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遥 陈 晔 佘 明 徐海燕
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关系到我国科技研发、产业创新转型乃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笔者选取南京市七所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样本,即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其学习动机、学习压力、学习兴趣、在校导师、学习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学术科研活动等方面的状况,并结合量化分析工具分析和探究影响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为高校有针对地性提升研究生的学习能力提供对策建议。
研究生的学习能力是指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在独立、主动地探索、思考、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并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能力和已经学会的知识、技能不同,虽然后者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学习能力,但是学习能力还蕴涵着个体运用潜力和可能性来进行新的学习活动之意[1]。 龙启才等在对医学院七年制学生和研究生学习能力的比较研究中,把研究生学习能力划分为实验操作能力、掌握教学内容的能力及科研设计能力[2];施春华等在对南京市4 所综合性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及其有关心理特征的调查中,认为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应重点强调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3]。 胡峰等认为研究生的学习能力有三个构成要素,即研究热情、研究素养和研究行动[4]。
根据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特点,本文把学习能力划分为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层次化维度,如图1 所示。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研究生在结合培养目标和导师的有效指导下, 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资源,根据自身认知结构和成才需要,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能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科研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并按方案组织实施实验研究,能收集整理实验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具有创新的基本能力和个性品质,包括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强烈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较强的合作实践能力,以及勇于批判的精神和思维品质。
国内外学者认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个体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 就个体因素而言,研究结论普遍认为智力因素显著影响学习能力,至于学习兴趣、动机、压力和性别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结论莫衷一是。就社会环境因素而言,学者们认为家庭环境、教师效能、学习环境等会显著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合国内外学生学习能力影响因素研究,针对研究生学习能力方面的特点,本文将影响研究生学习能力因素划分为两个一级维度:学生个体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如图2 所示。学生个体因素继续划分为两个二级维度: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继续划分为三个二级维度:教师效能、学习环境和家庭环境。 本文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将此17 个因素作为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指标,分析其对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学习能力的影响。
通过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学习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两个维度分析,针对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学习能力方面的突出特点,本文设计了《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学习能力综合评价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 即1=“很不符合”、2=“有些不符合”、3=“中等”、4=“有些符合”、5=“很符合”,要求被试者按照与自己的实际的符合程度打分。 分数从1 分到5分,分数越高,表示学习能力或相关因素对学习能力的影响越强。通过基于网络平台的问卷调研的形式,对调查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 中k-means 方法将所有样本进行聚类,选取其中的典型样本,邀请专家对典型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评级,将样本分成学习能力高(H)、中(M)和低(L)三类,再用粗糙集软件4eMka2 对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影响因素约简分析和规则生成,并将规则应用于所有问卷的判断,进行层次化学习能力的一致性分析。
借助优势粗糙集方法,我们将影响学习能力的因素设定为条件属性,学习能力高中低设定为决策属性,得到表1。 为了分析构建的三维度学习能力是否存在层次化递进关系(即自主学习能力对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起支撑作用,科研能力对创新能力起支撑作用),我们构建了一致性分析表(见表2)。 其中“√”表示层次化递进一致,“×”表示层次化递进不一致。 调查问卷的整体层次化一致度为:一致性的个数/(3×问卷数)×100%。
通过网络平台调查与实地调研,共得到南京7所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的有效问卷354 份。 用kmeans 方法将问卷进行聚类,这里将k 设定为30,即聚成30 个类,然后随机从30 个类中各取一个数据样本,组成典型样本,邀请专家对这组数据从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评级,然后用粗糙集软件进行条件属性约简和规则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约简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感知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导师学术水平、硬件设备、图书资料、学术氛围、研究生培养模式、家庭教育。
科研能力约简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感知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意志力、自信心、自我激励能力、导师学术水平、导师指导力度、导师人格魅力、硬件设备、图书资料、学术氛围、研究生培养模式、家庭教育。
创新能力约简后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感知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导师学术水平、导师指导力度、硬件设备、学术氛围、研究生培养模式、家庭教育。
三者影响因素的交集即研究生学习能力的核心影响因素为:感知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导师学术水平、硬件设备、学术氛围、研究生培养模式、家庭教育。
表3 为通过粗糙集软件获得的自主学习能力层面相关决策规则。 据表3,可获得如下影响因素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联分析:
从学生个体因素来看:①感知能力并不能独立影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当感知能力、导师学术水平、硬件设备都高于一般水平时,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为“中或高”。 ②推理论证能力也不能独立影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推理论证能力和学校学术氛围均低于满意水平时, 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或低”,原因是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和实验分析与推理论证能力联系密切。③自我激励能力在研究生自主学习中十分重要,当自我激励能力较强时,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或高”,因为自我激励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直面挫折,挑战困难。
从社会环境因素来看:①导师的学术水平、硬件设备都不能独立影响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当感知能力、导师学术水平、硬件设备都高于一般水平(3分)时,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为“中或高”。 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劣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最大,当研究生培养模式一般或较差(3 分及以下)时,研究生的自主学习为“中或低”;当研究生培养模式达到优秀水平(5 分)时,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高”。③学术氛围也不能独立影响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当学校学术氛围和学生推理论证能力均低于满意水平(4 分)时,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中或低”。④从家庭教育环境来看,较差的家庭教育环境(2 分及以下)很难培养出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表1 决策属性集与条件属性集
