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更替与聚落区片地名

2015-01-08 00:23吕园园李彦彦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驱动机制城市化

吕园园 李彦彦

摘要:本文以南汇里三灶村地名为个案,通过研究其演变过程,探讨郊区聚落地名由实体地名转变为区片地名过程中的演变机制及其背后的驱动力。结论认为:城乡规划中大量乡村聚落地名消失,其中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聚落地名在民间与政府的共同运作下由实体地理地名向区片名转变得以延续,见证了地域开发过程中的人地关系,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关键词:聚落区片地名;城市化;驱动机制

一、 区片名

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之《民国南汇县、奉贤县(1916年)》[1]一图中出现两个“三灶镇”,经过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解读,以及实地考察与访问,最终判位于现里三灶处的“三灶镇”的标注为该图的小小失误。在考察过程中,里三灶这一地名的演变过程引起了笔者兴趣。

图1 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之《民国南汇县、奉贤县(1916年)》(部分)

地名学作为历史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内外学者对于地名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尤其是关于乡村地名系统的研究更是愈加成熟。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地名在区域环境和社会变迁研究中的史料价值。可是遗憾的是,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化下农村聚落地名的发展演变及其背后的驱动机制的成果非常之少。本文以南汇里三灶的区片地名为个案,通过分析时空演变的特征,来揭示该聚落地名的演变机制及背后的驱动力。

所谓区片名,又称“习惯地名”,在城市中,是对具有特色或具有某些特征的比较突出的地域的指称。这个地域一般没有明确的四界,但往往有一个中心点,其周围形成了一个辐射或者向心的范围;习称地名并非由政府或者地方有关管理机构所公布命定的,而是约定俗成,民间相习沿用而成。[2]吴俊范之作《城市区片地名的演化机制及其历史记忆功能: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一文对城市区片地名做如下界定:实体景观名称的虚化、所指代的地理空间边界只能大致确定、民众是区片地名的使用主体,政府部门则对区片地名的明确化和系统化起到规范作用、转化过程能反映人地关系。[3]

2002年里三灶村并入外三灶村,至今已十余年,但是在实地考察与访问中发现,当地与周围居民仍然沿用“里三灶”作为地标。“里三灶”俨然演变为一个区片名。

一、里三灶地名的演变过程

里三灶村(简称里灶村),属书院镇,位于卖盐路港和三灶港的汇合处,总面积1.94平方公里。因境内原有个里三灶小集镇而得名。里三灶镇建于光绪26年(1900年)左右,首见方志于《民国南汇县续志》:“里三灶。在万祥东十里,属北下六甲。光绪中叶成市,现店十余家。”[4]《书院镇志》对里三灶镇的记载要更为详细一点,“里三灶镇(简称里灶镇)。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左右,原镇区在今里灶村6组。里灶镇镇区位于卖盐路港东,镇中央被东西走向的三灶港贯穿其中,把里灶镇分成南北两处……是书院地区西北片的一个重要集镇”[5]。其得名与南三灶港有关。

图2 里三灶镇复原图(民国)

除此以外,里三灶地名还与另一个地名有关,即外三灶镇。外三灶镇处于今外灶村3组,位于白龙港和三灶港的汇合处,地跨彭公塘(又称王公塘)两侧。《民国南汇县续志》记载:“外三灶。在里三灶东三四里,依王塘为市。民居、商店约共数十家。”[4]外三灶依傍王公塘成市。也以王公塘为界,与里三灶互为里、外,即里三灶位于王公塘西部,称里,外三灶在王公塘以东,称外。

里三灶村兴起于集镇,至解放初期,里灶村有3个小村组成,分别为相互村(又名书院乡第八村)、民主村(又名书院乡九村)、友爱村(又名书院乡第十村)。三个小村于1955年合并,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此后一段时间仍是一片繁荣。但好景不长,1957年书院乡政府的办公所在地定于书院集镇后,原设于里三灶的棉花收购店、粮食收购站、生产资料商店等相继南迁,里灶镇开始逐步冷落。最终于1974年开挖五尺沟时被全部拆除,没有留下一丝痕迹。至1984年里三灶镇已经沦落为村。

