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延胜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日常工作生活中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不过对承载着大量网络信息的通信行业也亟需进入绿色发展模式的现况,很多人可能并不完全理解。如何构筑信息高速公路的“绿色”未来?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的青年学者魏翼飞。
魏教授主要从事未来网络及绿色通信技术的研究,包括无线通信新技术及网络融合与虚拟化、通信设备及网络节能技术等,并已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采访中,魏教授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必须转变传统通信网络以提高性能为设计目标的思路,通过多种有根本性转变的技术提高通信网络的能量使用效率,减少通信设备和网络的能耗、降低碳排放量。”
2000年,17岁的魏翼飞考入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博士毕业时他在这里读书、做科研已十年,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也坚定了他深入研究这一领域的决心。2008年至2009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留学期间,魏翼飞首次采用随机控制理论解决了移动时变网络中最优中继选择问题。2013年,魏翼飞赴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作为该校博士后参与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低能耗网络(ECONET,low Energy COnsumption NETworks)项目的研究。他在项目中负责低功耗网络绿色抽象层(GAL,Green Abstract Layer)的设计和实现,并参与制定了欧洲ETSI标准“绿色抽象层(ETSI STANDARD 203-237)”。
如何有效地利用电源管理功能,无论是从设备的角度,还是从网络视角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是考虑到设备的异质性高以及内部结构的封闭性。魏翼飞说,为了突破这些瓶颈,项目组提出了分层的功率管理架构(HPMA,Hierarchical Power Management Architecture),设备的各级物理组件可以作为操作实体被本地功率控制单元或者网络管理代理进行监视和控制。
在实际应用方面,魏教授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和中国移动设计院保持长期紧密合作,为中国移动设计院开发过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支持IPv6的网管接口测试软件,实现了IP设备网管协议的功能测试,简化了测试过程,提高了测试效率,确保了测试质量,移动设计院连续使用9年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成效。
如今,刚刚31岁的魏翼飞已经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绿色通信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相关理论和技术成果得到了应用。此外,他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被SCI收录9篇,EI收录20余篇,申请专利20余项,参与起草两项国家行业标准,出版书籍《通信设备与网络绿色节能技术》,参与撰写英文书籍《Green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s》。
目前,魏翼飞老师是北京邮电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副处级岗位干部,入选2013年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我们相信,在科研领域他的天地将更加宽广,而他也将带着他的团队继续参与构筑信息高速公路的“绿色”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