表2 层次化学习能力一致性分析表
表3 获得的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决策规则
进一步将获得的三个学习能力维度的决策规则,应用于所有354 份问卷的分析,将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按照三个维度分别进行分类评价,从而计算出研究生整体学习能力层次化一致度为88.9%,验证了学生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层次化特征。
影响研究生学习能力的学生个体因素包括感知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自我激励能力,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导师学术水平、硬件设备、学术氛围、研究生培养模式、家庭教育。笔者从学生个体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对高校提高研究生学习能力给出建议。
(1)重视行为养成,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研究生的心智已经较为成熟,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认为可以重点从基地建设、资金支持、交流平台拓展、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 ①基地建设方面,各个高校、院系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研究生工作站、产学研合作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通过基地这个实体促进研究生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浙江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中,创新基地建设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在研究生的培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②资金支持方面,高校应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提升、考核研究生的学术行为,例如设立创新基金等,大力支持和倡导研究生开展具有价值的研究。③交流平台拓展方面,高校应积极选送优秀研究生到国外高校进行交流、访学,邀请国内外高校的研究生来本校交流。④科研团队建设方面,高校可以在研究生入学之初就采取学习帮扶措施,组织高年级的优秀研究生“一对一”指导研究生新生开展学习研究, 在申请科研项目时也采用“老带新”的方式,不断传承、共同进步。
(2)加强政策引导,提高研究生自我激励能力。在研究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评价制度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引导着研究生朝着某个方向努力。而与研究生紧密相关的评价制度主要有毕业的条件(主要是毕业论文)和研究生奖学金及相关荣誉称号的评定。①毕业的条件对研究生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是对研究生总体学习情况的总结和检验。 各个专业的毕业条件不尽相同,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在毕业的条件方面也各有侧重。 但既然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对学生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的考查应当是重中之重。 毕业论文方面,在论文开题、预答辩、匿名评审、答辩各个环节都要进一步加强,并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生的学位类型,加强对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情况、科研成果的考核。②各类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评定也应当更加偏重于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尤其是当前研究生培养中以奖学金取代助学金,大幅度提高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额度的情况下,对学习能力的重视和引导将更大程度地激励研究生重视学习能力的提升。
(1)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升导师学术水平。 一方面,高校要健全研究生导师考核制度,提高研究生导师的门槛,明确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职责,实行工作情况动态考核制,切实将招生资格、招生名额、职称评定与导师的科研水平和成果、指导学生的精力投入和学生培养的成果挂钩。 鼓励导师合理培养、使用研究生,避免成为“万能保姆型”导师、“完全放任型”导师、“严酷剥削型”导师。 对于工作突出的研究生导师进行奖励和宣传,对于工作不达标的研究生导师则要通过取消导师资格、减少招生名额、限制职称评定等方式进行惩罚。
另一方面,要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 目前,在研究生培养中,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都是“单一导师制”,而且大多都是一个导师带一帮学生。“单一导师制”主要问题就是:有的导师的知识结构单一或者实践经验较少,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导师带的学生太多,没有精力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指导,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为此,高校可以推行“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和“一个主要导师+N个辅助导师”的“1+N 多导师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聘请校外专家担任研究生导师;另外,高校可以通过增加导师数量或者控制研究生招生数量的方式,保证合理的师生比,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2)加强硬件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第一,要进一步改善硬件设施。 研究生扩招所导致的经费不足、资源紧缺等问题在很多高校都较为突出,但学校还是应想方设法加强研究生教研室、实验室、图书馆、校园网的建设,购置必需的仪器设备、图书文献等,让学生有自主学习和开展研究的场地。
第二,要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培养学习能力过硬的研究生提供土壤。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报告、学术沙龙,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知识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学习能力;组织“师生面对面”、“教授下午茶”等活动,加强师生学术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第三,改善研究生培养模式。①高校要明确培养目标,抓好研究生“入口关”。 招生-培养-就业是相互联系的过程,各个学校、院系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特色进一步明晰研究生培养目标,弄清楚“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明确所培养的研究生应当具备怎样的知识、素质、能力,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研究生的招录工作。研究生的录取过程应该直接体现出相应学校、院系对研究生的要求,在考生考分达到国家要求的前提下,给予录取单位和导师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在研究生复试中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例如:考查学生的知识广度和宽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等。 最终,根据学生的考分和复试表现择优录取,把敢于追求真知、学习能力出色的学生选拔出来。 ②调整部分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高校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既要考虑人才培养目标及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也要紧跟学科前沿,对接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在保留一些经典课程的同时,要增加具有前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课程,而对那些过时、陈旧的课程可以考虑适当删减,或者作为选修课、课外学习内容让学生自主选择。另外,可以丰富课程形式,例如:将学术沙龙、学术报告纳入课程体系之中,允许学生跨学校选课、听课;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拿出一定的学分让学生选修网络课程等。 ③在教学方式上要进行调整和新的尝试。 研究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师在教学方式的设计上应该更加开放、更加具有时代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多采用案例式、辩论式、研究式教学方式,甚至可以给予研究生一些自主授课的时间。 对于部分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可以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来开办相关讲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修订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04.
[2] 龙启才,王建华,周晏,等. 七年制学生和研究生学习能力的比较研究[J]. 医学教育,1995(9):18-21.
[3] 施春华,盛海娟,王记彩. 硕士研究生学习能力及有关心理特征的调查[J]. 中国高教研究,2009 (11):34-38.
[4] 胡峰,崔玉祥. 研究生研究型学习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