可是1996年兴建于老芦公路路和棉场河桥交叉口的 “里灶农贸市场”仍带有“里灶”;2002年,由于城乡规划的需要,里三灶村并入外三灶村,十余年后的今天,当地和周围的居民仍继续沿用这一地名。“里三灶”演变为当地的一个区片名。

二、“里三灶”区片名背后的驱动机制

1、历史渊源:地名产生的自然人文环境

南汇是上海的前沿,在唐代之前只有周浦、下沙一线以西的一小部分地区成陆,其余大部分地区都是在唐以后才逐渐成陆。[6]南汇地区虽然成陆较晚,但因濒临东海,适宜煮盐,所以在上海煮盐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南汇“煮海制盐”可追溯到十世纪初的五代后梁时期。此后漫长的煮盐历史中,下沙盐场时期极为重要,這一时期即从南宋乾、淳年间(公元1165—1189年)下沙盐场建立,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南汇县成立,盐场地划归县管辖时止,在这近550年的时间,统治者对之采用了各种方法以为促进盐业发展和加强控制,使其成为当时东南沿海34个大盐场之一。明代中期以后,由于海岸线东移,煮盐成本上升,又加上倭寇的经常侵犯,下沙盐场逐渐走向衰落。至清代,下沙盐场更趋衰落,大批盐灶停煮,至清道光十年(1830年)盐灶全部停煎。

下沙盐场及煮盐文化对南汇境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构成及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地名的产生和演变是其影响所及的一部分。例如在明代初期,为了引海水设灶煮盐,盐场将原自然形成的横流浅沟疏浚为港,从南至北以数字为序称灶门港。所谓灶门港,《嘉靖上海县志》有详细记载[7]:

闸港自西而东有义港,又东为大步泾,又东为水仙塘,通白达口、盐铁塘,世传吴越王为此,以运盐铁。宋通判曹泳重浚,更为下沙浦,时人唯呼旧名盐铁,南为都台浦,本曹家沟矣。

国朝巡抚都御使崔恭疏浚更名,自闸港北流,绝周浦、沈庄、三林诸塘,通横眠诸港。都台浦北为运盐河,为咸塘,极东抵捍海塘,故有石寻笋滩,有石如寻笋,植立沙中,潮至分流,名分水港。今塘外内偏为团场,煎办盐赋所在,自一灶以至于九,次第为港,皆名灶港。

经过一系列地疏浚改造,南汇地区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便捷的水上交通网络。灶门港以大团为界共15条,以南为7条;以北为8条。每一条灶门港均向东抵达东海,向西则与南北方向纵贯南汇的咸塘港相连,继而与上海的主干河道黄浦江相接。使得盐场所产之盐通过黄浦江,运往腹地。由于其对当地盐业运输和居民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后来也逐渐体现在地名之中,存留至今。

里三灶镇地处南汇地区东南沿海,钦公塘与王公塘之间,成陆较晚。据相关记载,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钦公塘修筑之前,书院地区还是一片滩涂和海洋。以后的100多年中,书院地区逐渐成陆。至清光绪十年(1884年),知县王椿荫领筑王公塘(又名彭公塘)时,王公塘以西书院地区已成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李公塘修筑时,书院地区已全部成陆。[5]里三灶是在王公塘修筑以后逐渐兴旺起的。它的兴盛与当时的海运有关。但是它的地名也留下了与南汇盐业有关的痕迹,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因此即使村落合并,不再使用“里三灶”作为村名,该名也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2、曾经的辉煌,民间的记忆

