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中国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系统评价

2015-01-08 08:11:36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7000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药学部重庆404000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药学部重庆41000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4期
关键词:西酞氟西汀普兰

张 杰 ,杜 彪,骆 洪(1. 川北医学院,四川 南充 67000;2.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药学部,重庆404000;.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药学部,重庆 41000)

老年抑郁症是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1]。老年抑郁症患者由于年龄大、躯体疾病多,给临床治疗带来许多困难。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对治疗效果及患者的依从性至关重要[2]。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自问世以来,以其治疗效果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而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有报道表明,西酞普兰疗效可靠,副反应少,而广泛应用于老年抑郁症的治疗[3]。关于两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系统评价研究未见报道,现利用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随机对照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了解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无论是否隐藏分组及采用盲法。语种限定为中文。

1.1.2 干预措施:实验组给予西酞普兰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口服治疗。

1.1.3 结局指标:(1)痊愈率;(2)显效率;(3)不良反应发生率。

1.1.4 排除标准:(1)回顾性研究文献;(2)文献不能提供有效的数据作综合分析;(3)研究对象为已用药物治疗的老年抑郁症患者。

1.2 文献检索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MCC)、重庆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等。检索关键词:氟西汀、西酞普兰、老年抑郁症、老年抑郁治疗等。手工检索阅读部分相关专业杂志,并在获取的参考文献中追踪检索相关文献。

1.3 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

选择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文献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Juni 等文献中的质量标准评价量表进行[4]:(1)研究的随机方法是否正确;(2)是否做到分配隐藏,方法是否正确;(3)是否采用盲法;(4)有无退出和失访,退出和失访有无采用意向分析。具体评分方法:随机(叙述随机1 分,描述具体随机方法加1 分);盲法(描述双盲1 分,介绍具体双盲方法加1 分);退出和失访(若有退出失访病例并描述了退出失访原因为1 分)。总分5 分,≥3 分者为高质量文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Rev Man 4.2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分别计算各研究的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及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χ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P>0.05 表示无异质性,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5](fixed effect model,FEM)进行合并分析;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检索得到25 篇文献,根据上述入选和排除标准,最后共入选11 篇,《中国医学工程》1 篇,《中国民康医学》1 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 篇,《神经疾病与心理卫生》2 篇,《四川精神卫生》1 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 篇,《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 篇,《临床心身疾病杂志》1 篇,《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 篇,《中国老年医学》1 篇。

2.2 文献特征

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得到的11 篇文献,见表1。

表1 11 篇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对照研究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文献信息Tab 1 Literature data of controlled study comparing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citalopram and fluoxetine for senil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2.3 Meta 分析结果

2.3.1 11 项随机对照研究中,西酞普兰组共计347 例,氟西汀组共计343 例,显效率分别为79.54%(276/347)和76.97%(264/343)。异质性检验:Q=1.95,df=10(P=1.00),I2=0%,提示无异质性,可以进行合并分析。图1 所示,菱形图案与垂直线相交,OR=1.17,95%CI:(0.81~1.68),两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2,P=0.41)。见表2、图1。两组痊愈率分别为44.38%(154/347)和40.23%(138/343)。异质性检验:Q=0.84,df=10(P=1.00),I2=0%,提示无异质性,可以进行合并分析。图2 所示,菱形图案与垂直线相交,OR=1.19,95%CI:(0.88~1.62),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3,P=0.26)。见表3、图2。

2.3.2 不良反应比较:入选11 篇文献中,有2 篇未具体介绍不良反应例数。异质性检验:Q=7.71,df=8(P=0.46,P>0.05),I2=0%,提示无异质性,可以进行合并分析;合并效应量及其95%CI:OR=0.65,(95%CI:0.46-0.94);合并效应量的假设检验:Z=2.33(P=0.02)。从表4 可知,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是口干、恶心、便秘、头痛、厌食等。从表5 可知,两组中头痛和出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图1 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显效率比较Fig 1 Effective rate in citalopram group vs. fluoxetine group

图2 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痊愈率比较Fig 2 Cure rate in citalopram group vs. fluoxetine group

表2 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显效率合并结果分析Tab 2 Combined results of the effective rate in citalopram group vs. fluoxetine group

表3 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痊愈率合并结果分析Tab 3 Combined results of the cure rate in citalopram group vs. fluoxetine group

表4 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不良反应Tab 4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citalopram vs. fluoxetine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表5 西酞普兰组与氟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Tab 5 Incidence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citalopram vs.fluoxetine in senile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3 讨论

在传统抗抑郁药的基础上,西酞普兰因治疗范围广、具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不良反应少而受到青睐。氟西汀的药理机制与西酞普兰相同,主要高亲和力结合基本位点,而对次级位点的结合极少[1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者疗效相当,这与国内报道类似[18]。

系统评价方法是采用统计学的原理,从客观的角度筛选符合标准的相关对照研究文献,并对纳入的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扩大了样本量,得出更加客观可信的研究结论。本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入选的11 篇老年抑郁症治疗的随机对照文献进行系统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显效率和痊愈率与氟西汀相当,且不良反应轻微。本研究西酞普兰组纳入病例347 例,氟西汀组纳入病例343 例,两组痊愈率、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共有的不良反应种类类似,但从数据上看,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较氟西汀少,有研究提示,这可能与西酞普兰和多种受体的亲和力低或无亲和力等原因有关[19]。

本次研究纳入的临床研究均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且两组在病种、性别、年龄、病情程度均衡分布,具有可比性。但是此项研究缺乏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对照研究,部分文献质量偏低,还需要更多严格的设计来加以证实。

[1] 岑利平,邹军辉,童建冲.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1):41-42.

[2] 王东明,刘琳琳,刘锡亮,等. 艾司西酞普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四川精神卫生,2010,23(2):77-79.

[3] 王祖新.另一SSRI 西酞普兰[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30(2):75-77.

[4] Juni P,Altman DG,Egger M. Systematic reviews in health care: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BMJ,2001,323(7303):42-46.

[5] 金卫东,钱敏才,胡纪明,等. 文拉法辛与三环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副作用的循证医学研究[J]. 循证医学,2003,3(4):215-218.

[6] 赵和丹,王金龙,夏江明,等. 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5):65-66.

[7] 景艳玲,王立钢,张桂敏.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6):459-460.

[8] 王晓英,王立钢,孙波.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对比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3):202-203.

[9] 王洪娟,吴忠海.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8):910-911.

[10] 黄继伟,孙正明.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3):175-176.

[11] 汤晨东,张洁.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比较[J].四川精神卫生,2007,20(3):147-147.

[12] 蒋军生,张新卿,吴群安,等.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6):3809-3810.

[13] 方洁.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07-108.

[14] 吴强,连卓,魏晓艳.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406-1408.

[15] 毕冬华.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女性患者抑郁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5012-5013.

[16] 康迎春.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3):128-129.

[17] 丘春柳.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1):845-846.

[18] 钱敏才,沈鑫华,林敏.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门诊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7,19(2):95-97.

[19] Waugh J,Goa K. Escitalopram:a review of its use in the management of major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J]. CNS Drugs,2003,17(5):343-362.

猜你喜欢
西酞氟西汀普兰
氢溴酸西酞普兰片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的影响
氟西汀通过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PP/PS1转基因小鼠脑内乙酰胆碱的含量改善其空间学习能力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分析
氟西汀联合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33例疗效观察
酸枣仁汤加失笑散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7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6