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深处,芳菲华年共度

2015-01-09 01:18代连华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5年9期
关键词:佩兰性灵芳菲

◎代连华

随园深处,芳菲华年共度

◎代连华

乾隆四年,朝廷科考。寂静森严的考场内,一位儒雅俊秀的书生挥笔写下“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佳句,并以此中进士,之后开始外调做官。此人便是浙江考生袁枚。

颇有抱负的袁枚,很是清正廉洁。官场之中的尔虞我诈,终究让他很不适应。几年后,袁枚以奉养母亲为由辞去官职,携家人定居随园。

袁枚主张写诗著文应以“性灵”为主,不要模拟复古。为此,袁枚在随园兴办学堂,对前来讨教者虚心指导。

有青阳学子陈蔚,喜读书,但家境贫穷且资质愚钝,几次投师无门,于是有人介绍他去随园。

当风尘仆仆的陈蔚赶到随园后,立即被其中浓浓的学习氛围感染。看着自己破旧的衣衫,陈蔚不敢开口求学。

博学儒雅的袁枚缓缓走过来,他郑重地邀请他入园学习。那一刻,陈蔚暗暗发誓,唯有勤学以谢师恩。从声情并茂吟诵诗歌,再到平仄、押韵及对仗,袁枚耐心讲解,而陈蔚则笨鸟慢飞,渐渐悟出性灵学派的真义。

有名师指点,加上陈蔚苦学,很快便能吟出“深院不知春色早,忽惊墙外卖花声”的佳句。而陈蔚之兄也受其影响,来到随园里学习。寒来暑往,岁月更迭,从孤陋寡闻的乡村少年,再到才华横溢的青年学者,兄弟二人在袁枚指导下华丽转身,且佳作连连。

随着门下弟子渐多,随园声名远播,不仅吸引了众多求学者,也吸引了很多爱书之人。

一个细雨绵绵的午后,来了一位黄姓学生,此人在园外徘徊多时,想向袁枚借书。黄生虽喜读书,但家徒四壁,生活尚无着落,何谈读书。读书难,借书更难,谁会借书给一个清贫如洗的书生呢?几番踌躇后,黄生终于开口了。

“我会好生保管,绝不遗失书籍”,衣衫单薄、瑟瑟发抖的黄生嗫嚅着说。眼前的黄生像极了少年时求学的自己,深有感触的袁枚爽快地答应了。

黄生站在书房里,望着琳琅满目的书籍,眼里满是求知的渴望。他总是宁肯自己淋雨,也要保护好书籍,黄生谦卑的求学态度深深感染了袁枚。于是他提笔写下名句“书非借不能读也”,洋洋洒洒的《黄生借书说》的字里行间都透着殷殷希望。

身为师者,袁枚懂得“人非生而知之者”,故而传道授业解惑,不分鸿儒白丁,不问年龄大小。

人称神童的龚姓少年只有12岁,初入随园便好炫耀才学。众弟子怒其傲慢,纷纷请求大师将其逐之。袁枚爱其才,并不加以惩戒,还亲自照顾其饮食起居,每天悉心授学。龚姓少年渐渐收敛孤傲品性,用心求学,后来参加乡试,以“天香满院娱清昼,一任泥深断客踪”扬名。

四季更迭,而随园深处风声、雨声、读书声不绝于耳。袁枚提携鼓励求学者,身边人更是耳濡目染。袁家三姐妹都以哥哥为榜样,吟诗作文皆不逊须眉。

袁枚门下弟子众多,才学有时却不及女子,这让袁枚在感慨之余突发奇想,何不招收女弟子呢?袁枚的提议得到妹妹们的支持,却遭到守旧文人的嘲讽。

随园里姹紫嫣红花开得正盛,而行走其间的袁枚却双眉紧蹙。本就因性灵学说而饱受争议的他,因提倡女子有德也要有才的思想,再次被置于风口浪尖。

遥望天边朵朵白云,舒卷自如散淡随意,而自己的人生却步步维艰。就在袁枚想放弃招收女弟子时,他收到了一封散发着兰花香的信笺:“慕公名字读公诗,海内人人望见迟……愿买杭州丝五色,丝丝亲自绣袁丝。”

常熟女子席佩兰,自小熟读诗书且颇具才情,她的夫君又是袁枚弟子,于是在夫君的鼓励下修书与袁枚,愿入其门下。

袁枚不顾山高水远亲自去常熟,终于见到席佩兰,在她写下“声价自经椽笔定,扫眉笔上也生花”时,开心地收下了这位女弟子。席佩兰虚心求教,每有新作,都会恭敬地抄下来寄至随园请老师指点。短短几年间,席佩兰的诗作字字出于性灵,不拾古人牙慧,成为清代著名女诗人。

随园如一座文学殿堂,一批批弟子怀揣满腹才华从这里走出去,如恩师袁枚般继续传播知识。试问桃李满天下,何须堂前再种花。

一窗昏晓送走流年,随园深处却滋生着勃勃生机。已是花甲之年的袁枚端坐案前,檀香悠悠,青灯相伴,一部《随园诗话》在笔下悄然诞生。

《随园诗话》收录了袁枚对诗歌的诸多理念,为了提高并鼓励后世女子的学习热情,袁枚也将女弟子们的佳作收录其中。轻灵淡雅的《随园诗话》如缕缕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不曾师出名门,却桃李满天下;不曾名利加身,却受世人瞩目;不慕官来不羡仙,爱读诗书爱恋花,一代才子袁枚,是真名士且风流。

光阴如水漫过喧嚣尘世,随园风景依旧。而随园深处依稀听得大师袁枚如往昔般,滔滔不绝引经据典,且与桃李芳菲度流年。

猜你喜欢
佩兰性灵芳菲
王永收
清暑祛湿话佩兰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一梦芳菲
建构“性灵”山水
返璞归真 独抒性灵
你是好男人
法媒称佩兰在亚洲“获新生”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