里三灶镇虽成陆较晚,但由于占据有利的地理位置,靠近东海,适宜海运,集镇迅速兴起。据《书院镇志》记载,里三灶镇是书院地区西北片的一个重要集镇,“镇区位于卖盐路港东,镇中央被东西走向的三灶港贯穿其中,把里灶镇分成南北两处。镇上有南货店、药店、洋布店杂货店、染店、铁店、竹器店、石灰行、木作铺、袜厂等。门类比较齐全”[5]。据外三灶村的一位村民回忆,当时里三灶和外三灶两村聚集了外地人,当地有很多的旅社,生意极度兴旺发达,外来人口主要从事海运事业。这一繁荣景象一直持续到解放后。可好景不长,由于发展的需要,“1957年,书院乡政府的办公所在地定于书院集镇后,棉花收购店、粮食收购站、生产资料商店等相继南迁,里灶镇开始逐步冷落下来。[5]据当地一位姓薛的老者(人民教师)回忆,里三灶集镇后来被稍北的棉场所取代,最终于1974年开挖五尺沟时被全部拆除,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但这一盛况并未被遗忘,当地居民至今仍记忆犹新。如今的“里灶农贸市场”位于老芦公路路边和棉场河桥交叉口,是一位姓孙的老板于1996年兴建,仍沿用“里灶”。通过电话联系得知,该农贸市场的起名即源于“里灶集镇”。由此可知,“里灶”所代表的具体的地理空间范围被淡化,已经过渡到区片地名。此外由于里三灶和外三灶相距约三、四里,中间还隔有白龙港,所以为了相互间交流方便,当地和周围居民还是习惯使用里三灶作为地标,以作区别。

3、政府的规划与引导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外相互交流愈加频繁,地名标准化问题被提上日程。所谓地名标准化是指按照一定的要求,统一地名的书写形式,并规定其使用条件。一般地说,用本国官方的或通用的文字统一地名的书写形式,称为地名的国家标准化。在地名国家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协议实现地名国际标准化。[8]各乡镇设置街路巷牌、门牌,对农村地名实行城市化管理。农村聚落地名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方便了生产生活、交通、电信事业,也顺应了社会有关部门工作的需要,使社会行政管理趋于规范、科学和高效。

虽然里三灶村并入外三灶村,但是政府在门牌编号上面,还是添加了“里灶”,称“外灶村里灶XX号”,这无形中也促使了“里三灶”区片名的形成与延续。政府在“里三灶”由自然实体地名转变为区片名的过程中起着引导与规范作用。

三、小结

地名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形成变化。每个地名都有一个生命周期,在这一时间段内,地名可能发生更名、位置变迁、地理实体和空间范围改变等一系列的变化。聚落地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一旦确定下来就不易改变,但另一方面,聚落地名又往往随着社会的兴衰而兴衰。在城市化浪潮下,聚落或并、或迁,聚落地名也正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里灶”二字会从门牌上消失,成为历史地名的又一回忆,或许继续以区片名的形式永久地流传下去。由于里三灶集鎮被拆除殆尽,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外三灶村保留下来的两间老房子来窥测里三灶曾经的辉煌。聚落地名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的积淀,更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它们的消失必将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损失,所以应该及时加以保护。

参考文献:

[1] 周振鹤.上海历史地图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5.

[2] 郑祖安.上海地名小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53.

[3] 吴俊范.城市区片地名的演化机制及其历史记忆功能: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J].史林,2013(2):18.

[4] 民国《南汇县续志》卷一·疆域志

[5]《书院镇志》编纂委员会.书院镇志.方志出版社,2005:20、34.

[6] 张修桂.上海浦东地区成陆过程辨析[J].地理学报,1998:12-27.

[7] (明)郑洛书:嘉靖《上海县志》卷一·山水.

[8] 崔乃夫编.中国民政词典[K].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驱动机制城市化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聚酯纤维化工项目投产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内涵、特征与驱动机制
学生主导型案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我国乡村旅游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
中国商品金融化分层与通货膨胀驱动机制
构建产学合作的校企一体化研究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