的危险分层为中高危组。控制患者的饮食,给予辛伐他汀10mg(20mg/片)每晚1次,依折麦布5mg(10mg/片)每天早晨1次,疗程4周,并停用影响血脂代谢的其他药物,治疗前后均检测肝转氨酶(ALT、AST)肾功能(BUN、Cr)和肌酸激酶(CK)。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数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痛、便秘、胃肠胀气、疲乏无力和肌肉酸痛等现象。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均在正常范围。治疗4周后患者的血脂TC、TG、LDL-C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HDL-C亦有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治疗血脂异常最主要目的是防治冠心病,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调脂治疗首先要使LDL-C达标。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1]。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在内皮下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LDL),巨噬细胞吞噬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地增多、融合,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辛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此外还可抑制VLDL的合成。因此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TC、LDL-C和apoB,也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此外,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依折麦布是目前应用临床的惟一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它可以选择性抑制NPC1L1的活性从而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减少胆固醇向肝脏的释放,促进肝脏LDL受体的合成,又加速LDL的代谢。所以两者的作用机制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时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降胆固醇作用。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加之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已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降脂药物的剂量选择需要个体化,起始剂量不宜过大。已有较多的临床试验观察了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的降脂效果和安全性[2],依折麦布与低剂量他汀联合治疗使降脂疗效大大提高,达到高剂量他汀的效果,但无大剂量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研究显示[3],与10mg/日的剂量相比,服用依折麦布5mg/日时即可发挥大部分降胆固醇疗效。

本临床资料显示,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轻度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尤其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幅达到40%。同时剂量减半后患者的医疗支出减少,大大提高长期调脂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临床医生在处理血脂代谢异常患者时,除了需要加强医患沟通,普及相关防治知识外,药物处方时还必须考虑长期用药的经济压力,并且尽量选用降脂作用明确,长期服用耐受性好的药物,对老年特殊人群尤应注意,保证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临床获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防治异常指南2007[J]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2 赵水平.血脂异常临床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40-247.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11[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6-9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28

血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由于临床对老年人调脂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对药物安全性的担心,导致血脂异常患者未能进行有效治疗或长期治疗。老年患者由于多病共存、合并使用多种药物,过度担心他汀类药物的肝肾毒性,因此在门诊工作中尝试使用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来治疗老年血脂异常,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以及对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血脂异常老年患者15例,男3例,女12例,年龄60~80岁,平均(70.7±6.11)岁。入选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清总胆固醇(TC)≥6.22mmol/L、血清三酰甘油(TG)≥2.26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4mmol/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肾脏疾病引起的血脂代谢异常除外。这15例患者中11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2例合并心绞痛、2例合并2型糖尿病。血脂的危险分层为中高危组。控制患者的饮食,给予辛伐他汀10mg(20mg/片)每晚1次,依折麦布5mg(10mg/片)每天早晨1次,疗程4周,并停用影响血脂代谢的其他药物,治疗前后均检测肝转氨酶(ALT、AST)肾功能(BUN、Cr)和肌酸激酶(CK)。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数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痛、便秘、胃肠胀气、疲乏无力和肌肉酸痛等现象。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均在正常范围。治疗4周后患者的血脂TC、TG、LDL-C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HDL-C亦有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治疗血脂异常最主要目的是防治冠心病,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调脂治疗首先要使LDL-C达标。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1]。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在内皮下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LDL),巨噬细胞吞噬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地增多、融合,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辛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此外还可抑制VLDL的合成。因此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TC、LDL-C和apoB,也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此外,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依折麦布是目前应用临床的惟一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它可以选择性抑制NPC1L1的活性从而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减少胆固醇向肝脏的释放,促进肝脏LDL受体的合成,又加速LDL的代谢。所以两者的作用机制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时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降胆固醇作用。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加之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已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降脂药物的剂量选择需要个体化,起始剂量不宜过大。已有较多的临床试验观察了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的降脂效果和安全性[2],依折麦布与低剂量他汀联合治疗使降脂疗效大大提高,达到高剂量他汀的效果,但无大剂量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研究显示[3],与10mg/日的剂量相比,服用依折麦布5mg/日时即可发挥大部分降胆固醇疗效。

