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杰
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实施高职教育学历教育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论述了“双证融通”的必要性,针对高职“双证融通”面临的瓶颈,提出了高职推行“双证融通”的对策。
关键词:双证融通;高职院校;瓶颈;对策
一、高职成教“双证融通”面临的瓶颈
(一)就业准入制度执行不力,阻碍了高职“双证融通”的发展。我国虽然已颁布了《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对规范用工行为和劳动力市场起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家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劳动准入制度,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还没有对就业者普遍提出必须具有职业资格的限制要求,劳动执法部门对当前违法用工企业的处罚不及时、处罚力度不够,导致劳动者不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同样可以就业的现象,影响了高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积极性。
(二)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不严,降低了“双证融通”的积极性。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人员。于是,在个别地方出现以经济效益为主,以牺牲鉴定质量换取职业技能鉴定的数量,鉴定搞形式,走过场,证书管理不力等现象。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和可信度,而且使职业资格证书失去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使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度不高,从而降低了高职学院推行“双证融通”的积极性。
(三)职业资格标准开发落后于就业需求,影响了“双证融通”实行。伴随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新型岗位和新职业的出现,目前一些职业(工种)的考核标准明显滞后,内容陈旧、狭窄,难以适应产业、行业、职业和实际生产技术技能发展的要求,无法适应企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二、推行高职成教“双证融通”的对策
(一)加大执法力度,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劳动法》有关规定:“对于国家规定必须具备相应职业资格才能上岗的技术工种,如用人单位招收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的人员,劳动机构应依法查处,并责令改正”。针对用人单位“有证不用,有证无岗,无证上岗”的不规范用工行为,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推行国家职业标准。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行业和企事业的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规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行为。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严惩违法、违章用工,把“先培训,后就业,先持证,后上岗”的就业准入政策落到实处。
(二)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一方面,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定有关要求,对鉴定机构贯彻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有关法规、规章和政策,执行国家职业标准、考务管理以及证书管理等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加强管理,对质量督导人员实行委派制,对职业技能鉴定所(站)实行年报年检制度,对考评人员实行聘任制;坚持“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障体系,从制度管理、组织实施、队伍建设上严把质量关。另一方面,高职学院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切实加强以就业为导向意识,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市场上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工艺、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三)加强对职业标准的研究和开发。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很多岗位已由单一技能型向复合技能型转变,原有职业资格考核的标准必须作相应的修补和开发。职业标准的修补和开发,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根据职业的特性、技术工艺、设备材料以及生产方式等要求,有利于就业、岗位转变和再就业的实现,有利于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四)改善基础设施及其它配套条件,加强实践教学。高职学院为适应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和考核的需要,要成立相关考试机构,根据专业技能鉴定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标准,准备各种鉴定培训资料,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工作。同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了适应“双证融通”的教学需要,应当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应该建设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以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为主体,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三主体”师资队伍,鼓励教师融入企业、行业,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积极引进有生产经验、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学管理专长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以保证“双证融通”培养“强能力、高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任务的需要。
总之,高职推行“双证融通”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高职院校要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需要,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宏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高职学报,2008,2
[2] 刘铁铸,孙国文.高职教育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探讨[J].北方经贸,200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