本临床资料显示,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轻度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尤其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幅达到40%。同时剂量减半后患者的医疗支出减少,大大提高长期调脂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临床医生在处理血脂代谢异常患者时,除了需要加强医患沟通,普及相关防治知识外,药物处方时还必须考虑长期用药的经济压力,并且尽量选用降脂作用明确,长期服用耐受性好的药物,对老年特殊人群尤应注意,保证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临床获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防治异常指南2007[J]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2 赵水平.血脂异常临床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40-247.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11[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6-9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1.28

血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由于临床对老年人调脂治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对药物安全性的担心,导致血脂异常患者未能进行有效治疗或长期治疗。老年患者由于多病共存、合并使用多种药物,过度担心他汀类药物的肝肾毒性,因此在门诊工作中尝试使用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来治疗老年血脂异常,观察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以及对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血脂异常老年患者15例,男3例,女12例,年龄60~80岁,平均(70.7±6.11)岁。入选患者的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血清总胆固醇(TC)≥6.22mmol/L、血清三酰甘油(TG)≥2.26mmol/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4mmol/L、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肾脏疾病引起的血脂代谢异常除外。这15例患者中11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缺血性脑卒中、2例合并心绞痛、2例合并2型糖尿病。血脂的危险分层为中高危组。控制患者的饮食,给予辛伐他汀10mg(20mg/片)每晚1次,依折麦布5mg(10mg/片)每天早晨1次,疗程4周,并停用影响血脂代谢的其他药物,治疗前后均检测肝转氨酶(ALT、AST)肾功能(BUN、Cr)和肌酸激酶(CK)。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数资料均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腹痛、便秘、胃肠胀气、疲乏无力和肌肉酸痛等现象。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均在正常范围。治疗4周后患者的血脂TC、TG、LDL-C和治疗前相比有明显下降,HDL-C亦有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讨 论

治疗血脂异常最主要目的是防治冠心病,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调脂治疗首先要使LDL-C达标。LDL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1]。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在内皮下滞留的LDL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LDL),巨噬细胞吞噬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不断地增多、融合,构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脂质危险因素。辛伐他汀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的活性,继而上调细胞表面LDL受体,加速血浆LDL的分解代谢,此外还可抑制VLDL的合成。因此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TC、LDL-C和apoB,也降低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此外,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等作用。依折麦布是目前应用临床的惟一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它可以选择性抑制NPC1L1的活性从而减少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减少胆固醇向肝脏的释放,促进肝脏LDL受体的合成,又加速LDL的代谢。所以两者的作用机制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时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降胆固醇作用。由于老年患者往往多病共存,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加之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已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因此降脂药物的剂量选择需要个体化,起始剂量不宜过大。已有较多的临床试验观察了依折麦布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的降脂效果和安全性[2],依折麦布与低剂量他汀联合治疗使降脂疗效大大提高,达到高剂量他汀的效果,但无大剂量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研究显示[3],与10mg/日的剂量相比,服用依折麦布5mg/日时即可发挥大部分降胆固醇疗效。

本临床资料显示,辛伐他汀10mg联合依折麦布5mg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轻度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尤其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幅达到40%。同时剂量减半后患者的医疗支出减少,大大提高长期调脂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临床医生在处理血脂代谢异常患者时,除了需要加强医患沟通,普及相关防治知识外,药物处方时还必须考虑长期用药的经济压力,并且尽量选用降脂作用明确,长期服用耐受性好的药物,对老年特殊人群尤应注意,保证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临床获益。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防治异常指南2007[J]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2 赵水平.血脂异常临床防治[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40-247.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和共识2011[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86-99.

猜你喜欢
麦布辛伐他汀脂蛋白
超临界CO2抗溶剂法制备依折麦布颗粒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泡沫细胞形成的作用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